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照片上的黃河大水
近日,隴南等地洪水讓人們揪心不已。黃河蘭州段的流量也達到了3570立方米/秒,黃河沿線碼頭游園、健身步道等再次關閉。
自從有了劉家峽大壩及上游的諸多水電站后,人們對黃河蘭州段大洪水的擔憂就小多了。依照歷史記載,黃河蘭州段洪水,重災地區多在雁灘。由于桑園峽的壅塞緣故,堵塞的大水經常把雁灘淹沒,但很少有大水沖進蘭州城的記載。以前,曾有黃河大洪水逼近蘭州東稍門城墻的情形,這已經是百年不遇的大水了。
以前,黃河蘭州段的大水究竟有多大? 一些與黃河有關,與蘭州有關的老照片,其中保存了黃河發大水的瞬間。
第一張是1920年夏秋時節,外國傳教士拍攝了一張蘭州北城的照片。從照片上看,黃河水浩浩蕩蕩,幾乎逼近蘭州黃河岸邊,但岸上看不到人,似乎很安靜,遠處還有些羊皮筏子在卸貨。有人分析,從這張照片上看,黃河水的流量至少要在4000立方米每秒。以前,黃河兩岸多是漫灘,洪水容易四散漫流。因而這張照片,看上去大水距離堤岸頂還有一點距離,但流量不小。
第二張是水客子在黃河中取水的情形??雌饋?,似乎是黃河大水之后,人們從河中取水。黃河邊的石堤下,堆積的淤泥,還沒有清理。以前,蘭州城墻的位置,就是今天的南濱河路。從淤泥堆積的高度看,這次黃河大水應該不小。
第三張照片,拍攝地點在黃河鐵橋附近,這是一處碼頭,一些人忙碌著卸西瓜,一些人靠著羊皮筏子等著人們渡河。小吃攤打著篷布,三三兩兩的人圍坐在那里,似乎是在吃釀皮子。照片上,遠處是黃河鐵橋,看上去黃河水距離鐵橋的橋面比較近。由此看來,黃河的水量不小。
數百年來,無論黃河發多大的水,北城墻都堅若磐石。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尤其是明清以來,蘭州城又經過了多次修整,抵抗大洪水的能力不斷提高,蘭州城才在一次次洪水沖擊中安然無恙。
人們常說,黃河發大水,沖不進蘭州城。民間傳說,修筑城墻時,在城墻下發現了紅色的巖石,有塊巖石如同石龜一般,故而宋人把蘭州城稱為石龜城。
據記載,隋唐時的蘭州城,在今天南城巷以北、慶陽路以南、酒泉路以西、上溝以東,東西長約600步,南北寬約300步。北宋李憲奪取蘭州后,宋軍曾三次整修蘭州城,同時盡量將原隋唐蘭州城址向外擴展。擁有強大科技實力的宋代工匠,選擇了黃河邊比較高的地勢,充分利用了黃河中的紅色巖石,修筑了城墻,極大降低了黃河大水對蘭州北城基礎的沖刷。另一方面,宋人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筑城工藝修筑了蘭州城墻,這也是以前蘭州城不懼怕洪水沖刷的原因。
而在民間傳說中,蘭州城墻下有一個石窩窩。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年,人們要修蘭州北城墻,遠近聞名的匠師王師傅主持修建。誰知,卻遇到了難題,白天修好的城墻,晚上就垮塌了。王師傅想盡了各種辦法,都不起作用。一天,一個老奶奶給他送了個小石窩窩。起初,王師傅沒有當一回事,后來發現,這個石窩窩是個聚寶盆,放進去東西,就會長出來。于是,王師傅就把石窩窩埋在蘭州的北城墻底下。從此,城墻修好后就再也沒有倒過,無論黃河水漲多高,也沖不進蘭州城。
實際上,黃河發大水沖不進蘭州城的真正原因,是宋代人們修筑蘭州城時,充分考慮城市的防洪問題,尤其在應對黃河水沖刷上,有別具特色的一面。
撰文丨王文元
相關新聞
- 2020-08-27甘肅文化丨肅王白瓷像
- 2020-08-242021年《故宮日歷》線上發布 展現牛文物珍品
- 2020-08-24高臺縣文聯創作書法作品百米長卷《西征英雄譜》受關注
- 2020-08-24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揭曉 甘肅詩人扎西才讓榮獲詩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