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活在古代 衣服可不敢亂穿
宋代祎衣
大漢衣冠
鑲寶石鈸笠帽
加沿笠帽
妝花云雁葦紋夾袍
妝花鳳戲牡丹紋綾夾衫
吃穿住行,穿居第二。除了吃這個生存的第一需求外,穿是人的第二生活需求。其實,穿不只是人的生活需求,更是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的標志??刹皇菃?,西方神話中,亞當(dāng)和夏娃正是穿了用無花果葉子做的裙子遮羞,被上帝耶和華認識到人的智慧已開,才將這兩位先祖趕出了伊甸園。若問人類的第一件衣物是什么,無疑是樹葉子或草編制的裙子了。草裙如今也還有,夏威夷人跳草裙舞所穿的一條條草簾式的短裙就是人類第一件衣物的遺存。
壹
衣服冠帽,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
中國是文明古國,素來有“衣冠之國”之稱。嚴格的冠服制度是古代中國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權(quán)力的象征,什么等級的人該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冠帽,那都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絕對不可以亂穿。按禮儀,什么人什么場合穿什么,不亂穿衣著冠正是文明燦爛悠遠的標志。至于古人的衣著究竟是什么樣子呢?除了文獻記載和古時遺留下來的繪畫反映,今人已經(jīng)無法有直觀真切的認識,因為衣物是易腐之物,在漫長的歷史中很難保留下來,那么,經(jīng)數(shù)千年歲月而幸運遺留下來的古人衣冠便顯得格外珍貴了。
現(xiàn)代人穿內(nèi)衣外褲都感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有想過,人類在很長的歷史階段都穿真空裝,上衣下裳內(nèi)空空如也。后來有了褲子(脛衣),也不過是為了腿部保暖,在魏晉以前,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幼,穿的都是開襠褲,真真令今人咋舌。古人的開襠褲在湖北馬山2000多年前的楚墓中就出土過一條,前檔略有遮蓋,后面全是露著的,與如今嬰兒穿的開襠褲一個樣,不過,楚墓中的那條褲子是給成年人穿的。除了這條開襠褲外,湖北馬山一號楚墓還出土了不少戰(zhàn)國時楚人的袍服,可以讓我們由此遙想兩千多年前,楚人穿衣著冠的風(fēng)采。詩文中,戰(zhàn)國時的楚臣屈原是峨冠博帶,佩香草美玉的,但看了考古實物,大概就能把想象和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了。
貳
由于衣物的特殊性,能在古墓中保存下來的少之又少,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出土于甘肅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中的數(shù)件衣冠便與湖北馬山楚墓中的文物一樣,是屈指可數(shù)的珍藏。汪世顯是元代統(tǒng)治集團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元代汪氏家族歷世封侯,在汪氏墓中出土了許多珍貴文物,其中,數(shù)件絲綢服裝帽子是國內(nèi)難得的元代衣冠的實物標本。不僅如此,這些衣冠的珍貴之處還在于,這里面不僅僅有元代的漢族服飾,還有蒙古族的服飾,這些服飾反映了元代蒙漢兩個民族生活風(fēng)俗的相互融合。
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汪世顯家族墓中的衣物引人注目的是兩件羅質(zhì)夾衫:一件是妝花鳳戲牡丹紋綾夾衫,這件上裝黃褐色,圖案為二方連續(xù)的花鳥紋——鳳凰和花朵相間排列。像是漢族女子所穿的冬裝,套在窄袖衫外面的半袖衫,下面再配條長裙,那就是電視劇《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中娘子小姐們典型著裝了。另一件是妝花云雁葦紋夾袍,這應(yīng)是漢族男子的夏裝,駝黃色,交領(lǐng)、左衽(左衽卻又有些胡服的意思)、窄袖。整件袍子是用四方連續(xù)的云雁銜葦紋紗作面子,方孔紗作罩制成,在前胸部還繡有綠色的鸞鳥銜枝紋圖案,面料稀薄透明,顯示了元代高超的紡織技術(shù)。這件繡著鸞鳥銜枝紋圖案的長袍,當(dāng)是電視劇《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中如齊小公爺那樣儒雅貴族男子的裝扮。元代服飾并未形成統(tǒng)一制度。一般來說。漢族男子、婦女的服飾基本上還保留著宋代的遺俗,蒙古族男女則保留著他們原有游牧民族的服飾,當(dāng)然這二者之間互有影響。
