近日,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陸春祥書寫故鄉桐廬的新作《水邊的修辭》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錄作者歷時多年寫就的長篇文化散文。該書分“你”“我”“他(她)”三卷,以富春江為核心視角,深入系統梳理了大江流淌不息的精神血脈,生動展現了這方水土豐厚的歷史人文,細膩描摹今日家鄉人、家鄉貌,提煉和呈現富春江延綿數千年的文化特質。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很多人因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一封《與朱元思書》而結識富春山水,它是歷代無數文人墨客的神往之地。從魏晉南北朝到清末的1600多年間,千余位詩人為桐廬留下了近萬首詩詞。不夸張地說,要全面了解中國古代文學,不可不讀富春山水。
富春江為何有這么大的吸引力?作家認為,不僅因為它有“天下獨絕”的風景,更有文化與精神的深層次原因。作為生于斯長于斯的桐廬籍作家,陸春祥在書中如乘一葉小舟,帶領讀者探訪富春山水的文化源頭,停泊在一個又一個歷史與文學的故事現場,與古人對話,清晰地梳理了富春山水的文化脈絡,深入探討大自然與人的精神、生命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影響,引人深思。對于富春山水文化,他精辟地總結道:“富春山水有四姓,那就是姓桐,姓嚴,姓范,姓黃”“桐廬地處富春江上段,以嚴光隱居地釣臺為精神核心的富春山就是一個濃烈的符號”“范仲淹……親自寫下《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就將嚴光的精神價值提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承載無數文化故事的富春山水,在作者筆下逐漸顯露出真實、清晰而又迷人的風貌。
桐廬美在風景、美在文化,也美在處處有“向往的生活”。陸春祥在書中用動人的筆觸呈現了古人在這片山水間令人陶醉的“向往的生活”。嚴光常常登上山頂的大石,躺在上面仰望藍天,或者坐在石頭上彈琴,“富春山上那連綿的青木和峻皺的山石,似乎就是他的音符,那天空中任意飛過的大鳥,它們發出的聲音,似乎就是極好的伴奏”。范仲淹在考察桐廬郡各地生產生活、風土人情的過程中,也情不自禁地為這片山水陶醉,寫下《瀟灑桐廬郡十絕》,展現當地極富代表性的生活場景:“日日面青山”“家家竹隱泉”“相呼采蓮去,笑上木蘭舟”“釣翁應有道,所得是嘉魚”。陸春祥進而寫道:“幾乎每一首,都是他對睦州大地、富春江山水的心靈傾吐”。還有杜牧,他在睦州刺史任上常常流連于這片山水,“水聲侵笑語,嵐翠撲衣裳”“有家皆掩映,無處不潺湲”“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詩與生活渾然一體。
在本書序言中,作者道出了書寫故鄉的初衷:“為了看清楚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的地方,所有的迷茫與追問,都帶著我少年時疼痛的體溫與坦誠的思索。”作者穿行在故鄉山水間,透過歷史長河,既在重讀故鄉,也在回望自己的成長之路。他既追溯故鄉燦爛的歷史,也記錄了4位當下的奮斗者——中通快遞掌門人;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越劇演員、梅花獎得主;奧運會羽毛球冠軍的時代故事。這些故事有相似的特點:普通家庭的孩子,在故鄉寬容慈愛的懷抱中,在豐厚的文脈滋養下,循著自己的本心,發揮自己的特長與天分,走向了更廣闊的人生舞臺,取得了令故鄉為之驕傲的成就。作者對他人和自己成長故事的書寫非常坦誠,幾乎是“高清還原”,并且注重探究每一次成長轉折點背后的原因,從中可以看到時代、環境與個人成長的關系。
這本誕生于富春山水之間的《水邊的修辭》,勾勒出作者心中理想生活的圖景。陸春祥曾說:“我向往馬克思設想的一種生活:上午種田,下午釣魚,晚上看哲學。勞動,休閑,讀書寫作。我覺得,只有在富春山下的富春莊才有實現這種理想的可能。”閱讀此書,相信讀者能跟隨作者的腳步,開啟富春山水紙上之旅,收獲心靈的滋養與啟迪。
- 2023-10-19覓色與制色:中國色彩美學的當代表達
- 2023-10-19《大學大城》:探討大學與城市的互相賦能
- 2023-10-19散文中感知京華風韻
- 2023-10-19讀傅小平《一米寂靜》:“對話”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