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熔爐》作者出版新作《遠海》,以文學介入現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10月12日晚,“從熔爐到遠海——孔枝泳作品分享會”在北京舉辦。
孔枝泳(Ji-young Gong),1963年生于韓國首爾,延世大學英語系畢業,著有《熔爐》《親愛的女兒》等。她的作品直接、誠懇、穿透人心,擅長以敏銳的觀察力描繪不合理的現實。孔枝泳曾獲21世紀文學獎、吳永壽文學獎、李箱文學獎等幾乎所有的韓國文學獎項。
孔枝泳。主辦方供圖
《遠海》講述了一名即將成為祖母的婦人李美好與初戀分開40年后重逢的那一天。李美好和約翰曾是一對戀人,后來約翰不辭而別,戀情沒有完滿的結局,還留下了不少疑問。40年后,李美好在社交媒體上“邂逅”了曾經的戀人,兩人約定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見面,在一天的相會中,故事娓娓道來,真相也徐徐展開。
“我有一個想法,人不會因為遭受困難去死,但如果被誤會,卻會去死。我不希望他們感到絕望,我希望他們能夠有說出自己委屈的機會。”數次見證社會事件中弱勢群體的慘痛經歷后,孔枝泳開始思考作為作家應如何替受害者發聲。電影《熔爐》上映后,孔枝泳收到了許多來自受害者家屬的感謝,也逐漸受法院邀請,為韓國法律的制定提供參考。
分享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作家止庵說:“既能夠寫出《熔爐》,又能寫出《我們的幸福時光》《遠海》,這樣的作家一定有著強大的內在張力,能駕馭任何題材。該義憤的時候義憤,該沉淀的時候沉淀,她能把握到人與人之間很微妙的情感。”
翻譯家徐麗紅認為,孔枝泳的作品,在贊美女性傳統美德的同時,也漸漸注重女性的自我感受。“這種寫作傾向在《熔爐》之后達到一種頂峰狀態。我知道孔枝泳一直是溫柔的,但是其作品本身,尤其在《親愛的女兒》和《遠海》當中,明顯變得溫柔而堅定。”
無論《熔爐》還是《遠海》,都以韓國社會事件為背景。孔枝泳曾對此感到擔心,“國外讀者們能理解嗎”。但在多次和韓國以外的讀者見面后,她發現人類有很多感情是共通的,比如,感動、高興、悲痛,“中韓兩國的民眾懷有以文學介入社會現實的共同期待”。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