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八坊十三巷夜景圖。(資料圖)臨夏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甘肅臨夏州臨夏市的八坊十三巷內,13條街巷將昔日棚戶區劃分成大小不一的塊狀區域,各類商鋪有序排列。年過七旬馬胡飛耶側臥在床上,看著電視,見證著街巷變化;34歲的蘭州市民馬洪波走在青石板路上,踏進開張已有1個月的工筆畫畫坊,尋覓著商業機遇。
近日,記者跟隨采訪團來到八坊十三巷,探訪昔日棚戶區是如何變成城中商圈。
從唐朝開始,回族商販便聚集在八坊十三巷區域內,并先后建起8座寺院,人們圍寺而居。早些年的八坊十三巷鮮為人知,僅僅是一個棚戶區的名稱。如今占地約有57個足球場的八坊十三巷,古建筑風格院落點綴其間,商戶吆喝聲此起彼伏,游客絡繹不絕。
航拍下的八坊十三巷。(資料圖)臨夏市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八坊十三巷“土著居民”的馬胡飛耶告訴記者,兒時,此地居民多為回族民眾,因不善與外界接觸,被當地人稱為“神秘之地”。而在她的記憶中,最為深刻的便是,此地的土坯房子和坑洼不平、雨天一腳泥的道路以及垃圾滿地的場景。
隨著商貿往來,八坊十三巷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制約當地發展“硬傷”。八坊十三巷景區管理局局長馬海龍介紹說,此前,該地居住近2000戶約1萬名住戶,由于貧困面大等原因導致開發難度大。
2013年,當地政府著手對八坊十三巷原有住宅進行修繕,按照“景觀進巷、商業進院”的原則,本著“一巷一特色,一步一景觀”方針進行保護性開發。2018年1月6日,八坊十三巷獲批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同年,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130項地方典型經驗做法,“八坊十三巷”因“城中村”變身文旅新地標而榜上有名。
談及八坊十三巷的變化,馬胡飛耶舉例說,除了“硬件”設施煥然一新外,往常只能在電視上看見的黑皮膚外國人,也時常出現在街巷中。初見外國人吃驚的她,如今,早已習以為常。
隨著八坊十三巷“名氣”漸大,吸引著一批批外地人投資、創業。蘭州自由職業者馬洪波便是其中一員,與其他生意人關注點不同,他最看重的是,店鋪雖處于車水馬龍的市中心,但在各類雕刻藝術“環抱”下,可找尋到愜意感覺,并且,當地民俗文化還可以給他提供創作靈感。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馬洪波的店鋪人流雖多,但多為觀賞者。對于收入欠佳的這件事,馬洪波認為,他的店鋪起步較晚,無法在眾多商鋪競爭中招攬顧客,屬于正常現象,但仍有很多機會和機遇。
相關新聞
- 2020-05-11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恢復開放
- 2020-05-11第九屆中國旅游投資艾蒂亞獎無錫頒獎 《樂動敦煌》獲最佳產業創新金獎
- 2020-05-11敦煌莫高窟恢復開放首日游客有序參觀
- 2020-05-11【視界】發現石窟里的精彩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