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吳佳駿:我的遠行,亦是歸途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陳姝
近日,青年作家吳佳駿的大地行走散文集《行者孤旅》,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書中,作者以獨特的敘事和詩性的語言,將多年來融入大自然的所思所感記錄成文,字里行間散發出寧靜、和諧之美,呈現出人與自然、人與大地的倫理關系。這些文字多為即興觀察,即興書寫,每篇文章都能看見一個行走的人與天地萬物碰撞的思想火花。如何在行走中感悟大千世界的美好?又是什么力量讓作品富有哲思?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對話吳佳駿,暢談那些行旅中的遐思與體悟。
對萬事萬物懷有敬畏之心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您的新書選擇“行者孤旅”作為書名,包含著怎樣的考慮?
吳佳駿:這些年,我去過一些地方,或因公事,或因私事。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一群人。去過之后,眼有所見,情有所動,心有所想,總不免會寫下一點文字作為紀念。在我看來,人終究是孤獨的,但是在孤獨的世界中行萬里路,也能開出萬千繁花。因此我選擇了“行者孤旅”作為書名,以表達這些年行旅的內心感受。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我注意到,這本散文集大多是在寫景狀物、借物言志,在您看來,《行者孤旅》中與您以往的散文集有什么不同呢?
吳佳駿:這本散文集收錄書中的文章均不長,短則幾百字,長則數千字,大多是一氣呵成。因此,相較于我以往的散文,這批作品可能顯得自由、隨性一些,更像是散文的“毛邊”。
看似書中文章都是在寫景狀物、借物言志,實則卻是在記錄我的體悟和遐思。我通過這種方式來對自我進行梳理和“擦洗”。我看山看水,看花看草,根本上看的還是自己的內心。雙腳朝外走,思緒卻在朝內走,這種相向而行的步調,給了我另一種思索的空間和彈性,讓我明白了此前許多沒有搞明白的困惑。也許,唯有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中去,才能做到真正的超脫,也才能對萬事萬物懷有敬畏之心,并深刻認識到人的渺小和偉大,局限性和創造力。當一個人走的地方多了,他的視野方才宏闊,心胸方才寬廣,思考方才深邃,才可能對未來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以獨立的姿態認真地活著。行走在路上的人,不是跋涉者,便是歸鄉者。出發和回歸,不是同一條路,又是同一條路。故許多時候,我的遠行也是歸途,歸途亦是遠行。
女性的力量是勇敢無私的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行者孤旅》雖然主要是在寫“行走”和“行思”,但我注意到,您主要還是在洞察人心和人性。尤其是關于女性命運的思考多次在您的文章中出現。看得出您對女性是充滿尊敬與關懷的,這和您的家庭背景或成長經歷有關系嗎?
吳佳駿:的確有關系。就一個作家而言,童年經驗早已完成了對其終身寫作意義的塑造。我的母親是一位農村婦女,沒有太多文化,但她在我的記憶和印象中,身上樸實、勤勞、包容的品質是閃閃發光的。我的家族中女性比較多,有六個姨媽,四個姑媽。從小到大,她們帶給我的人性光亮和生活啟悟都影響著我的內心狀態和價值取向。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女性比男性擁有更加堅韌的力量,她們或許過著平凡的生活,但在遇到人生的命運波折和重大問題時,往往是那么勇敢、有力和無私,這也深刻地影響著我的文學寫作,讓我更多地關注女性的命運與力量。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書中有篇文章,叫《與夜色一起散步》,是對當代男女婚姻、道德、幸福等問題的思索,你是如何想到通過自己的作品來探討和揭示這些社會問題的?
吳佳駿:這是一個波詭云譎的時代,生活方式的瞬息萬變,帶來了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變化。當下的年輕人在對待擇偶、結婚、生子等問題時,不可能再完全重復父輩們軌跡。他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思想開放,認知超前,希望過自己想要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少一些束縛和牽絆。這些新新人群的價值選擇,是社會不斷進步、觀念更加包容的表現。只是,在這種個性張揚的生存環境之下,人該如何去堅守原則和底線,又該如何去提升自我修養和人格境界,追求一種健康的、積極的婚姻觀,恐怕是需要大家長久思考的問題。我只是把自己的觀察和感悟訴之筆端,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正視罷了。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在《行者孤旅》的字里行間都可以看到您對創作的熱愛。能否談談您的文學之路是如何開始的?您最近的寫作計劃是什么?
吳佳駿:我的創作之路并非一路平坦。最初,我曾在一個小縣城做初中語文教師,只能利用課余時間伏案寫作。作品完成后也不知該向哪里投稿,便去報刊亭翻閱文學雜志,照著上面的地址寄去稿件,但都石牛入海。但我依舊堅持寫作,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直到2004年冬天,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她是《青年文學》的編輯,說要采用、編發我的一篇稿件。沒過多久,我的處女作《飄逝的歌謠》就刊登在2004年第12期《青年文學》上。從此之后,我的作品就發表得越來越多,被收錄選本的文章也越來越多。從第一篇作品刊登出來,直到今天,已經過了整整20年。
我目前正在替出版社策劃一套“中國散文60強”叢書,遴選從改革開放后到2023年之間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60人,分別為他們出版一本書。相信這套書對當代散文的成果展示是有特殊意義的。同時,我還在寫一本關于當代散文的評鑒書稿,其中有我長久以來對散文現象和創作現狀的思考,此書有望在明年初問世,希望讀者能像喜歡《行者孤旅》一樣,喜歡我的每一部作品。
- 2024-06-14觀景長安道上——大唐氣象與文士風流
- 2024-06-06《應物而祥》以另類視角解讀明清花鳥畫中的吉祥“畫”
- 2024-05-24梳理考古學百年成就
- 2024-05-20英國作家扶霞又寫中餐了,《君幸食》探討如何欣賞中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