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全力推進大運會籌備工作 體育添彩蓉城增色
1月30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200天。2021年8月18日,世界體育界的目光將聚焦中國四川成都。
如今,世界大運會已全面進入“成都時間”。以賽事籌備推動城市發展,用體育盛會聚攏運動熱情,大運會帶給成都不一樣的色彩。
場館注重賽后可持續利用
到今年4月,所有49個大運會比賽訓練場館將完成建設改造工程,這是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最新進度表。
為推動賽事籌備,近3年來,成都市已累計投入180億元進行體育設施建設,是過去67年總投入的5倍。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已基本建成“一場三館”,正為場館投入測試做最后的準備。
占地8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6萬平方米,2019年4月啟動、8月開工的大運村項目建設現已接近尾聲。作為大運會期間接待代表團成員的駐地,大運村包含了國際教育交流中心、行政保障中心、生活服務中心、運動員公寓等配套設施,全面開工16個月后就基本達到了初驗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大運村在內的成都大運會場館建設堅持“綠色、節儉、必須”的原則,注重新發展理念。
據大運會執委會場館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借鑒近年來國內外大型賽事結束后場館運營以及再利用的經驗,成都大運會場館項目建設和改造既注重當前辦賽需求,又著眼于賽后可持續利用。49個比賽訓練場館中僅有13個為新建,賽后或將作為中學體育館、城市體育中心和職業學校的體育館。其余36個改造的場館,也將幫助相關高校和區域實現體育設施利用的同步升級。場館建設改造過程中,通過對建筑全壽命周期的設計,實現建筑自然通風、太陽能利用、水循環處理等綠色節能措施,減少項目能耗。
東安湖體育公園南側的龍泉驛區圖書館是大運會的重點配套項目,在比賽期間,圖書館將作為主媒體中心向全世界媒體記者開放,對開幕式及其他賽事實時轉播。賽后,這里將轉換為區級圖書館、檔案館,為市民提供休閑閱讀空間。
不僅如此,場館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一些賽后側重日常教學使用的高校場館,在改造時以滿足賽事標準為基本要求,精簡優化了賽后使用頻率低、運營成本高的改造內容,為賽事結束后學校的管理和使用節約成本。”
辦賽推進城市提檔升級
辦一場高水平賽事,助推城市產業升級。成都以承辦重大賽事為契機,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2020年12月31日晚,成都金融城雙子塔、環球中心、四川廣播電視大廈等城市地標以大運會之名點亮,循環播放以大運會為主要元素的主題動畫,吸引眾多市民。在雙子塔的巨型燈光秀背后,是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可達715.5萬像素點高清顯示的LED屏。
當前,秉持“智慧大運”的理念,成都正推進“智慧場館”“智慧場景”方案征集,初步實現繞城內大運會相關區域5G室外網絡覆蓋。
機遇之下,成都的商業航天企業也積極投身其中。2020年8月18日晚,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大運號”AI衛星模型首次亮相,衛星計劃將于今年發射。在服務大眾方面,將全面應用“大運號”AI衛星,為“智慧大運”和成都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更多衛星互聯網創新產品和服務。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于奇認為,大運會為成都帶來的新機遇體現在場館建設、信息挖掘和智慧交通等多個方面,“因賽事而帶動的智慧交通建設將給物聯網、衛星定位等企業帶來持續發展空間,而賽事涉及的電子產品也將為成都本地的芯片企業提供訂單。”
在電子信息產業之外,成都體育產業也順勢快速發展。成都市溫江區正著力推動籃球產業發展,將建立覆蓋各學齡層次的籃球聯賽,培植籃球新生力量。“我們還將積極承辦精品賽事,發展金強少兒籃球俱樂部等,讓籃球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溫江區文體旅局副局長俞元峰說。在成都市雙流區、龍泉驛區等地,羽毛球產業、自行車體育健身等也在積極發展之中。
運動成為生活新風尚
辦一場高水平賽事,讓市民因賽事感受運動的魅力,讓熱愛運動成為城市新風尚。在成都,以賽事為引領,人們接觸到越來越多的體育健身設施和活動,并從中受益。
最近一段時間,成都桂溪生態公園里的本直球館迎來許多體育愛好者。自2019年開館以來,這座擁有3塊5人制籃球場地的球館已成為公園里最具“存在感”的體育設施。“我們基本每個周末都會來打球,來晚了根本就搶不到位置。”家住高新區的小李說。
隨著大運會籌備,參與體育活動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運動已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臨近寒假,每到傍晚,成都市花都小學體育場就會迎來不少鍛煉的市民。在體育場另一側,一個小門把學校教學區與運動區隔開。這是當地實行的“校地共享”舉措,實現“體教融合”的發展策略。
俞元峰介紹,自2020年7月以來,當地推動花都小學體育場面向社會開放,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待市民超過3000人次。“附近都是新建樓盤,人口密度高,而承擔公共服務功能的體育設施相對較少,校園運動場地經過改造后向社會開放,將實現資源盤活,讓市民有更多可去之處。”俞元峰說,目前該區已經推動17所校園運動場所有序向社會開放。
為了解決體育設施不足的問題,借助舉辦大運會的契機,溫江區探索學校運動場所的開放共享。為進一步規范管理,當地還計劃培訓體育社會指導員,承擔場所日常的維護巡查和管理工作。“體育社會指導員,既有來自高校的學生,也有基層工作者,他們志愿從事公共體育服務,經過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溫江區公平街道辦事處主任李悅說。
在成都市雙流區,通過體育協會將愛好運動的人們組織起來,已成為當地特色之一。據雙流區文體旅局公共服務科負責人介紹,全區共注冊成立了36個單項體育協會,常會舉辦一些公共健身活動,并在各個社區舉辦比賽。
相關新聞
- 2021-01-29《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重新制定
- 2021-01-29河北暫不開放中高風險及相關區域A級旅游景區
- 2021-01-29去年江西完成造林114.7萬畝 修復濕地1095.7公頃
- 2021-01-29歐盟建議僅對6國開放外部邊境 日本被移除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