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隴上這碗面】
秦安長面

涎水面

農家流水席上的涎水面
李子偉
在天水秦安縣的蓮花等地,流行一種叫“涎(方言讀han)水面”的美食。這種面條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招待重要的客人時才吃。“涎水面”的面條用手工搟成,面細,湯清,臊子講究,吃法獨特,別有一番風味。
做面條的小麥粉以本地產的冬小麥、尤其是陽山產的白小麥為最佳。面粉用石磨磨成,用一籮面。搟面首先要和面,和面很有講究,一是根據客人多少準備好面粉,二是根據氣溫兌好溫度合適的水,三是堿面的放入量多少很重要。主婦在衡量這些情況時,已將自己的心思和感覺都和進了面中。為什么手搟面好吃,這才是個開頭。
和面時,把面粉置于盆中,一手把兌好堿面的水一點一點往面中濡,一手五指攪動和面,水不能一下澆入面中,這點很重要。主婦覺得面的軟硬差不多了,先在盆中反復團起,然后置于案板上開始揉面。面條搟的好壞,全在揉面的功夫上。主婦將面團揉開,再團起,一遍一遍重復同樣的動作,她一邊揉,一邊心里想著事,坡上的包谷該鋤了;沒豬草了,該去拔些回來;兒子在大學讀書,不知吃的怎樣?鄰居家的女人老往門口潑泔水,讓人不愉快;男人有小賭的毛病,老輸錢,得想辦法治治……各種快樂的、不愉快的想法都一同揉進了面團中,這樣揉出來的面是帶感情的,活潑而有生氣的。等到面揉光、揉滑、揉圓、揉筋道了,便團成圓圓的一塊,還不忘用手拍二下,像哄孩子入眠一樣,用盆子扣起來,讓它去“醒”,方言把這叫“窩面”,讓面團“窩”一下,充分發酵,變得更好。
在醒面的空檔里,主婦開始洗菜、切菜、配菜,將提前備好的黃花、木耳、洋芋、胡蘿卜、豆腐、白菜、大肉、大蔥等菜蔬仔細地切成均勻的小丁丁,切得一絲不茍、規矩成形,配得黃白紅綠,五色誘人。做好這些后,便揭開面盆,把醒好的面團再重復揉好多遍,然后開始搟面。先用短搟杖將面搟開一些,然后用長搟杖開始大刀闊斧地搟起來。只見她雙手握杖,卷起、搟開,再卷起,再搟開,兩手使勁,面卷落案,發出“騰、騰、騰”的聲音,坐在客房里的客人也能聽到這動人而引起食欲的聲音。面搟薄、搟好后,不急著切,先要在案板上晾,讓水分自然揮發出來,細心的主婦晾一陣后,還會翻過來再晾另一面,這樣使面中的水分充分揮發,更加筋道好吃。
在晾面的時候,主婦開始炒菜,做湯頭。做菜前,先要熟些新鮮的油潑辣子,在辣面中調入少許精鹽與調和粉,將熱好的胡麻油“嗞拉”一聲傾入辣子面中,香辣之味頓時充滿一室。然后開始燴菜做湯頭。只見主婦有條不紊地將切好的菜丁逐一擱進油鍋里,反復翻炒,適時放入大香、桂皮、草果、生姜、花椒等制成的混合調料與精鹽,等香味炒出來了,便漩入提前燒好的開水,火關小,讓其慢熟。
在慢火燴菜的空檔里,開始切面條,先在面頁子上撒上包谷面,再將面頁子180度對折,再撒上少許包谷面,再對折,然后用左手壓住面口,一點一點往前“寸”,右手執菜刀跟進,隨左手“寸”的動作,往前切面;有的用搟杖壓住面口,菜刀在搟杖下邊順長切。切出的面條又細又長,十分勻稱,當地人把這種面叫“香頭面”,取細而勻稱之意。這樣的面條真是“下到鍋里蓮花轉,撈進碗里一條線。”面切好了,攏成一小把一小把,擺在案子上,簡直是一幅藝術品。
“涎水面”的吃法很別致,上飯時,碗里的湯要寬,面條只撈一筷子。同時上四碟“下飯菜”,以時令菜為主,如涼拌黃瓜、水蘿卜,或胡蘿卜絲、腌菜等,其中必有一盤肉,或豬頭肉、肘片之類。講究上四盤,取“四喜”吉祥之意,切忌上三盤,民間認為上三盤是獻鬼呢,叫“三獻毛鬼神”。蓮花地方有釀制香醋的傳統,遠近聞名,濃釅酸香,醇美增味。主人一碗碗端上“涎水面”,碗中紅油浮動,香氣誘人,面條筋道彈齒,爽滑解頤,客人們在碗里調入油潑辣子與香醋,吃得熱汗淋漓,紅光上臉,真是“尤珍北山面,一吸尺余長。”一筷子面兩口吃完,便放下碗,不喝湯,再將端上來的面撈進自己用的碗中繼續吃。飯桌上放了許多碗,客人也可以重新端一碗新上的面吃,前邊吃過的一碗湯碗主人就會端下去。但要注意,如果你沒吃好,還要繼續吃,碗中的湯決不能喝掉,假如你喝了碗中的湯,主人便會認為你吃好了,不再給你上面了。所謂“涎水面”,就是因為一直用一只碗中的湯頭泡面,故名之。
蓮花的“涎水面”吃法獨特,在不熟悉這種風俗的人中也會鬧出笑話來。據說本地的一個姑娘在外地打工時,談了個對象,第一次領他見自己的父母,家里便用“涎水面”招待他,這個小伙子兩口就吃下了一碗,然后喝了湯,這家人以為小伙子不吃了,再未上面,小伙子第一次上女方家,心里很奇怪,面很香,怎么上了一碗就不上了?又不好意思問,只好餓著肚子。晚上,女子的父母嘀咕。不愿意這樁婚事。男人說“一個年輕人只吃一碗飯,哪來力氣干活養家,還不虧了自己的女兒”;女人說“是嫌咱的飯不好吃吧,口還刁,將來姑娘難侍候”。那一邊房里,兩個年輕人也在嘀咕,女子問小伙子:“你咋吃了一碗不吃了?”小伙子說:“你們家小氣,給我只上了一碗飯就不再上了,我還餓著呢。”姑娘猛然醒悟,想起了家鄉吃“涎水面”的習慣,不由得“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便給小伙子講了原因,小伙子方才明白不該喝了碗里的湯。第二年小伙子又到這家來,女子的父母仍然用“涎水面”招待,他記住了不能喝湯的話,一連吃了十碗,吃得褲帶都快繃開了,卻忘了吃飽了喝湯的事。女子看他撐得不行了,搗了他一把,他猛然明白,趕緊喝了最后一碗的湯。
晚上女子的父母在房里偷偷發笑,他們覺得這個小伙子人實誠,遂同意了這門婚事。
蓮花“涎水面”,吃的是面里的美味,品的是面里的情懷,吃了一碗還想吃第二碗、第三碗;吃過一次還想吃第二次、第三次。
相關新聞
- 2020-05-20【隴上這碗面】民樂羊胡花熗旗花面
- 2020-04-15什川美食 一口鄉情,再一口田園
- 2020-04-15一口春意 足慰平生
- 2020-04-15舌尖上的鄉愁 什川味道 冰沙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