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奔月》以嫦娥視角講述中國探月工程——一部文學與科學交融的“新神話”
以紀實性為創作內核、文學性為表達方式、科普性為風格基調,在2024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中,《奔月》是一部獨特的科普文學作品。它以嫦娥為講述人,回溯了中國探月工程的歷程。該書從中國傳統的月文化切入,結合人類探索月球的過程,通過對世界探月、中國探月各方面敘述,再現了中國探月篳路藍縷終于取得巨大成就的探索之路,為讀者呈現了一部簡明的中國探月史。
《奔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該書作者賀穎近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說:“這不是科學與文學物理意義上的整合,我們期望的是以文學的力量致敬科學,消弭讀者與科學之間的鴻溝。”
從“神話”入手的敘事視角
《奔月》這個選題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別必亮的策劃。
作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別必亮一直提議鼓勵科普創作、提升科學素養,并得到了中國科協的明確答復。他借聆聽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關于中國探月工程科普講座的契機,約請歐陽自遠、中國散文學會會長葉梅等參與《奔月》的創作出版,希望借助中國探月工程的故事,反映其背后的科學魅力與探索者的艱辛努力,從而開展科普教育,激發廣大青少年的科學探索興趣。
接到《奔月》選題任務后,該書責任編輯、重慶出版社北京華章同人文學組主管王昌鳳在調研中發現,市場上相關主題圖書多從專業或傳記角度撰寫,少兒繪本則多從知識百科視角寫作,缺少系統概括探月以及中國探月工程,適合大眾閱讀的中國探月史作品。“這就決定了這部作品的敘述重點和敘述視角,要結合科普與文學,關注知識的系統嚴謹和行文的生動有趣。”王昌鳳說。
就“奔月”這一主題來說,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嫦娥奔月”的傳說與中國的月文化。由葉梅推薦的作家、詩人、評論家賀穎,正是以其細膩文筆、充沛感情、敏銳視角契合了本書的風格。王昌鳳和賀穎經過幾次討論,最終決定《奔月》將從“神話”入手,如果說“嫦娥奔月”是遠古神話,那當代的探月工程便是科學家們創作的“新神話”。
敘事視角確定后,她們代入讀者視角展開思考。“我們最想了解月亮的哪些方面?中國探月工程有哪些重要的人和事?探月工程的時間線和知識點有哪些?”圍繞這些問題尋找相關資料和素材,確定全書大綱,從嫦娥初識探月、世界探月史、月亮之謎到中國探月起源及發展歷程,基本確立了整個脈絡。
播下神奇又宏大的科學種子
這是賀穎第一次以科學為主題書寫文學文本。
“科學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如何用文學展現科學的魅力,成為本書創作最大的挑戰和難點。”賀穎坦言。
歷經多個創作方案,反復論證推敲,甚至推倒再重來,那段精疲力竭的寫作過程,被賀穎形容為“像推著石頭的西西弗斯”。
在3年多的創作過程之中,賀穎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辦公室、家中,火車、地鐵、公交車,上班、下班,子夜、拂曉,所有業余時間和場景都成了創作現場,靈感到來一切暫停,迅速開始記錄,時間和空間沒有了界限。憑借這種對文學的執著和熱愛,使得《奔月》的創作得以順利完成。
如果說中國探月工程是一部科學的英雄史詩,那么《奔月》就是以文學致敬科學的交響。
行文中,賀穎讓自己“化身”為嫦娥,以女性作家柔軟而又細膩的筆觸,對我國航天事業意義重大、在非專業領域又鮮為人知的探月工程,進行系統的勾勒和梳理,兼具科普性、文學性、趣味性與可讀性,滿足了普通人對科技的熱愛。在她的筆下,中國神奇博大的探月文化如畫卷般徐徐展開,在讀者心中播下一顆神奇而宏大的科學的種子。
探索創新科普出版的發展思路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公眾對科學知識關注度的提高,科普圖書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然而,傳統的百科全書式、知識灌輸性的科普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讀者的需求。
不僅展示中國探月工程的歷程和成就,還通過文學的方式為科學復魅,消弭讀者與科學之間的鴻溝。從這個角度來說,《奔月》的成功出版,也為科普圖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發展方向。
“‘探月熱’的背后,既有國人自古以來對月亮寄予的美好情懷,也鮮明展現了公眾對科學知識和科學教育的關注。”在王昌鳳看來,科普圖書出版需要更加注重創新,包括敘述主題的創新、敘述方式的創新、裝幀設計的創新等方面。面對處于網絡化、智能化時代的讀者群體,科普圖書還需要結合讀者的興趣和關注點進行創作,以更加前沿的形式進行出版創新,例如與國風、VR、社群、打卡等相結合,結合最新科技手段進行紙書之外的多元出版。
不可忽視的還有科普圖書的“售后”服務。“我們不僅要把書做出來,更要注重讓青少年去參與、去感受,轉化為行動的力量。”王昌鳳表示,出版單位要為青少年搭建與科學家、作者互動交流的平臺,讓他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科學家的精神和風采,從而激發他們投身科學的熱情和動力。
- 2024-11-20為創造山鄉巨變的奮斗者立傳
- 2024-11-20朱德庸新書拆解“人生未爆彈”
- 2024-10-25一首可可西里的詩
- 2024-11-06小型媒體出版社的“獨門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