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秦春成:漓江“洗臉”迎客 來桂不僅旅游還能賺錢
“通過鐵拳治亂,深入開展清理整治非法采砂、住家船、洲島魚餐館、網箱養魚等工作,長期困擾漓江保護的‘沉疴頑疾’得到徹底根治,漓江的水變得更清了。”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桂林市市長秦春成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曾幾何時,由于種種原因,漓江流域內遍布著20多家小造紙廠、160多家采石場,120多家磚廠。位于漓江上游的青獅潭水庫,集飲用水源、漓江供水等功能于一身。但從2000年起,成片的網箱無節制地出現在庫區水面,生豬養殖遍布庫區周邊。
秦春成表示,桂林市黨委、政府因此痛下決心,先后投入近70億元人民幣,持續重點推進漓江綜合治理與生態保護工程,開啟了一場力度空前的漓江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漓江截污治污工程,完成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開展污染源治理。近年來桂林市集中關停小造紙廠24家、采石場162家、磚廠126家。拆除了青獅潭水庫庫區周邊500米范圍內300多家污染養殖場,并支持村民綠色轉產。
為了從源頭上減輕城市發展對漓江的影響,桂林市啟動了一個破解百年難題的新發展戰略。“我們實施‘保護漓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發展戰略,制定了《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推動城市重點向西發展,打破千百年來沿漓江而立的城市格局,使城鄉建設、產業發展遠離漓江。”秦春成說。
如今,集政務、商貿和文化生活為一體的桂林臨桂新城正在崛起,山—水—城融為一體的城市特色雛形初現,建筑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生態新城逐漸形成。
經過系列的鐵腕整治,今日漓江,山青水碧。早春三月,漫步在漓江邊,江水清澈見底,偶爾還能看見一群白鷺在空中飛舞。“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代詩人韓愈筆下的漓江千年如故。
中國生態環境部最近公布的2020年度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中,桂林市排名第二。截至2020年底,桂林市地表水水質達標率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均達到100%,所有國家考核水流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漓江流域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秦春成說。
秦春成表示,通過強力推進“治亂、治水、治山、治本”,實現了漓江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提升”。
“以前,有錢才來桂林玩,沒錢賺夠錢再來游桂林。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不但有錢來桂林玩,想賺錢想發展的人也來桂林。”秦春成說。
高鐵動車直通香港的桂林,以良好的生態逐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后花園”的同時,也逐漸成為大灣區企業發展的沃土。秦春成稱,桂林已成功引進華為、格力、比亞迪、領益智造等70多家知名企業,深科技智能制造、坤弘量子通訊項目填補了廣西空白。
“很多人說來桂林旅游之后還能做生意,還能發展產業,何樂而不為?現在自治區正在調研桂江疏浚和升級的問題,如果桂江升級到2000噸級的航道,桂林的貨物就會順江而下,桂林優質的果蔬就會規模流入大灣區,使桂林真正成為大灣區的‘后花園’和糧倉。屆時,美麗的桂林山水就會轉變成實實在在的商品流入大灣區,通過香港流向東盟和全世界。”秦春成說。
相關新聞
- 2021-03-04上元樂“宵”遙,歡迎加入夜周莊“氣氛組”
- 2021-03-04四川:到“觀音閣”泡“老成都” 享悠閑時光
- 2021-03-04喚醒寧夏城市記憶 探索石嘴山工業發展之旅
- 2021-03-04徐州戶部山文化街區民俗匯演 轉軸撥弦春意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