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前沿觀點

    清初文人的“游走”及其文學世界建構

    2023-11-01 08:58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于金苗(黑龍江大學講師)

      文人之“游”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之一。伴隨著“游走”,形式多樣的文學創作活動相伴而生,而經歷鼎革的清初(順治元年至康熙中期)更具獨特性。輿圖換稿的現實激生出一大批“不安于居”、游走四方的文人,他們以游為隱、借游謀食、因游求道,也進行了圖謀“復明”、祭奠山水或結交英豪等活動,其“游走”所構筑的文學世界也因之發生變化。誠如魏禧所說:“游道廣而聲詩盛,近古以來未有過于今日。”(魏禧《江湖一客詩敘》)游走讓文人得江山之助,創作了大量山水、投謁、送別、唱和詩,即便他們代幕主撰寫文章、奏疏、信札等,也助力于清代駢文的復興。其中所飽含的心境、動機、境遇與前代迥異,促成了諸多文壇“新質”的生成,而諸如編纂、評點詩詞文集對文壇風氣的轉移,流人文學興盛等,更帶來了士人人生選擇和治生方式的復雜化,構成審視作為文學主體的“人”的特殊史料。

      “游走”的復雜面向與人生選擇

      因明清易代,文人“游走”的動機更為多元,呈現出復雜的人生選擇面向。他們登山赴水,與自然為友,甚而苦游、窮游,以“浪跡”行為自虐自苦。顧炎武曾在“游”中數謁明孝陵以“尋求悲壯”,行走邊塞以勘察輿地,復國之意味不言自明。還有文人以“游”來聯絡聲氣,互通消息,鄭成功北上與張煌言合兵直逼金陵,就離不開魏耕、歸莊等人的游走聯絡。

      飽經喪亂的清初士人普遍貧困,其游走也多了一份紅塵苦味,似乎更“世俗”化。他們往往主動或被動打破“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的人格堅守,“饑驅”成為游走的重要原因。江西易堂諸子因饑驅而游藝四方,蘇州計東亦因饑驅而浪游南北,學者陳確甚至表示“治生尤切于讀書”(陳確《學者以治生為本論》)。與此相關的“利達”之誘也是文人紛紛出游的真正動因,或流寓他鄉,或入幕為賓,或坐館為師。黃宗羲云:“慨然記甲子蹈東海之人,未幾已懷鉛槧入貴人之幕矣。不然,則索游而伺閽人之顏色者也。”(黃宗羲《陸汝和七十壽序》)計東也說過:“往來京師幾二十年,見友人之得為幕府上客,揚揚盛車騎出國門者,不可勝數。”(計東《贈韓燦之之浙江幕府序》)可見用世之志與謀身之需之于文人人生選擇的切要。游走,讓清初的游幕進一步職業化,擴大了士人的生存空間和治生路徑,也推動了地域間文人的流動與切磋。

      “游走”的休止符有時就是“流寓”。遍布鄉野與城市中的“流寓”現象在清初更加普遍,諸多結社、文會,常有流寓者的身影側身其間,長期游食異鄉的曾燦發現某次集會中“強半是流寓”。彼時江浙地區的文化繁盛,諸如淮安詩壇的崛起、揚州社集唱和的繁興等,多得益于流寓文人的引領,朱彝尊斷言“浙詞之盛,亦由僑居者為之助”(朱彝尊《魚計莊詞序》)??滴跏四辏?679)的博學鴻詞科促成眾多詩詞文曲大家匯聚京師,其中不少文人曾游走四方,或因入選為官而流寓北方,對南北文化的交融以及全國文化中心的日益北移作出了貢獻。

      “游走”與文壇新風尚

      “游走”帶來了中心城市與非中心城市的變化,也帶來了南北文化的充分交流。清初時期,諸多重要的文壇活動與風尚新變借由游走南北的文人通力完成。詩集編選活動如顧有孝《百名家英華》興起的宗唐風氣、吳之振《宋詩鈔》引領的宗宋趣尚等,都是南北文人共同參與的結果,借由游走與傳播,在江南與京師等地產生持續性影響,力掃詩壇積習,詩風一變而為宗唐抑或宗宋,以達到立論、存史與標榜聲氣的旨歸。此際,詩文主題征集活動亦興盛,文集結撰也隨之完成,其文學建構之功也往往有賴于文人的南北游走。他們利用詩文主題征集結識四方名流以獲聲名,與清初詞壇復興局面息息相關的詞集評點活動也來自這一風尚。詞作者與評點者在創作、理論與實踐上的多維互動,飽含著清詞中興的理論自覺,并輻射了南北文壇。

      游走文人生存、交往方式的變遷,也與文體形態發生交互性影響,促進了各類文學體式的繁盛。那些赫赫有名的文人時常會因請托而作文,較多者為銘狀墓表、傳記碑志、詩文序跋等。他們應約而完成的文章中有很多見解獨到的佳作,成為了解人物、文化、時代的重要文本來源,對清初古文新格局的形成起到強有力的促進作用。戲曲與小說則因文人的游走而得到了雅俗互構的機緣。清初戲曲與小說,實際與游走文人進入社會后目光真正向下密切相關,在內容上更關注下層、藝術上呈現雅俗互滲的傾向,洪昇《長生殿》、孔尚任《桃花扇》都具有作者游走南北、廣泛接觸社會而形成的這一特征。

      案獄激生中的“游走”與文人心態創作

      清初著名的科場案、通海案、哭廟案、奏銷案等大案成為文人行跡、文學趣尚的重要轉折點,并促興了清初的流人、游人文學。如身陷順治十四年(1657年)科場案的吳兆騫、方拱乾、方孝標、丁澎等皆被流放至東北,不幸遭遇和豐富閱歷為其創作提供了更為特殊的素材和多維的情思,助興了流人文學的成立。

      案獄給文人帶來的影響自然延伸到文學創作中,涉案士人在驚懼不安的同時,留下了各種或隱曲或直白的生動記述與表達。“憂能傷人”(吳偉業《與冒辟疆書》)是屢經打擊文人的心態寫照,如多艷麗辭章的吳兆騫流戍后轉為偏尚激楚之音,本以艷情當行的彭孫遹詞風“率多悲壯”(李調元《雨村詞話》)。

      易代后的游走促生了文人生存空間的擴大,有利于其自我心性的塑造以及文學世界的建構,其中主動的地域、文化選擇所呈現的動機、背景、心理內容也更為豐富。要之,以游走文人的文學視界為紐帶,綰合政治局勢、地域空間、學術思想、士人活動、作品文本等多層面文化因素,在歷史圖景還原基礎上審視各種文學質素的互動關系,呈現文壇所構成的動態系統,是考察清初文壇生態和文人文化性格之成長的重要路徑,亦是檢視文壇理應重視的一個理論視角。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30日 13版)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 最近2019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在线日韩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最近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av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日本乱人伦中文字幕网站|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