叁
穿衣著冠,從來衣冠并稱,甘肅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中除了錦羅袍衫等衣物外,更值得一提的便是兩頂帽子了。這兩頂帽子一頂是前加沿笠帽,一頂是鑲寶石鈸笠帽。與那兩件衣袍不同,這兩頂帽子可都是元代蒙古族特色的帽冠。
加沿笠帽
先看前加沿笠帽,大家看是不是有些眼熟?沒錯,這頂帽子與影視劇中英雄俠客們所戴的帽子很相似,《神探狄仁杰》里的李元芳、《水滸》中的林沖外出時就戴類似的帽子。為什么要戴這樣的加沿笠帽呢?為了遮光啊。別小瞧這頂前加沿笠帽,它的背后還有一段歷史故事呢:相傳元世祖忽必烈騎馬射獵時覺得日光太過炫目,聰慧體貼的皇后便為他設(shè)計了這種前面加沿的帽子,戴這種加沿帽遮光效果就好多了,忽必烈非常喜歡,便將這種式樣固定了下來,以后國人紛紛效仿,成為流行款式。可是,唐宋是在元之前,元芳和林沖似乎不該戴類似的帽子?既是藝術(shù)形象,就不用深究了吧。人類智慧相通,英雄更是惺惺相惜,既都是英雄,戴上同款的帽子也是應(yīng)有之義。
鑲寶石鈸笠帽
這一頂鑲寶石鈸笠帽,可要豪華貴重得多,這是一頂帽頂垂有一串玉石珠串飾的帽子,帽的直徑有35厘米?!洞笤湔隆吩涊d有人搶走蔡國祥懸有紅瑪瑙珠串的棕帽的事。可見帽上垂串飾也是元代貴族的風(fēng)氣。這種帽子的流行始于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一個商人賣給官府一塊紅剌子(紅寶石)重一兩三錢,用于鑲嵌帽頂。從此以后,歷代皇帝相承。凡元旦及天壽節(jié)大朝賀時都戴這種鈸笠帽。漳縣元代汪世顯墓出土的這頂鈸笠帽,帽頂鑲金裹玉,由帽頂垂系31顆珠玉組成的串練。以珠玉寶石來裝飾帽子,帽子的價值之高昂自不待言。
小知識
冠服制度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會權(quán)力等級的象征。這種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時期,到了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戰(zhàn)國之交被納入禮治。西周的社會生產(chǎn)力比商代有了長足的進步,等級制度逐步確立,產(chǎn)生了與此相適應(yīng)的冠服制度,表現(xiàn)在貴賤有等、衣服有別。王室公卿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采用不同的形式、顏色和圖案。祭祀有吉服,朝拜有朝服,喪葬有兇服,根據(jù)地位高低,在服飾的裝飾紋樣和顏色上也各不相同。周王朝還設(shè)有司服一職,掌管王室服飾。冠服制度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服飾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元代天子、高官、貴族的冠帽都是用各類寶石裝飾的。因帽笠之上飾有各式珠寶,所以這類冠帽又有“珍珠帽”“珠帽”之稱。元代著名散文家貢師泰《上京大宴和樊時中侍御》一詩有句云:“平沙班詐馬,別殿燕棕毛;鳳簇珍珠帽,龍盤錦繡袍。”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這組元代汪世顯家族墓中的衣袍確實是錦繡袍,冠帽確為珍珠帽。這些衣冠珍品皆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文/陳芊
相關(guān)新聞
- 2020-01-09甘肅文化丨兩千年前的 “高原紅”
- 2020-01-09曹操喜歡,王羲之學(xué)他 甘肅大書法家梁鵠就是這么牛
- 2020-01-062020長沙新年音樂會上演:中外名曲迎新賀歲
精彩推薦
- 冬奧村里的大美甘南
- 祁連山國家公園兩只雪豹“演練”冰雪技巧
- “從家到廠”一站式服務(wù)讓務(wù)工人員返崗無憂 甘肅開出今年首趟高鐵務(wù)工專列
- 【新春走基層】她在客運綜控員崗位上度過第三個春節(jié)
- 【新春走基層】媽媽來警營陪兒子過年
- 圖解|關(guān)于甘肅教育 尹弘書記強調(diào)了這些!
- 任振鶴在全省經(jīng)濟運行調(diào)度視頻會議上強調(diào) 更加積極主動謀劃工作 更加堅決有力推動落實 努力實現(xiàn)今年發(fā)展的更好收獲和更大跨越
- 尹弘調(diào)研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時強調(diào) 加快謀劃推進強科技行動 支撐帶動全省高質(zhì)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