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內蒙古:提高文保意識 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
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全面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積極開展文物保護、管理、利用和宣傳等工作,開創新時代內蒙古文物保護傳承利用新局面。
加強學習,提高文保意識。組織召開了全區文物安全培訓暨文物安全工作部署會議,圍繞武安州遼塔事件和全區文物安全大排查工作,多次組織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調度;加強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培訓教育,編制了《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法律法規文件選編》;召開了全區文物隱患大排查專項行動部署會議,文物保護從業人員的法制意識進一步強化;啟動了“黃河幾字彎亮麗內蒙古”中央媒體采風系列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文物保護氛圍。
落實責任,加強保護修繕。按照“修舊如舊,保留原貌,防止建設性破壞”要求,深入推進武安州遼塔修繕保護工作;開展了武安州遼塔塔體穩固性勘測和考古工作,并對塔身進行搶救性加固,排除了塔體傾斜倒塌風險;編制了武安州遼塔保護加固維修工程方案,實施了武安州遼塔實施全面保護加固維修工程;建立定期報告制度,及時向自治區報送武安州遼塔保護加固維修進展情況和文物安全問題排查整治進展情況。
排查整治,確保文物安全。制定文物安全隱患大排查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全區文物安全隱患大排查;完成盟市文物安全隱患自查工作,上報文物本體安全隱患共395處,其中國保126處、區保269處;梳理盟市上報的文物安全隱患自查資料和各督導組相關日志,完善文物安全隱患問題臺賬和文物健康檔案;組織開展文物安全隱患整治,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確保各項整改要求落實到位。
規范管理,完善工作機制。及時向公安廳移交了28件盜掘古墓葬、古遺址案件線索,著力加大文物犯罪打擊力度,確保文物安全;參考河湖長制,制定完善《內蒙古自治區文物長制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市、旗縣區、蘇木(鄉鎮)、嘎查(村)四級文物保護網絡;加強文物保護數據庫和文物安全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全區103個旗縣區實現無人機全覆蓋;深入實施新時代文物人才建設工程,著力引進一批文物保護、文物修復、考古研究等專業技術人才。
相關新聞
- 2020-08-18文旅部:將反對食品浪費列入旅游住宿標準
- 2020-08-18湖北橫渡長江博物館恢復開館 參觀需提前預約
- 2020-08-18云南發布暑期旅游消費提示 警惕低價旅游團
- 2020-08-17回歸正常 北京市屬11家公園已陸續恢復開放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