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感受科學家的家國情懷——讀紀實文學作品集《愿將此生長報國》
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愿將此生長報國》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集,共收錄5位作者的5篇作品。該書聚焦獲得“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院士群體,展現他們的人生經歷、事業成就、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讀此書,仿佛上了一堂又一堂帶有科普性質的“專業課”、蘊含哲理意味的“人生課”、具有引領作用的“思政課”。
書中的5位院士,分別是植物病理學專家朱有勇、雷達專家劉永坦、水稻遺傳學家盧永根、煉油工程技術專家陳俊武和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從身份看,5位傳主是“時代楷模”,是院士,這是“形”的部分。而他們情之所牽,心中所向,都濃縮在書名的“報國”二字上,這是“神”的范疇,是人物形象的本質屬性。也可以說,他們都在創造著、實踐著“科學家精神”。
全書厚植家國情懷。5位主人公都是在“時”與“勢”遭遇巨大困境的背景下,自覺將人生目標和生命追求,與民族、國家、時代緊密關聯起來。比如,劉永坦出生于1936年,中華民族正處于危難之時。他是在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轟炸聲中成長的。所見所聞所感,讓他立下“做一個有擔當的中國人”的誓言。盧永根1930年出生于香港,逃難中的饑餓感堅定了他日后投身農業、撲向大地的決心。他們的身上有一種強大而深沉的信念感,以果敢和不屈直面困難、迎接風浪,又能甘坐冷板凳、潛心研究,力求“知行合一”,不斷錘煉“擇一事終一生”的專注品格。
知人論世是該書的一大寫作特點,幾位作者有意或無意突出“父親”角色,強調“血緣”和“地緣”對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影響。陳俊武學習英語碰到困難,失聲痛哭不肯上學,父親遞來一條毛巾,讓他擦干眼淚,進而嚴肅告誡說:“人生就是要遇到無數難題,害怕退縮必將一事無成。”“赤腳少年”朱有勇下地干活,看到父親辛勤勞作卻時常遇到作物歉收,遂有了長大給土豆“治病”的念頭。盧永根的父親將“身勞苦學”“既買鋤頭又買書,田可耕兮書可讀,半為儒者半為農”的家訓贈送給孩子。劉永坦的父親跟他有一次正式談話,沉痛訴說當時國家正在蒙受的劫難,期待他能“為國家干點正事”。彭士祿是中共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彭湃之子,他4歲時,父親英勇就義。但在彭士祿的成長經歷中,父親始終是不在場的在場。彭湃寫下的“愿消天下蒼生苦”的詩句,時常在彭士祿心中激蕩。5位傳主在父親注視和期許的“目光”下長大成人,他們后來也成為父親,接過賡續優良家風的接力棒。從美學象征上說,“父親”是傳統的象征,也是力量的象征。魯迅先生1919年寫過《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這聲“詰問”響徹百余年,時時引發世人思考。《愿將此生長報國》以傳記形式,不經意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回應。
《愿將此生長報國》書寫了“一類人”,突出了科學家的“共性”,同時也呈現出他們豐富而飽滿的“個性”。幾位作者不約而同從傳主名字入手,來捕捉他們的個性。朱有勇在開拓事業的道路上“有勇”的一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盧永根名字里的“根”,關聯他與祖國的土地緊緊相連。寫彭士祿則通過對照的寫法展現出“科學大師”和“鄰家大爺”在一個人身上如何“和諧共存”。
“共性”和“個性”的交融,使《愿將此生長報國》成為一本了解科學家精神與情感世界的書,它也是一本有價值、有風格、有營養的書。
(作者系光明日報高級編輯)
- 2024-08-07鮮明的形象 感人的精神
- 2024-07-19報告文學《大道》——講述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故事
- 2024-07-17一入“昆門”深似海
- 2024-03-06她視野下的求真與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