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策劃推動文化惠民工程活動品牌提檔升級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百鄉千村”示范工程。分步在全市范圍選擇100個鄉鎮、1000個村開展試驗示范,以點帶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在農村社區深化建好夢想課堂陣地,每年在全市開展夢想課堂活動3000場、“家風潤萬家”活動3000場;加強區縣“三館一中心”建設,打造一批“一村一品”文化活動品牌。加強優秀鄉土文化保護利用,開展戲曲進鄉村等活動,建設一批鄉情陳列館;深化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廣泛開展“孝善巴渝”主題活動,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戶等評選;開展鄉賢培育示范,廣泛設立“鄉賢明理堂”等。
實行全民閱讀行動計劃。培育全民閱讀品牌活動,持續開展“重慶讀書月”“百本好書送你讀”“閱讀之星”“中華魂”“紅巖少年”等品牌讀書活動,扶持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形式新穎的全民閱讀推廣項目,舉辦年度好書、優秀薦書人、全民閱讀推廣大使、書香校園等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及實體書店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的重要作用;完善全民閱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現有公共圖書館、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硬件設施,擴大實體書店的有效覆蓋面,推進“學習強國”數字農家書屋平臺建設,補充農村發行網點;擴大全民閱讀社會參與力量,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支持文化團體、教育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開展閱讀推廣及提供閱讀服務;強化全民閱讀內容供給,完善精品出版物、原創出版物的創作生產引導機制,組建重慶薦書團隊,開展面向廣大市民的優秀出版物推薦活動。
實行全民藝術普及行動計劃。堅持開展重慶送演出進基層活動,每年組織優秀文藝院團赴各區縣為基層群眾送演出1000場。常態開展流動文化進村服務,推動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活動。打造廣場舞展演、鄉村文化會演、社區藝術節、戲劇曲藝大賽等全市群眾文化品牌活動,鼓勵區縣創辦特色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積極支持基層群眾自主開展文化活動。
實施“惠民電影進萬家”工程。保障全市農村一村一年放映12場電影,中小學生每年觀看4部愛國主義教育電影放映任務。打造升級版“重慶惠民電影”APP,充分保障群眾自主選片權利。
實施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升級建設項目。大力提升有線電視網絡鄉村通達率,到2023年達100%;優化升級50座廣播電視發射臺站本地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免費播出3套及以上重慶本地數字電視節目;加快推進全市39個區縣(萬盛經開區)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完成市級平臺和4個國家深度貧困縣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力爭中央財政資金擴大補助范圍;提高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公共服務質量,直播衛星平臺新增傳輸重慶衛視高清頻道。全面推進“智慧廣電+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廣電5G網絡建設,促進公共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承載網絡轉型升級;完成重慶有線智慧廣電數據中心建設,完成新一代廣播電視和視聽新媒體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大力推進超高清建設,開播4K超高清電視頻道,提供5套以上4K超高清電視頻道傳輸服務。
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完成五大博物館群建設,實現區縣博物館全覆蓋;以文旅融合為契機,打造博物館研學旅行品牌,健全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長效機制;全市博物館每年新推200個以上專題展覽;流動博物館聯盟每年舉辦1000場以上巡展活動;推動“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實施《重慶市文物大數據及智能化建設方案》,真正讓文物活起來;充實各級非遺代表性名錄,壯大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隊伍;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研培計劃;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非遺記錄工作,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要傳統節日開展非遺主題傳播活動。
相關新聞
- 2020-09-16海南暑期旅游市場持續升溫 凸顯旅游積極態勢
- 2020-09-168月民航國內運送旅客4535.1萬人次 創年內新高
- 2020-09-16歷經3年修復 北京九眼樓長城生態展示區開放
- 2020-09-16香港海洋公園18日重開 即日起接受網上預約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