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文物局:11省50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受損
據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消息,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據統計,截至7月16日,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廣西、湖北、重慶、廣東、福建、貴州、浙江等11省份有50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不同程度受到損失,其中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7處。
宋新潮指出,今年汛期,受損文物范圍廣、數量多、損失大,是近年來汛期文物受損最為嚴重的一年。長江流域省份文物受損情況較為嚴重,其中江西160處,安徽144處,湖南62處,四川41處,廣西35處,湖北31處。受損文物中,古橋梁被沖毀、古城墻坍塌和文物建筑房屋垮塌較為嚴重。
“11個省份共有70余座橋梁受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黃山屯溪鎮海橋、四川阿壩紅軍長征遺跡達維會師橋和江西婺源清華彩虹橋等被沖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襄陽城墻發生局部坍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桂林李宗仁故居、湖北十堰武當山建筑群五龍宮龍虎殿,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湖南婁底朱家大院等發生房屋垮塌。目前,一些省份汛情仍在繼續,文物防汛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宋新潮介紹。
針對汛期文物安全嚴峻形勢,國家文物局采取了哪些措施?宋新潮表示,國家文物局高度重視文物防汛救災工作,始終堅持以防為主,將文物單位搶險加固和保護性設施建設納入文物保護工程重點項目,將自然災害應對處置納入國家文物局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重要內容,每年對災后文物修繕、修復給予重點支持。
特別是今年進入汛期以來,國家文物局密切關注各地汛情,及時啟動應急機制,向相關省份發出電話預警,隨即印發關于加強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全國文物防汛安全工作做了具體安排,要求各地要保持高度預警狀態,密切關注汛情,全面排查可能面臨的災害險情,整治安全隱患,周密組織防災減災工作,妥善做好受損文物后續保護工作,搜集、保存好文物構件或者部件,組織文物修繕、修復,將文物損失降到最低。向文物受災嚴重的四川、湖北、廣西、安徽、江西、湖南、重慶等省份,撥付文物應急搶險資金350萬元。
按照國家文物局要求,各地文物部門成立防汛搶險應急組織,啟動汛期文物安全應急機制,全力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和受損文物善后保護工作。國家文物局將密切關注和督導各地文物防汛安全工作情況,并將根據各地文物受損實際,在災后文物修繕修復經費和技術上給予重點指導和支持。
對于文物防災減災工作存在的重難點問題,宋新潮表示,從目前研究狀況來看,防災減災技術研究不足。我國文物、建筑學界對文物建筑的保護研究集中在建筑格局、形制、結構等方面,對文物自身具有的防災抗災功能作用關注不夠,未能形成系統的文物防災理念和技術體系,文物修繕中防災減災措施缺少針對性指導,許多文物自身的防災抗災功能尚未很好發揮。
此外,宋新潮介紹了國家文物局在文物防災減災工作方面的安排和考慮,主要提及五方面舉措,包括統籌納入防災減災體系、加強防災減災研究、文物修繕中考慮防災問題、完善文物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發揮文物自身防災功能。
相關新聞
- 2020-07-20四川綿陽方特東方神畫開園 歷史文化元素吸睛
- 2020-07-20西寧園博園正式開園 綠化和水景面積超九成
- 2020-07-20“數字故宮”小程序發布 穩步激活數字資源價值
- 2020-07-20報告:九成游客期待跨省游 精致小團更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