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讀書之樂
讀書是人生的一大樂事。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讀書方法。我是一名讀書愛好者,在不斷的閱讀實踐中,慢慢養成了自己的閱讀習慣,找到了一些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一曰“抄”,即抄書。閱讀可分為泛讀和精讀,我的精讀方式就是抄書。“我聽到了,我忘記了。我看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的這句名言是針對孩子們說的,對成人同樣適用。讀書的過程中,只有動手、動筆,才能加深印象和理解。我抄的是書中的閃光點,這個過程就像在海灘上揀拾美麗的鵝卵石和貝殼。讀《大學》,我抄下“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讀《老子》,我抄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我深刻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長篇小說一般來說不適合抄,但對于經典作品,我抄下了許多精彩的段落。比如《額爾古納河右岸》:“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我們再也不用在搬遷時留下樹號了,山中的路越來越多了。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如今,我已抄滿十多個筆記本,有空時回頭翻一翻,就像在夏季回望草長鶯飛的春天,在冬季懷念滿山紅葉的秋天。
二曰“編”,即編口訣。大多數書籍看過就忘記了,于是我想到,編口訣或許是一種好方法。許多時候,一段口訣就是一個知識體系,能把厚書變薄,把薄書變簡。我編的口訣其實就是順口溜,語言并不規范,不足為外人道,但它們簡明扼要、朗朗上口,能夠加深記憶。比如讀歷史,對中華民族的演化史,我歸納為四句話:“中原自古善農耕,東北平原漁獵人。蒙古高原盡游牧,各族融合中華魂。”我又將地質年代表中的要素編撰在一段口訣里:“新生四三六千五,人鳥被植興哺乳。中生代里現裸爬,白侏三紀兩億五。二石泥志奧寒紀,古生五億蕨棲魚。元古二五藻無脊,原核三八在太古。四十六億地球生,冥古洪荒生命無。”幾句順口溜,讓我記住了地球生命演化的歷史。
三曰“制”,即制表。書籍或系列書籍讀過后,我從中找出關鍵要素,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將它們呈現在一張表格里,提綱挈領,一目了然。比如讀完系列叢書《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我按照族源、發源地、政權建立者、政權起止時間、疆域、余脈去向、對應中原朝代等對十幾個中國北方民族進行列表。讀懂了這張表,就讀懂了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所孕育的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我讀過一些西方古典音樂的書籍,便將交響樂樂器“收集”在一張表里,按弦樂、木管、銅管、打擊與鍵盤四大類,列出每一種樂器以及它的音調特征、大自然對應物、風格意境等。從表中可以感悟到,每一種樂器都是對大自然聲音的模擬,交響樂就是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和諧大合唱。
在我看來,讀書的快樂不僅包含收獲之樂,還有探尋之樂。探尋讀書方法的過程,給我帶來了積極的能量,同時又增添了讀書的快樂。每每仰望星空、俯瞰大地,或是徜徉于歷史遺跡、博物館,我總會與大自然的種種美妙相遇,被人類文明的光芒所照耀,它們讓我想起了自己抄過的書籍、編過的口訣、制過的表格。那一刻,一如見到久別重逢的親人,何其幸福、美好。
(作者:江柳)
- 2024-12-09智趣無窮 寓教于樂——談談漢字的娛樂功能
- 2024-12-09顧貞觀《金縷曲》中的納蘭性德身影
- 2024-12-07【《如意甘肅·甘肅省情研究》書評】王成勇:立足新時代 面向現代化的省情新讀本
- 2024-12-07【《如意甘肅·甘肅省情研究》書評】孫小輝:甘肅很美,將來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