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7載譯成德文版《西游記》(海客話中國)
林小發
林小發譯德文版《西游記》
(本文配圖由作者提供)
近來,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火爆出圈,在海內外引發閱讀《西游記》原著的熱潮。瑞士學者林小發(Eva Lüdi Kong)是《西游記》首個德文全譯本的譯者,曾在中國生活20多年。2016年,林小發翻譯的《西游記》出版,在德國文壇掀起一陣“西游旋風”,并在次年獲得第十三屆萊比錫書展獎翻譯獎。當時的獲獎評語這樣寫道:“(翻譯)不僅是把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更在不同時代和不同思維方式的峭壁中搭起了一座橋。這正是‘世界文學’的真意,一種來自全世界、面向全世界的文學。”
與經典初相遇
林小發1968年生于瑞士比爾,一個鐘表業小城,當地通行德語和法語。1983年3月,一個來自中國廣西的雜技藝術團到訪比爾,14歲的林小發一下就被介紹冊上的中國字迷住了。回家后,她對照著冊子上的中國字一筆一畫地描,自此開始自學漢語。至今,那本冊子還珍藏在她家中。
1990年,林小發來到中國,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國美術學院學習。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上海古籍書店讀到了《西游記》,妙趣橫生的故事立刻引起了她的興趣。然而初到中國,林小發的中文基礎還不甚扎實,學習半年古文詩詞后,她再次讀起《西游記》,漸漸體會到小說的深意。林小發把書買回家,一口氣讀完,書中蘊含的中國古代世界觀深深地震撼了她。
林小發注意到,中國的四大名著中,當時只有《西游記》沒有德文全譯本,《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此前都已被德國漢學家弗蘭茨·庫恩(中文名孔舫之)完整地譯成了德文版。
德語世界原先有《西游記》的兩種譯本:一種是東德譯者赫茨費爾德(Johanna Hertzfeldt)在1962年翻譯出版的《西方朝圣(Die Pilgerfahrt nach dem Westen)》,依據是中文原版及100回俄文譯本,但采取總結性的翻譯方式,諸多詩詞、回目、對話等被刪除;另一種轉譯自1942年出版的英文節譯本《猴子:中國民間小說(Monkey:Folk Novel of China)》。《猴子》由英國漢學家阿瑟·韋理英譯,胡適作序,翻譯了原書100回中的30回。英譯本主角名叫“猴子”,沒有回目,也未翻譯詩詞,開篇即言道:“自世界起始,有一塊石頭……”
彼時,在林小發的印象里,除個別人略知一二,德國人與瑞士人對《西游記》幾乎一無所知。
用心翻譯作注釋
于是在1999年,讀過原著和兩種德文譯本的林小發開始著手翻譯《西游記》。在她眼中,那是一本獨特的小說。“它不僅講述了一個故事,而且給讀者展開兩層平行的內容,一是故事的敘事層面,二是隱喻于詩詞和回目中有關修行悟道的層面,用故事人物和情節,比喻一個人在修行過程中的內心動靜。”
《西游記》人物繁多,同一人物還可能有別名,比如孫悟空,就另有“美猴王”“齊天大圣”“行者”等諸多稱謂。林小發的處理方式是將孫悟空音譯,其余意譯。
“唐僧”怎樣譯,林小發猶豫了很久。她先用漢語拼音“Tangseng”,后來改譯為“來自中國的高僧”。原文里的“唐”,她翻譯成“China”,這樣讀者很容易聯想到古代中國。唐三藏的“三藏”,原意是經、律、論3種類別的佛典,她先選用漢語拼音,后來發現其他譯著通常采用梵文音譯Tripitaka,就沿用了這個通譯。
神靈和妖精名的譯法需要想象力,像小妖伶俐蟲和精細鬼,分別譯成“伶俐的小動物(Flinkgetier)”和“精細的小鬼(Feingespenst)”,前者的“getier”,特指昆蟲、蝸牛大小的動物。在林小發看來,成語大多不難翻譯。“沉魚落雁”譯成德語,比中文長一些,大意是“她太美麗,令魚兒羞得潛往深處,使大雁驚得自天空墜落”。
最初譯出10回后,林小發曾把譯稿和小說簡介寄給幾家德國出版社,但都被婉拒。當時,德國幾乎沒有人聽說過《西游記》,更不知道這本書的價值。大約10年時間里,她都沒找到愿意出版德譯《西游記》的機構。是否繼續翻譯,她也躊躇過,但終究沒有放棄。
為了讓德國讀者了解《西游記》的文化背景,林小發還作了大量注釋,書后附有一篇50多頁的后記,其中18頁是詳細的神仙列表。林小發還挨個介紹了《西游記》中主要出場的各路神仙的來龍去脈,講述《西游記》故事的形成和小說接受史、佛教和道教寓意以及數字、卦象、五行、方位等元素在小說中的意義和作用。關于自己對多個版本的考察以及為何選定《西游證道書》為翻譯底本,她也作了詳細說明。
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是由中國擔任主賓國,林小發在這里遇到了雷克拉姆出版社(Reclam)的編輯迪特·梅耶爾(Dieter Meier)。后者恰好對中國文學感興趣,才令小說得以出版。彼時,林小發已經翻譯到了第60回。7年后的2016年法蘭克福書展上,林小發譯《西游記》首發,首印2000冊一售而空,短短5個月后就準備印第四版,在德國文壇掀起一陣“西游旋風”。
體現中西文化交流
當中國譯林出版社資深德語編輯王蕾讀了林小發的德文版《西游記》,很是吃驚:“德文版《西游記》的開頭太流暢了,從翻譯層面來說做到了信、達、雅,可見譯者對中國文化很有研究。”
王蕾隨手把德文版《西游記》第一回重譯成中文,發到社交網絡平臺上。許多中國網友看了之后表示,仿佛體會到了閱讀《西游記》的全新樂趣,也激發了他們對德文版《西游記》的興趣——他們在網上詢問,烏巢禪師那里的《心經》有沒有翻譯?車遲國斗法,喝圣水那一段又是如何翻譯的?……面對網友的熱情,林小發用流利的中文回復:“若能激起中國人重讀原版的話,我很開心。譯回中文有趣,能讀原著是福。”
林小發最早就讀于蘇黎世大學漢學系,1996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2004年浙江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在杭州,她的普通話甚至比很多當地人還標準,聽不出絲毫洋腔洋調,言談間詩句俚語信手拈來。
2006年起,林小發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德學院任教。多年來,林小發儼然成了“西游記十級學者”。在中國美術學院給學生開講《西游記》時,中國學生常常會詢問這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通過哪些途徑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我告訴他們,你去細讀《西游記》的原版就會了解很多。”她笑言。
中國文化的沃土,滋養了林小發這位充滿魅力的學者。在中國學習工作期間,她不僅深入研習中國傳統文化,也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逐漸形成了對中國文化的深厚認同。這份認同促使她致力于中國文化傳播的實踐,成功將《西游記》這一中國古典名著轉化為德語版本。
林小發翻譯這部中國古典名著,足足花了17年。對她來說,漫長翻譯過程中的成長與挫折,恰恰應和了《西游記》的主題——取經。德文版《西游記》的問世,為西方讀者提供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而德文版重譯為中文的網上互動,又為中國讀者提供了新穎的視角,體現出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
(作者單位:中國美術學院)
- 2024-11-18學術與通俗兼顧 引進與原創并舉
- 2024-11-18他是與海子同時代的詩人,《戈麥全集》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 2024-11-18蘊藏在古代文體里的文化基因(序與跋)
- 2024-11-1417個“怎么看”,走近海南自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