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姚嘉迪和同事們在修復古籍。新華社記者 文靜 攝
新華社蘭州1月22日電(記者文靜、王博)微蹙雙眉、屏息凝神,姚嘉迪手握鑷子和毛筆,小心游走于殘損的書葉間,修補細碎的缺口。她工作的案幾上,排筆、棕刷、針線等工具擺放整齊,待修的古籍陳列在旁。由于年代久遠,它們有的板結如磚,有的薄如蟬翼。
35歲的姚嘉迪是甘肅省天水市圖書館的一名古籍修復師。于她而言,古籍修復不僅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更是一次和古人的對話。
卷帙浩繁的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呈現中華文明綿延千年的脈絡。2008年,古籍修復技藝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古籍修復師們憑借獨特的技藝,讓古籍歷經歲月剝蝕,實現“紙壽千年”。
“古籍修復如同為古籍進行一場‘微型手術’,因此也需要‘術前診斷’,制定方案。”姚嘉迪說,在進行修復操作前,她和同事們需要對古籍進行全面檢測分析,根據書籍的不同情況,制定修復方案,有針對性地處理書籍因蟲咬、鼠噬、霉蝕、粘連等造成的各類“傷口”。
從事古籍修復工作6年多,姚嘉迪仍記得自己修復的第一本古籍。“頁數不多,滿書泥漿。很多書葉破損,封皮和書簽粘連。”她說,經過一個多月精心修復,這本古籍得以從最初的“病入膏肓”到“修舊如舊”。
2023年12月14日,天水市圖書館的館藏珍貴古籍。新華社記者 王博 攝
拆線、編號、整理、補書、折頁、噴水、壓平……古籍修復要經歷20多道工序,姚嘉迪和同事們卻樂此不疲。修復過程中,他們時常在“故紙堆里覓蒼黃”:遇到古籍中有趣的內容,大家總會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熱烈討論一番。
天水市圖書館副館長李東暉是古籍修復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在他看來,古籍修復并非機械枯燥的重復工作,修復師不僅要有一定的相關學科基礎,更要具備巧思。
美術專業畢業的他對書籍裝幀尤為熱愛。他曾修復過一本嚴重脆化、狀若酥皮的明代古籍。為了加固修補,他采用“金鑲玉”的裝幀方式,用白色宣紙襯在折頁中,保護破損書葉。
“愛護古籍就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保護好它們的責任感和修復好它們的成就感是我工作熱情的來源。”李東暉說。
中國自2007年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以來,先后評選并公布了6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累計收錄古籍約1.3萬部,天水市圖書館共有五部珍貴古籍入選該名錄。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古籍修復工作,天水市圖書館每年舉辦中華傳統曬書活動、書籍函套技藝培訓等,李東暉和同事們帶領讀者感受雕版印刷技術、學習制作書籍函套等。
“因為場地有限,每年的活動都是限額報名。有時報名啟動不到十分鐘,名額就被搶光。”李東暉說,隨著古籍保護工作的推進,古籍修復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各地正探索多種方式活化古籍。數字化日益成為破解古籍藏用矛盾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天水市圖書館也完成了兩部珍貴古籍的數字化和復制出版,既做到了呵護收藏古籍,又提高了古籍資源的利用率。
- 2024-01-26聽文物講故事|“修復”古籍殘卷中的文明記憶
- 2024-01-26部分高校圖書館借閱量大幅下降,大學生不愛看書了?
- 2024-01-26探訪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圣三一學院圖書館
- 2024-01-26泰安籍作家解希民長篇紀實文學《西去的河》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