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晶
時令已入深冬,我的城市朔風獵獵,直刮得驚心動魄豪氣干云。河西走廊是個很有個性的地方,多風沙少雨雪,氣候干燥,夏天暑氣暄暄,冬天嚴寒凌厲。二十多年的春去秋來朝走暮回,他鄉(xiāng)成故鄉(xiāng),我早已習慣了這兒的人事風物氣候。這樣的天氣,窩在舒適的暖氣房里,品茗讀書,閑思過往,那些故人舊事浮上心頭。
那年大學畢業(yè),年輕人的意氣和沖動讓我陰差陽錯選擇了去往河西走廊的嘉峪關(guān)。在甘肅河東人的眼中,那兒是關(guān)外邊塞,荒涼干燥,不宜居,是萬萬去不得的。理想主義青年永遠不會被現(xiàn)實招安,盡管聽多了類似的勸解,但絲毫未能動搖我西行的決心,仿佛飛蛾撲火般地決絕,悲壯而義無反顧。
綠皮火車載著我在夕陽的余暉中從省城出發(fā),一路向西。火車在一夜的顛簸中穿行在未可知的黑暗,第二天臨近中午,終于抵達嘉峪關(guān)車站。這兒沒有理想中的詩和遠方,一望無際的大戈壁瞬間將我的夢想徹底埋葬。手里攥著嘉峪關(guān)市教委的接收函件,心思早已游離在千里之外,只想著匆匆應(yīng)付了試講的程序,快馬加鞭回到學校,即刻簽了省城那所鋁廠子弟學校。
試講在嘉峪關(guān)市一中高中語文組進行,接待我的是一個不到四十歲的中年男教師。戴著黑邊近視鏡,個子不高,微胖。我怯生生地說:老師好,我是西北師大中文系來試講的學生,我叫魏文晶。其時他背對著我,正在專心寫著什么,片刻,他轉(zhuǎn)過身子站起來,嚴肅地掃了我一眼,面無表情地道:我姓寇,語文組長,回去準備一下,下午4點20分高二(1)班試講《幼學記事》。旋即轉(zhuǎn)身坐下,繼續(xù)忙起他手里的事。我囁囁嚅嚅答應(yīng)著,腦子里快速閃出日寇、草寇、賊寇、敵寇……罷罷罷,反正又不在此久留,走完試講程序,立刻馬上快速返程,管他什么寇,又與我何干呢?
試講在寇老師所帶的最好的班級進行,那個班有后來考入北大的鄧玖征,有成為我同事的馮麗。聽課老師除了寇老師,另有二女一男,究竟是哪三位老師,我至今都未能搞清。其時因我去意已決,并沒有特別在意試講的結(jié)果如何,只想著快快應(yīng)付了差事好逃離這個地方。放下思想包袱,課反而上得得心應(yīng)手流暢自如,整節(jié)課的思路結(jié)構(gòu)重難點的講解完全在一種放松自然的狀態(tài)下進行,加之課堂上學生的積極配合高效互動,試講順利完成。評課階段,寇老師一改上午漠然的態(tài)度和嚴肅的表情,聲情并茂地對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處細節(jié)、每一個問題的設(shè)置、每一處課堂生成都進行了精準詳盡的點評,末了,他面帶微笑對我說:“你的課講得很大氣,很老道,不像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尤其是板書寫得很漂亮。你完全具備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條件,歡迎你加入嘉峪關(guān)市一中語文組的團隊,下學期你從高一帶起吧!”彼時的市一中,初中共有教學班二十四個,規(guī)模大,人數(shù)多,而高中每個年級只有兩個班級。剛?cè)肼毜哪贻p教師,都得經(jīng)過數(shù)輪初中教學的磨礪方可擇優(yōu)上得高中。其實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兩樣東西,一個價值感,一個歸屬感,而價值感就是來自于被肯定、被認同。寇老師評課的這段話讓我如沐春風,自信大大提升,他并不是初次見面給我留下冷若冰霜印象的那樣一個人,而是嚴謹、專業(yè)、博學又有點小幽默,關(guān)愛年輕人的前輩。我甚至冒出一個念頭,在這樣一個團隊中工作,有這樣一位學科組長做我的引路人,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或許是命運的不可違拗,八月份,我像一粒蒲公英的種子,被風吹到那個內(nèi)心無比排斥的地方,生根,發(fā)芽……那個時候,在寇老師的組織推動下,嘉峪關(guān)市的語文教研活動時有開展。