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界與遠方
大約在二三十年前,時屆中年,為自己開列過一張單子:此生最想完成的50個心愿。當然是玩笑,寫過就揉進了字紙簍。仔細回想,50個心愿中應該不包含看北極光,那時候想做的事情很多,看極光真不是急迫之事。
光陰荏苒,一晃多年,歲月蹉跎,年逾古稀,童心依然是在的,對世界的好奇和熱望也依然是在的。又多了手機里的朋友圈,時不時地,會看到有人發一組北極光的照片或視頻,色彩瑰麗,奇幻若夢,勾起我極大的好奇心。
前不久去澳洲的塔斯馬尼亞,旅途之中,有一天,全塔州導游的手機上同時接到消息:當天太陽風暴活動劇烈,晚上極有可能看到南極光。然而等至夜深,游人疲憊,星星散盡,期待中的極光沒有出現,眾人悻悻回程。
第二天導游安慰我們,說南極光其實不怎么好看,天空隱約有紅綠之色而已,光帶不會在漆黑的夜空中如狐貍尾巴一樣閃爍飄拂,遠不如北極光炫目妖嬈。
愿望暫存,但是手機資訊上凡跟北極有關的信息,必看。對那個遙遠酷寒之地,莫名地關注和關心。
然后就想,給孩子們寫一本跟北極有關的書?對他們說說遠方?說說世界的盡頭?說說人類的夢想和愿望?
能不能去到某個地方不重要,目光越過千山萬水投向那里很重要,懷揣一個夢想長大很重要,身處凡俗世界還能沐浴星空的光輝很重要。
買了幾本圖文并茂的關于北極科考的書,收集了一大批跟北極有關的圖片:冰川、極光、科考站、破冰船、北極熊、挪威的北極小鎮,打印出手機里存下的網友分享文章……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在哪兒?風不起,云不動,一盤散沙,拎不起來。作家在一本小說開筆前,是真焦慮。之前我寫了幾十年的書,還沒有像這么焦慮過,有點擔憂自己是不是腦力遲鈍,從此要跟寫作這事告別。又不想照著傳統路子寫本循規蹈矩的書,那不是我想做的事。我在60歲的時候心里發過誓,不能抄襲自己,不寫跟前一本相同的題材、采用相似的風格和手法,我沒有能力挑戰別人,總得找機會挑戰自己,否則寫作還有什么意思呢?
蹉跎之間,世界上的大事一件接一件發生了,ChatGPT、AI智能、量子糾纏、星艦航行……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置身在一個偉大的科技重塑世界的瞬間。許許多多以前不敢想的、從來沒有想過的新東西,突然之間“嘭”地一下子落在我們面前,濺出沖天塵土,弄到我們眼花繚亂,驚喜莫名。
坦白地說,我是一個比較喜歡這世上一切新奇事物的人,很多介紹前沿科技信息的文章,物理的、數學的、生物的,包括經濟和軍事的,只要能看到,我都會努力去閱讀,嘗試著去理解和接受,至少到目前為止,我跟這個世界還沒有脫節。
于是,就這樣,AI智能機器人深度學習的成果演示給了我極大啟發。
作品怎么寫,思路已經有了,簡單一句話:我的媽媽是個AI機器人。
小說的開頭設定在未來年代,年屆三十的主人公修小虎一身休閑裝扮,去機場搭乘一架科技感十足的超高音速無人飛行器,飛行器將在3個小時之后降落在挪威北極小鎮,這是當年各國極地科考站集中的地方,修小虎要親眼看一看他母親曾經工作、生活并且為之獻身的北極。在機場候機時,他意外碰見了多年未見的小學同桌許蓉,他們的目的地居然都是那個在整個童年時代讓他們心潮激蕩的冰寒之地,此時他們兩個奔赴的是同一個童年夢想。
這是一本科幻小說嗎?好像不是,書中的現實主義成分更多,很大篇幅描寫了當代都市孩子的校園生活:友誼、困境、成長。是一本現實主義小說?也不準確,畢竟本書的主題是科幻引領成長。要刨根究底的話,只能說這是一本知識性與兒童性并生共長的帶科幻意味的兒童小說,是在充分書寫兒童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加載了一個奇幻世界,讓小說形成“古老—年輕”“當下—遠方”“傳統—現代”的多種維度,體現了科技發展之于人類的積極意義,盡量為作品營造出一種奇幻的空間感,以增加小讀者別樣的閱讀體驗。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我的年輕責編們為這部作品寫下了幾句廣告詞:一個內向少年對親情友情的執著奔赴、一段極地冰雪世界的奇幻旅程、一種被關愛與理解浸潤的內在成長。
三個“一”,算是替我詮釋了小說主題。我自己講不出來。作家寫一部作品時,并不是每個意念每片思緒都能夠捕捉得清清楚楚的,太清楚了,便是直奔主題的寫作,缺少了微妙的“量子纏繞”,趣味性必定大減。
“一切都很古老,一切都很年輕,只有愛和希望,是這個世界上亙古不變的永恒。”這是我寫在小說結尾時的一句話,就用它作為我的創作談的結束吧,畢竟,作家們怎么說不重要,怎么寫才是重要的。
《極地穿梭》
黃蓓佳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