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朱鼎健:旅游業難獲融資途徑 金融模式應創新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旅游業經歷“寒冬”。2021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關注當下中國旅游業的轉型升級,他建議通過金融創新模式為旅游產業賦能。
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根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結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度國內旅游人數28.7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減少30.22億人次,下降52.1%。國內旅游收入2.23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減少3.50萬億元,下降61.1%。
“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出臺系列政策促進旅游業復蘇。去年下半年,國內旅游行業開始逐步復蘇。”深耕旅游業多年的朱鼎健提到,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然而,隨著國內旅游業的升級發展,目前的金融服務、金融工具已不能滿足新經濟時代旅游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旅游企業普遍難以獲得持續的融資途徑。
他認為,金融機構可研究適當延長對旅游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周期,對于固定資產項目的開發貸款則根據旅游項目的籌備規劃安排發放。同時,鼓勵金融機構以銀團貸款、聯合授信、同業合作、委托代建購買服務及政府授權公司自營等方式,對旅游重點項目、重點景區和重點企業進行融資支持。
針對旅游行業中大量的中小微企業,朱鼎健建議,對實體經濟小微企業的優惠貸款政策擴大至中小微旅游企業,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中小旅游企業的純信用貸款額度,在客戶準入、資產評估、抵押擔保、信貸流程上進行針對性創新,同時鼓勵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等可以為不具備實體資產的中小型旅游企業提供增信擔保,解決中小型旅游企業由于擔保抵押品不足產生的融資難問題。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味著刺激內需,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朱鼎健說,旅游業應積極擁抱內循環,特別是要不斷加強文旅融合,內容要與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密切結合,打造新的文旅IP。
如今國內游群體普遍年輕化,自駕游、親子游、康養游等旅游形式多元化。在朱鼎健看來,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還要做好“旅游+”的文章,不斷豐富旅游的內涵。旅游企業要針對不同客群和要求設計短平快的旅游產品,利用新媒體流量帶動營銷。
作為在瓊投資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一直思考如何加強香港和海南之間的互動,助推海南自貿港建設。他說,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是海南重點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而現代服務業正是“海南所需”“香港所長”的領域,瓊港兩地可積極進行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相關新聞
- 2021-03-04陶勛花:走向鄉村振興 鄉村旅游大有可為
- 2021-03-04安徽六安深挖紅色文化內涵 助推紅色精神傳承
- 2021-03-04春雪還可滑!亞布力滑雪可預訂至3月20日
- 2021-03-04河北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 含595處文保單位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