那年十月,全市語文學科競賽活動在嘉峪關(guān)市一中舉行,步入教壇兩個多月的我,代表市一中參加了比賽。那次比賽,我是參賽教師中最年輕的選手,雖然只得了三等獎,但評委老師們還是給予我很好的評價。賽后,就我上課語速的問題,寇老師嚴肅地批評了我,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直注意并改正,在長期堅持和努力下,課堂上我已完全能耐住性子,控制好語速,這個問題如今已不復存在。
第二年四月份,全市語文大教研的展示課又在嘉峪關(guān)市一中進行,寇老師要求我去上初中的篇目《安塞腰鼓》,那個時候,教室的教學設(shè)備遠沒有當下這么先進,為了上好那節(jié)課,我請時任學校教導主任的周哲為那篇課文朗讀錄音,又通過學生家長找了當時嘉峪關(guān)市腰鼓比賽的錄像帶。現(xiàn)在憶起,那節(jié)展示課依然歷歷在目。課上得很成功,聽課的前輩紛紛舉起大拇指,寇老師也夸我這半年時間成長迅速。
一直記得寇老師對年輕人的關(guān)愛和提攜并心懷感激。那個時候,語文組除了個別幾個年歲較長的教師外,大多數(shù)是畢業(yè)不久的年輕人,且外地人居多。當時沒有今天如此便捷的通訊條件,智能手機尚未出現(xiàn),遠離故土親人,難免思親懷遠。周末閑暇,寇老師會帶大家去周邊景點燒烤,游玩,散心,偶爾還會去唱歌,那時的語文組,精誠團結(jié)群策群力,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逢中秋或冬至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寇老師就會將組里的小姑娘小伙子邀至家中,緩解他們的思鄉(xiāng)之苦。還記得剛工作那年冬至,風大雪急,邊關(guān)酷寒,在寇老師溫暖的家里,寇老師和愛人為我們包的可口的茴香餡餃子,不僅慰藉了我們貧瘠的胃,更是溫暖了孤獨的心,那頓餃子在歲月的長河里回味無窮歷久彌香……
在我入職不滿一年之際,寇老師調(diào)離了嘉峪關(guān)市一中,臨行前,他送給我他的個人文集《燭光心韻》并簽名留念,閱讀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寇老師在學術(shù)上精進執(zhí)著的鉆研精神和作為一個語文人的理想和情懷。也為自己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位導師而倍感榮幸。
我和寇老師的交往,算起來不足一年,加之當時剛剛大學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一切都處于懵懂狀態(tài)。一年的時光在不明就里的迷茫中匆然即逝。
人生的長河中,那么多人來過你的世界,有人來了,有人走了,有人來了又走,有人走了又來,每一個出現(xiàn)在生命里的人都有他的原因。我已不再是當年那個青蔥迷茫無限憧憬的年輕人,早已扎根在這片戈壁大地,他鄉(xiāng)成故鄉(xiāng)。寇老師還是那個熱情飽滿,求索不止的導師,繼續(xù)著他人生的精彩。山河遠闊,人間星河,行在朝霧里,墜入暮云澤,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雖然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卻也是隨緣安生自然立命。時光斑駁處,歲月靜無聲,祝愿寇老師立在高處向闊處行,站在高峰心情光明,成就人生的精彩。
- 2023-12-26林鵬俠筆下的大西北
- 2023-12-25與孤獨共舞(外一篇)
- 2023-12-25【關(guān)注積石山6.2級地震】溫暖的郵政愛心書屋
- 2023-12-25馮誠新著《有溫度地記錄歷史》出版發(f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