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熱點資訊

    白露至 果飄香 涼風漸起賞秋光

    2024-09-18 09:59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賞《蘆雁冊》,觀石榴圖

      博物館里尋“白露”

      記者 姚雪青

      9月7日起,我國迎來白露節氣。如果用一幅畫來描述白露時節,你會選擇畫些什么?

      也許是蘆葦。白露一到,一年中最適宜觀賞蘆葦的時節也到了。

      也許是大雁。白露時節,人們時常在野外觀察到大雁。大雁,自然和白露節氣緊密相關。

      蘇州博物館館藏文物《蘆雁冊》,就體現了蘆葦與大雁這兩個白露“元素”:淡淡水墨間,似乎有一陣秋風吹過,蘆葦深深淺淺,在水邊隨風搖曳。一群大雁棲息于蘆葦叢中,悠閑地戲水、覓食。站在畫前的游客,也頓生秋意漸濃之感。

      這幅花鳥圖,出自清代畫家邊壽民。蘇州博物館工藝民俗部副研究員蔣瑋介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白露常常是文人雅士賞看蘆葦、觀察大雁的時節。

      在這樣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時節,古人會做什么?

      “出游、賞玩、吟詩、作畫。”蔣瑋說,吳地舊俗,白露至中秋,百姓常常外出游玩,沈復《浮生六記》中就有夜賞滄浪亭的描述。文人雅士相約雅集,結伴游于山水間;或借機“臥游”,留下筆端丘壑,佳作由此誕生。

      在蘇州博物館,有不少文物體現這一主題。蘇州博物館文博館員楊倩菲帶記者邊走邊看。明代畫家沈貞吉所繪的《秋林觀瀑圖軸》里,溪水從高峰上、密林間跌宕而出,化為瀑布,直掛而下。這幅畫題款中明確寫著:作于“八月望后二日”。明末清初畫家王鑒在《虞山十景冊》中,描繪了蘇州常熟虞山的四季景色,秋日對應的《湖橋夜月》中,通過秋山、拱橋、蒲葦與留白的巧妙構圖,讓白露前后月色如水、水汽氤氳的景象躍然紙上……

      古人講究“不時不食”,石榴正是白露時節的應季水果。蘇州博物館藏沈周《花鳥冊》中就有一幅石榴圖,開裂的石榴果實飽滿,露出榴籽滿漿。游客們站在畫前,欣賞畫作,也交流著吃石榴的樂趣。

      而說到時令飲食,怎么能少了菱角?白露吃菱角,不僅是一種飲食風俗,還是鄉愁的寄托——不管離家多遠,白露一到,就會想起那股熟悉的清香。

      江南建筑特有的花窗下,一盤鮮美的紅菱與一盤清炒菱角擺上桌子,走近些,似乎還能聞得到水鄉植物特有的清香。這是蘇州博物館與桃花塢木版年畫技藝非遺傳承人喬麥聯合推出的24幅《姑蘇二十四節氣食景圖》之一《白露》。觀賞此畫,仿佛走進一戶江南人家,主人端上來一盤菱角,江南生活的清新雅致撲面而來。

      在蘇州博物館,節氣的美景、美食與非遺手藝一起,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節氣文化也有了更鮮活的生命。

      中國非遺館舉辦白露主題研學

      應時循節知非遺

      鄭海鷗 厲 燁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晝夜溫差增大,寒氣漸起,露水濃重。我國東北地區,高粱、大豆正在收獲;華北地區也在秋收,準備種植冬小麥;南方地區,水稻和谷子已經成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以下簡稱“中國非遺館”)內,研學老師丁梅臺正在給孩子們介紹白露節氣。

      近日,中國非遺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白露主題研學,小學生們來到這里體驗節氣習俗,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孩子們,你們對白露節氣有什么感受?”丁梅臺問大家。

      “雨水多”“更涼快”“應季水果更多了”……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發言。

      “學習節氣知識,了解物候,能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自然規律。”中國非遺館社會服務部主任李妍說,借助館內資源,小朋友們在研學活動中可以動手實踐,讓體驗更有沉浸感。

      “內畫與外畫的區別在于‘反向操作’,首先是作畫順序相反,在內壁反著畫,外面看上去才是正的。其次,窄小的壺口限制了繪畫的操作,因為不容易看到筆的位置……”研學體驗區,北京內畫鼻煙壺市級非遺傳承人高東升正帶領小朋友們體驗內畫技藝。

      白露時節葡萄成熟,民間有“白露下葡萄”的說法。高東升一邊介紹,一邊在玻璃掛墜內壁繪制出精美的葡萄,引得小朋友們連連驚嘆。以非遺為載體,將節氣知識具象化,是中國非遺館推動研學實踐的一項探索。

      走進“氣象萬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孩子們被展廳中布置的模擬制茶場景吸引,紛紛圍了過去。

      講解員介紹,我國一些地方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白露時節迎來了適宜的生長期,從而造就了“白露茶”獨特的甘醇與清香。

      “我國幅員遼闊,茶葉種植廣泛,采茶、制茶和飲茶的習俗有著悠久歷史。各地制茶師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技藝,逐步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等多種茶類,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習俗。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講解員說。

      “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里的智慧無處不在。”李妍說,中國非遺館將不斷完善研學形式,更好地把非遺和當下生活聯系起來,讓孩子們了解、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av片无码免费天天看|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中文资源在线官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一区图|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区|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