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孫同林《灑滿陽光的村莊》:塵埃中的溫馨田園詩篇
在喧囂的都市中,人們的心靈常常被塵世的紛擾所蒙蔽,那份對寧靜與美好的向往,似乎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當我輕輕翻開孫同林的散文集《灑滿陽光的村莊》時,仿佛瞬間被一股溫柔的力量牽引,穿越心靈的迷霧,踏入一個充滿溫馨與詩意的田園世界。
《灑滿陽光的村莊》以父親在小碼頭旁邊種的一棵紫樹為引,將讀者迅速帶入一個充滿鄉(xiāng)土氣息與生機盎然的孫莊村。孫莊是溫暖而祥和的,無論是莊稼草木、鄉(xiāng)野河流,還是那些質(zhì)樸的人們和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都被作者賦予了濃厚的情感色彩。在第一輯“灑滿陽光的村莊”中,作者以“沐浴在太陽能柔和路燈下的村舍是那么溫暖,那么祥和”作為開篇,奠定了全書溫馨而感人的基調(diào)。這不僅是一種視覺上的描繪,更是一種心靈上的回歸,讓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滿陽光和希望的土地上。
“灑滿陽光的村莊”“塵埃里的煙火”“田園物語”和“鄉(xiāng)村掇英”,書中每一篇文章,都像是從泥土中生長出來的故事,帶著大地的芬芳和生活的溫度,緩緩展開在讀者面前。每天,黎明的風把孫莊叫醒,一群鳥聚在一起飛,像開在空中的花;芋頭葉子在微風中搖曳,露珠在朝陽下閃爍,稻花在一夜間盛開,百年銀杏記錄著歲月的靜好與滄桑;莊子很安靜,偶爾來一場雨,雨帶著霧,像一頁頁屏風,次第翻過。作者用詩意的語言,將鄉(xiāng)村的四季更迭、草木榮枯、鳥鳴蟲唱描繪得栩栩如生,這些畫面,雖簡單,卻飽含著生命的真諦和情感的醇厚,讓人在閱讀中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去感受那份久違的寧靜與和諧。
《灑滿陽光的村莊》中,不僅有對自然景色的生動刻畫,還有對勞動場景和鄉(xiāng)村習俗的細膩描寫。作者筆下的祖父,將犁頭視為生命的一部分,細心呵護、珍惜使用;那些勤勞的鉤娘們,用靈巧的雙手編織出一件件藝術(shù)品,帶來經(jīng)濟效益;還有那些特種養(yǎng)殖場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鄉(xiāng)村的新篇章。這些書寫,無一不讓讀者感受到鄉(xiāng)村生活的真實與美好。
作為鄰鄉(xiāng)的人,我在閱讀這本書時,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水埠口上扣蝦兒、搳鲹魚、敲鳑鲏兒、拎癩寶鯊等熟悉場景,蒿團、粽子、豆醬、水酵餅、炒鹽豆等兒時食物,讓我倍感親切和溫暖,仿佛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充滿陽光與歡笑的童年時代。我沒有親歷過挑河、背纖、車水,卻通過這些文字,對鄉(xiāng)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它是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回憶,更是關(guān)于人與土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孫莊“就那么靜靜地站在廣袤的江海平原上,站在芬芳馥郁的田野間,好像在等誰,又不像在等誰”。作者的文字,如同潺潺流水,娓娓道來。在不動聲色之間,讓我們聽到了鄉(xiāng)村生活的真實聲音,感受到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留戀。這種情感,不僅力透紙背,更深深打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
在塵埃中尋找詩意,于平凡中見證奇跡。讀完《灑滿陽光的村莊》,那些關(guān)于田園牧歌的夢想,關(guān)于簡單生活的向往,在我的心中悄然生根發(fā)芽,讓我在忙碌與喧囂中找到了內(nèi)心的平靜與安寧。
- 2024-12-24當AI搞起創(chuàng)作作家如何保持獨特表達
- 2024-12-24《左傳》敘事的情景再現(xiàn)
- 2024-12-24梁曉聲跟中學生談讀書的目的
- 2024-12-23謝恩傳《南葦》:對生命、故土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