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12月14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官方14日發布消息稱,2015年以來,甘南依托“環境革命”和“生態文明小康村”兩大載體,通過相關項目不僅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而且1449家農家樂、藏家樂、林家樂“遍地開花”,為3.8萬農牧民就地就近實現旅游增收搭建了平臺。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是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和離內地最近的雪域高原。但受氣候條件嚴酷、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災害頻發、社會發育落后等因素影響,其又是中國“三區三州”和甘肅“兩州一縣”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近年來,在中國各級官方和民間力量的大力支持和傾情幫助下,甘南州提前一年整體脫貧摘帽,貧困人口和貧困村實現清零見底。在此基礎上,當地貧困鄉村基礎條件不斷改善,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尤以旅游金字招牌惹人注目。
旅游扶貧減貧模式入圍“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減貧案例”,榮獲亞洲旅游“紅珊瑚”獎“十大最受歡迎文旅目的地”稱號……甘南州委副書記、州長趙凌云對此如數家珍。他介紹說,甘南山青水秀,草碧天藍,自然景觀隨處可見,名勝古跡比比皆是,民族風情濃郁獨特,是人們旅游度假的好去處。
中新社記者今年持續探訪甘南州注意到,開發旅游的熱情在當地可謂深入人心,不僅是“歌聲不停酒不停”的民俗風情令內地游人好奇,一些旅游經營者甚至自購咖啡機,準備用一杯醇香濃郁的高原咖啡留住更多的海外游客。
盡管“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但綠色紅利“長遠賬”依然要算好。近年來,甘南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大力實施“生態補償脫貧”項目,數以萬計的貧困民眾務上“生態業”、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
據官方統計,目前,甘南生態護林員突破1萬名,惠及1萬多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按照每人每年8000元(人民幣,下同)的補助標準,累計落實到位的工資報酬逾3億元。
甘南州官方稱,通過實施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等項目,1018萬畝草原鼠害、130多萬畝沙化退化草場、125平方公里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貧困民眾安身立命、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這進一步激活當地生態福源地和綠色大屏障的潛力價值。
相關新聞
- 2020-12-15白銀景泰:出實招催熱冬季旅游市場
- 2020-12-14【飛閱甘肅】甘肅張掖:雪潤玉盤冬湖美
- 2020-12-10到天水齊壽山,看崦嵫日落岳鎮三江
- 2020-12-10“交響絲路·如意甘肅”閃耀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