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定西繡娘:針為筆布為紙 扎染國潮布藝

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繡娘祁輝以針線為筆、以布頭為紙,傾力于扎染布藝。圖為祁輝展示她的扎染布?!堟骸z
中新網蘭州3月7日電 (張婧 李亞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地處西北大山深處,一度流傳“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習俗,因此,當地農村婦女做針線活似乎成了與生俱來的家務事,甚至還在村莊流傳“誰家姑娘繡工好,就心靈手巧”的說法。出生于此的祁輝也不例外,她以針線為筆、以布頭為紙,至今已有30年繡工經驗的她,又專注于國潮布藝產品的研發與推廣。
近日,中新網記者在安定區一家非遺工坊內見到祁輝,她身著正紅色漢服,腰間掛著香囊,穿梭于服飾區、布偶區和染布區之間。記者看到,工坊內展出商品種類多樣,色彩豐富,包括潮流挎包、時尚發卡、卡通布偶、可愛抱枕,以及扎染服裝和圍巾等,在極具古風創意的同時,還不乏國潮設計理念。

圖為祁輝純手工刺繡制作的時尚包展示?!堟?nbsp;攝
“捻線、染布、刺繡……”她說,正是因為小時候在家看奶奶做針線活,感覺手工縫制的衣物才具有生命力。祁輝從小就培養了極強的手工能力,除了受奶奶影響,還得益于她的父親,“從掃帚上折下一小段竹條,一端纏上棉花,蘸取顏料,將黑白照片涂成彩色相片”,這對于祁輝來說,不僅增添童年生活樂趣,還增加了許多思考和動手能力。
一針一線,日日如此,祁輝的手藝愈加熟練,她開始在傳統刺繡的基礎上,不斷嘗試更為精致優美的圖案,并因此成為同村人公認的“繡娘”,其制作的鞋墊、布包等物品隨著數量的越積越多,逐漸成為她給親戚朋友們的相贈之物。

圖為祁輝刺繡制作的國潮布藝。 張婧 攝
2014年的一天,祁輝無意中在網上分享了手工包成品后,有人詢價想要購買,這使她開始考慮作繡娘來謀生,挖掘經濟效益的想法也因此而萌發。此后,祁輝開始創業,又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擁有了辦公場所,招聘當地婦女,開始訂單生產。如今,她還將傳統刺繡融合時尚元素,制作出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衍生品。
“所有產品均由中藥材古法染色手工制成。”祁輝介紹說,自己從大山里走出來,她要借助本土藥材優勢,以“非遺+文創”的方式,將百草藥材染色與手工刺繡、木藝、剪紙等相融合,設計研發出一系列既傳統又時尚的“國潮風”草藥文創產品。
據悉,定西市有2000多年生產和藥用黃芪、當歸、黨參等道地藥材的歷史,素有“千年藥鄉”之美譽,有中藥材品種資源400多種。近年來,當地官方因地制宜,以打造“中國藥都”為目標定位,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而祁輝正是看中了當地藥材的道地品質,以及可用于纖維染色的豐富種類優勢,她便致力于中藥材的藝術性挖掘。
定西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孫汝是非遺文創產品的愛好者,她說,該市目前已有21家非遺工坊,不少中藥材文創產品也走向海外,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愈加濃厚,這些精致獨特,且有文化韻味的非遺文創禮品也持續走俏。
相關新聞
- 2021-03-08葉洲委員期盼——用數字化帶海外敦煌文獻“回家”
- 2021-03-08甘肅敦煌玉門關景區上演“古裝巡關” 再現古絲路盛景
- 2021-03-08甘肅黃河石林景區即將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 2021-03-08新建中蘭客專靖遠黃河特大橋順利完成全部架梁任務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