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原標題:笨拙地愛,掏心掏肺地寫
劉穎余
“外賣詩人”王計兵最近好事不少——正式成為中國作協會員,還榮獲江蘇省第八屆紫金山文學獎。從今年2月起,他的兩本詩集《趕時間的人》《我笨拙地愛著這個世界》,已賣了10萬多冊,雙11當天就賣了2000多冊。
作協會員、獲獎什么的暫且不表,單說“詩集賣了10多萬冊”,就很不得了。中國文壇上次發生這樣的事,恐怕還得追溯到余秀華。
無獨有偶,余秀華也有“腦癱詩人”的標簽。這兩人的詩大賣,一定會有人說,是其獨特的標簽幫助到了他們。
甚至王計兵本人也無意否認這一點:“讀者喜歡看我們寫的詩歌,不是喜歡苦難,而是內心善良的表現,因為你在他們的心目中是一個弱者,他們是出于一種關心——甚至說是憐憫也好——去看,就會形成一種文化反差,所以我們的詩才會被他們注意到。”
這是一個外賣員的謙卑,卻盡顯詩人的高貴。
是的,外賣員和詩人,這是王計兵生命的兩面。如果他不會寫詩,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外賣員,但因為詩歌,他成了一個會發光的人,照亮自己,也照亮了無數個像他這樣卑微的生命。
對于詩歌,王計兵有許多有趣而動人的比喻,“生活像一面斜坡,詩歌是陡峭的另一面”“詩歌就像我生命空地里的一場大雪”“我的詩/就是藥后吃下的那顆糖/良藥苦口。而糖的余味/貫穿著歲月的甜蜜”“人生像植物一樣,它是一種攀巖性的植物,我認為我寫詩就是這種植物上插著的那根竹竿,它可以讓我‘站’起來”……
顯而易見,和那些錦衣玉食的“專業詩人”相比,詩歌對于王計兵的意義更加珍貴——它不能用于謀生,卻是他生命的支點,靈魂的歸依。王計兵是用生命寫詩的人,是為了抒發情感,也是為了記錄當下,更是為了人之為人的高貴和尊嚴。
他寫飛奔的外賣員:“沒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他寫生活的困頓:“也許生活原本就是這個樣子/一只漏了氣的皮球更便于攜帶/我們才會為了一口氣/努力地活著。”他寫這些年的心路歷程:“我一直在和生活對抗/但心里被照滿光的人/不要懼怕任何夜路。”
這些真摯樸實、不無粗糲的詩,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生活的本來面目,也打動了無數像他一樣“趕時間”的人,“笨拙地愛著這個世界”的人,努力生活、拼命在“低處飛行”(王計兵即將出版的第三本詩集的名字)的人。
“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這是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從《詩經》到漢魏樂府,再到今天的民間寫作,從余秀華到王計兵、陳年喜,莫不如是。他們被人看見,固然是借助了互聯網和自媒體的興盛,但更重要的還是,這些民間詩人,擁有一顆真正的詩心。他們的詩歌不是做出來的,而是如顧城所言“從心里長出來的”。這,才是他們的詩歌格外動人的真正原因。
顧城還說:“詩可以喚起人們永恒的生命感,想起生命的愿望,生命間微妙而親愛的聯系以及它們共同的來源,想起生命作為花,作為樹,作為鳥的過程。如果人們都能想起,許多的人間紛擾和爭奪就會消失”“真正的詩是超越年齡、時代的,因為它來自真切的生命,而生命是相通的”。
所以,我們必須慶幸這世上還有詩歌,以及它們和“真切的生命”的相遇相知。愿有更多的“王計兵們”笨拙地愛,認真地生活,掏心掏肺地寫,那只會讓這個世界更加溫暖更加美好。
- 2023-11-28作家出版社推出長篇小說《藝術家》
- 2023-11-28書店式文化空間,賣的不只是書
- 2023-11-15讀何建明報告文學新作:石榴花開照眼明
- 2023-11-23《如何是好》:不越藩籬 何以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