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
作者:濟 兼(媒體評論員)
據媒體報道,某高校研究機構近日發布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閱讀現狀與需求調研報告》稱,我國兒童青少年閱讀現狀呈現“喜憂參半”的現象,一方面,兒童早期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普及,近七成孩子在6歲前開始閱讀;另一方面,當前孩子每天課外閱讀時長仍偏短,離“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仍有一定距離。建設書香社會,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其中的關鍵一環。
建設書香社會,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對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提倡和促進青少年多閱讀、善閱讀、常閱讀,對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開闊精神視野、塑造健全人格、增強學習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總體來看,當前孩子的年閱讀量偏低,每天課外閱讀時長仍偏短,說明提升青少年閱讀質量仍有較大空間。特別在電子產品擠占注意力、信息傳播日趨碎片化的當下,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何調動家庭、學校以及各類公共閱讀場所的積極性,加強分類指導和政策引導,驅動“三駕馬車”更好地服務青少年閱讀,是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課題。
首先,要營造熱愛閱讀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愛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閱讀的習慣一旦養成,將使孩子終身受益。而培養興趣、養成習慣的第一步就在于家庭,在于父母的言傳身教。前述報告顯示,對孩子閱讀影響最大的依次是父母、教師、同學或朋友。實際情況是,一些家庭父母自身的年閱讀量就不高,有的父母幾乎沒有閱讀習慣。統計顯示,在父母幾乎不閱讀的家庭中,孩子喜歡閱讀的比例要明顯低很多。由此可見,父母帶頭閱讀對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有著直接影響。
其次,要加強學校分級閱讀的指導,讓孩子“善閱讀”。閱讀固然重要,但讀什么書更重要。對青少年來說,閱讀需要與自身年齡階段、知識水平相匹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實際生活中,青少年自身對書籍的選擇存在困難,集中在不知道如何選書、不掌握讀書方法。而對不少家長來說,為孩子選書也確存在困難。相對而言,學校在加強對青少年閱讀的指導方面有著先天優勢和便利條件,教師顯然更掌握孩子知識體系構建、閱讀水平提升的具體情況和實際水平,加強教師對青少年課外閱讀的指導,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有助于更好地發揮學校在指導孩子閱讀中的主陣地作用。
此外,要普及便利閱讀的社會場景,讓孩子“常閱讀”。在閱讀資源供給和閱讀環境創設方面,社會公共機構和企業組織具有更強的資源調配能力,能夠成為促進青少年閱讀的有益補充。當前,閱讀場景創設有兩大可喜趨勢,一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電子化閱讀、數字化閱讀、視頻化閱讀場景不斷創新,移動化閱讀方式融入青少年生活,提供更加多元的選擇。二是實體書店創新推出書吧、茶咖等復合經營模式,提供更多舒適的公共閱讀場景,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公共閱讀氛圍。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公益和市場相促進,有助于構建“書香社會”的完美拼圖。
- 2024-01-11【我在現場】安置點里飄來濃濃書香
- 2024-01-11傳承京華文脈 “京師講堂”今年將舉辦近50場講座話京城
- 2024-01-11“自然廣西”叢書新書發布 解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畫卷
- 2024-01-11“童話大王”鄭淵潔為舒克和貝塔慶祝“四十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