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癌癥來了也別慌(健康書櫥)
“病人家屬,請來一下。”
恐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聽到醫生說出這句話,自己當時究竟有多忐忑——醫生要說什么?家人病情很嚴重嗎?如果是癌癥病人家屬,心情可能更為惶恐。
眾所周知,癌癥被稱為“眾病之王”。癌癥病程長,病死率高,治愈難度大,人們難免心生恐懼。國家癌癥中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增400多萬癌癥病人,這意味著每年可能有400多萬家庭要直面癌癥帶來的困擾。如果說抗癌是一場病人與癌細胞之間的賽跑,那病人家屬就是陪跑的人,他們雖不用直接承受疾病的痛苦,但同樣需要承擔巨大的恐慌、壓力和艱辛。當癌癥降臨時,鮮有人做好準備,慌亂、迷茫、崩潰、無助……這是患者和家屬照護者最常見的心態,他們太需要有個專業的人告訴他們,接下來到底該怎么做?
王興的這本《病人家屬,請來一下》(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給出了答案,這里的“病人”,特指癌癥病人。王興是北京大學腫瘤學博士,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多家醫院的胸外科工作。臨床一線的工作經歷讓他深知癌癥病人和家屬的不易,于是他決定寫一本書,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切身體會盡可能全面、精準地破解癌癥病人家屬的迷惘和困惑,讓他們在疾病面前少一些恐慌和無助,就有了這本《病人家屬,請來一下》。
不幸得癌的病人,往往會有一個疑問——“我做錯什么了嗎?為什么偏偏是我得癌?”
在王興看來,癌癥本身是一個“壞運氣”所導致的問題。這個“壞運氣”是怎么來的?主要有兩個方面——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前者,正常細胞在無數次分裂之后,終究有一次可能出現偏差,這個偏差還剛好沒有被人體所清除,保留下來之后變成一種可以無限分裂的細胞,就是癌。因此,理論上講,人的壽命越長,患癌的概率就越大。后者,人們接觸的不良因素越多,例如吸煙、飲酒等,細胞越容易分裂,越容易出現偏差。因此,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癌的風險。
有人納悶,為什么自己不抽煙不喝酒,最后也得癌了?
王興在書中解釋,隨著年齡增長,癌癥的發生會成為一種大概率事件,但整體而言,年輕人患癌的概率低,老年人患癌的概率高,吸煙者患癌的概率還是要比不吸煙者患癌的概率高,這就是癌癥的真相。正如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中寫道:它(癌癥)并不是上蒼降下的一種懲罰,不是羞于啟齒的東西。對于癌癥病人而言,患癌并不是自己的錯,不必為患有這種疾病而自責或感到內疚。如果我們的貓得了癌癥,我們會說這是貓的錯嗎?
一旦家人確診癌癥,病人家屬立刻就要面對一系列的問題:如何選擇合適的醫院和醫生?要不要去大城市就醫?如何跟醫生有效溝通?如何決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錢?要不要告訴病人實情?……在門診時,醫生或許來不及與病人家屬詳細談論這些問題,但它們真實存在,有時甚至起著決定性作用。于是,作者根據病人家屬遇到的常見困擾,將本書分為醫療信息、心態、經濟、護理4個篇章,覆蓋從認識癌癥到確診,再到治療、護理的全部環節,其中既有醫學常識的科普、就診治療的建議,也解答了癌癥病人及家屬廣泛關注的問題,還有癌癥預防方面的指導。它讓我們看到,癌癥雖然很難對付,但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 2024-12-09沈書枝《月亮出來》:邂逅一場鄉愁的心靈之旅
- 2024-12-09魯迅與國學續話
- 2024-12-06《鎮江近代司法檔案輯考》(全三卷)新書發布儀式在江蘇鎮江舉行
- 2024-12-06形塑中國,熔鑄華夏——讀《許倬云學術著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