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習的足跡”之“科技賦能中華文化傳播”圓桌對話在京成功舉辦
2024年11月21日下午,“學習的足跡”之“科技賦能中華文化傳播”圓桌對話活動在京順利舉行,本次圓桌對話由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和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聯合舉辦,共同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活動匯聚了來自藝術、文學、科技和國際文化傳播等領域的頂尖專家與學者,旨在深入探討如何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前沿科技,實現中華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深度傳播與創新發展。
“學習的足跡”圓桌對話現場
“學習的足跡”圓桌對話嘉賓
在圓桌對話中,科幻作家劉慈欣分享了對中國科幻文化國際傳播的深刻洞察。他表示,科幻文學作為一種具有全球視野的文學形式,應繼承古代文化與現實緊密相連的特質,重拾中國上古神話的宏大想象力,關注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與未來。《三體》在海內外的暢銷表明,聚焦人類共性的作品能夠跨越文化差異,引發全球讀者共鳴。他認為要講好中國科幻故事,應立足于全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將中華文化融入其中,從而吸引世界目光。
雕塑藝術家邱啟敬分享了自己在藝術創作中運用科技的體會。他指出,3D打印等現代科技手段改變了傳統雕塑的創作方式,顯著提升了創作效率,降低成本。以其山海經系列雕塑為例,不僅在制作工藝上實現創新,更在文化表達上積極探索與多元藝術形式的融合。他認為,東方文化蘊含的深邃哲學智慧在西方仍有廣闊傳播空間,借助科技與藝術的創新融合方式,有望在全球文化舞臺大放異彩。
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外籍專家安澤談到了她在中華文化傳播方式轉變浪潮中的親身經歷。從過去依賴紙質詞典學習中文時的艱難,到如今科技發展帶來的語言學習便利,她見證了科技推動文化傳播的巨大變革。她意識到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性,認為只有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特色,才能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的魅力。
中國外文局美洲中心外籍專家潘妧紗從時尚與城市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國近年來的時尚變遷與未來趨勢。她談到,從賽博朋克風格的興起至漢服的現代化改造,再到AI技術在時尚設計及城市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這些現象不僅反映了技術進步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也引發了關于傳統與現代、個性與同質化、真實聯系與虛擬互動之間平衡的深刻思考。她呼吁在科技與文化交融的時代,人們應保持自我認知,理性對待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
來自科技產業的嘉賓張志恒認為,隨著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文化傳播的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這些技術不僅能夠實現文化產品的定制化推送,還能夠豐富文化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他提到,《黑神話悟空》等作品巧妙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游戲,開啟了文化傳播的新范式。同時,呼吁藝術家與作家積極貢獻力量,圍繞傳統文化與中國思想內核,推動中華文化在國際舞臺的深度傳播與創新發展。
活動現場
據悉,“學習的足跡”之“科技賦能中華文化傳播”圓桌對話活動,作為“幻聚山海:邱啟敬科幻藝術展”開幕式的亮點活動舉辦。此次展覽旨在通過數字藝術、文旅場景及多元互動,對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山海經》進行虛實融合的沉浸式表達,打造一場文化自信與科技創新融會貫通的新時代藝術盛會。
- 2024-11-19第十一屆清遠詩歌節開幕 名家、學者、詩人齊聚探討“生態現場”
- 2024-11-18法國童書作家埃爾維·杜萊新書發布會在滬舉辦
- 2024-11-08在“哈利·波特讀書日”,成為神奇動物學家
- 2024-11-06《詩刊》社第40屆青春詩會在開封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