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南懷化: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特色農業成鄉村游亮點
3月18日,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黃金坳鎮水環口、仇家村的丁忠林、王小紅等七位村民,與鎮里的惠農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了蔬菜、家禽供貨包銷合同。丁忠林感嘆道:“從今往后,有了這線上平臺幫著賣,咱們的農產品再也不用愁銷路咯!”這是鶴城區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當作“一號民生”工程來抓,著力培育提升一批市場好、潛力大、管理規范的集蔬菜種植、技術推廣、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把實施產業扶貧作為提高脫貧質量、實現穩定脫貧的一個縮影。
“年輕人往外走,老年人守窮窩”是坨院街道巖添村曾流傳的順口溜,現如今,負責蔬菜栽培工作,一個月能掙2800元的貧困戶曾玲玲卻笑稱:“人在家中坐,錢從菜園來,沒人離開這個窩,在家門口掙錢真好。”
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源于政府的“造血”幫扶。鶴城區委、區政府招商引進集蔬菜種植、技術推廣、旅游觀光為一體的九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模式,不僅推動了該區蔬菜產業化革命,還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園區采取入股分紅、委托分紅、吸納貧困戶務工、土地流轉、技能培訓等方式,累計帶動貧困戶734戶、1969人,年分紅46.22萬元,戶均年增收700元;讓37名貧困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務工收入3萬元以上;流轉坨院、巖添等村土地600余畝,年支付土地流轉金額63萬元,帶動周邊200余戶村民穩定增收。”懷化九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樹珍自豪地說:“公司已累計接待游客150萬人次,生產優質蔬菜2000多噸,實現農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
“以前我們在家里種田,一年下來沒有多少收入。來這里種藥材做工,我們一天有100塊錢,一個月下來有兩三千塊錢的收入”。對于涼亭坳鄉賀家田村的邊緣戶陳賢妹來說,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工作,讓她很有干勁。 作為鶴城扶貧基地的懷化欣竺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賀家田村建設了80公頃鐵皮石斛套種黃精、白芨的中藥材基地,引導全村中藥材產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通過“公司+貧困戶入股+勞務用工幫扶”的經營模式,為該鄉邊緣戶為35人及1525戶5522 名貧困群眾拓寬了增收渠道。
為了讓扶貧基地盡早盡快復工復產,把扶貧產業做大做強,該區派出60只共130多人的專業技術人員,上門對鶴城區三友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懷化欣竺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90個扶貧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解決1萬人次的預防中藥和口罩7000個,酒精、消毒液、體溫槍等若干防疫物資。對全區13個村的25戶63位邊緣戶,納入本年度新型經營主體委托項目,在拿出20萬元對發展產業的邊緣戶進行獎補同時,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600萬元,新建24個產業扶貧項目,將吸收和帶動全區15093名貧困對象人均增收800多元。目前,全區所有貧困對象已實現產業扶貧幫扶全覆蓋。
“雙村鄉村旅游和特色農業去年實現產值1700萬元,直接或間接給村民帶來勞務收入900萬元。”全國勞動模范、雙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秀佳自豪地說:“佳麓山莊實施委托扶貧2000人,每年向貧困戶分紅36萬元,解決了50位貧困對象及邊緣戶長期就業,200多民村民季節性務工。”
該區在做好易地搬遷群眾扶貧幫困的同時,立足于鶴城區資源稟賦、產業現狀和環境容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蔬果及中藥材種植、生態畜禽養殖和城郊休閑旅游等貧困人口參與度高、適合自身推進精準扶貧的特色產業,實施全產業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快本土企業產業升級步伐,做大做強佳惠惠農、懷仁博世康、盛源油脂等龍頭企業,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產能產量,培育提升一批市場好、潛力大、管理規范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據悉,截止目前,該區依托現有19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40多家各類專業合作社,推行“新型經營主體+產業基地+貧困戶”等多種模式,成功打造了武陵山雞、侗湘黑豬、特色水果、生態蔬菜、倒地中藥、巴頡蛋雞等20余類特色產品;累計投入資金1.45億元,組織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85個,與全區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年均分紅916萬元,實現貧困戶人均增收1200元;通過充分發揮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和“管長遠”作用,全區已脫貧的14981人,去年人均收入達到3600元以上。
相關新聞
- 2020-03-19緊急發布多項扶持措施 北京為實體書店紓困
- 2020-03-19廣西:“壯族三月三”將啟 邀客云端看風光
- 2020-03-19四川綿陽:聚焦“四力”促文化旅游業恢復發展
- 2020-03-19浙江:三年內將建成十大海島公園 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