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治河英雄立傳——讀李恒昌《大河赤子》
作家李恒昌近年來以母親河黃河為對象,致力于“大河系列”創作,先后完成紀實文學《大河安瀾》《大河涅槃》等作品,最近又推出長篇小說《大河赤子》(山東友誼出版社)。這部現實主義小說,最大的特點是藝術地講述了黃河岸邊的中國故事,為大河治理的英雄人物樹碑立傳。
“黃河寧,天下平。”黃河哺育了一代代炎黃子孫,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然而,黃河所帶來的洪災,也曾讓無數黎民百姓流離失所。大河安瀾,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夢想,然而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正確決策,沿黃干部群眾勠力同心,才讓這個夢想終成現實。《大河赤子》正是聚焦于“人民治黃”偉業。作品深情抒寫黃河之子張五魁,講述了他帶領一班人在渤海萊州灣發現M2無潮點,巧用海動力輸沙入海,成功“鎖定”黃河入海口,確保渤海市和利華油田安全發展的故事。閱讀作品的過程,也是大河治理不斷“解謎”的過程。譬如,在波濤洶涌的大海里為何會有一個靜若止水的“無潮點”?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百年大槐樹如何能得到有效保護?原來經常遷徙變化沒有“家”的黃河口,怎樣才能有一個長久穩定的“家”?黃河灘區遷建為何一定要改變原來的“房臺”,筑一個“大村臺”?這一系列耐人尋味的問題,在長篇小說《大河赤子》中都能找到答案。透過這一作品,讀者可以窺見黃河水利部門和沿黃人民治理洪患、調水調沙、灘區遷建、脫貧攻堅的奮斗畫卷。
《大河赤子》成功塑造了從地方政府、油田到基層農村的各色人物形象,他們一個個有血有肉,立體豐滿,栩栩如生,既體現著黃河兒女的自身特質,又富有嶄新的時代精神。尤其是主人公張五魁,這位出生于黃河岸邊“掉河村”的“河之子”,在黃河哺育下成長,逐漸成為一名優秀領導干部。他那“黃河不留罵名,咱也不留罵名”的誓言,“穩不住黃河口誓不罷休”的精神,為了創新方案敢于直闖領導辦公室的膽量,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黃河職工王長河也是一個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不僅是黃河搶險專家,還擅長“黃河號子”,是黃河民間文化的傳人。在穩定黃河口的戰場上,他身患重病依然來到現場,黃河口最終穩住了,自己卻永遠離開了人間。張虎林的塑造也很有特色,是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典型。他原本是槐樹莊建筑隊的隊長,一心想著發家致富,然而,在生活的教育、大哥的引導下,他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轉而積極投身“黃河灘區”遷建,幫助全村人共同致富。這些人物身上表現出來的勇氣與擔當、堅韌與智慧,感人至深。
《大河赤子》在結構上頗具匠心。作品的多條線索交叉推進,互相輝映。一是主人公帶領一班人治理黃河口的線索;二是主人公逐步成長的線索;三是其家人保護百年大槐樹的線索;四是推進黃河灘區遷建的線索。作者將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兩大主題有機融入這幾條線索之中,更有利于突出時代主題。
李恒昌對黃河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據我所知,他所在的鐵道戰備舟橋處,坐落在黃河北岸,承擔黃河鐵路大橋的保障任務。多年來,耳濡目染的黃河故事,深深感動了他,才有了他視黃河為精神家園和文學故鄉的情懷,也才有了“大河系列”作品的問世。
- 2024-09-06別具特色的新收獲
- 2024-08-26走進詩詞意境
- 2024-08-13以匠心文字呈現大灣區少年如歌征程
- 2024-08-13船船相擁 連綴成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