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創新科普形式
在這里,“看見”遠古世界
“和政羊竟然是一種牛?”在和政羊復原骨架標本前,有游客發問。“是的,和政羊實際上是一種麝牛。”講解員說。
三趾馬、鏟齒象、巨鬣狗、披毛犀……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一扇通往遠古時期的窗——甘肅和政縣及周邊地區埋藏著距今3000萬年到250萬年間的古動物化石,涵蓋3綱8目150多個屬種。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晚新生代古脊椎古哺乳動物化石博物館,“現有館藏化石標本3萬多件,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動物化石為主。”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長何文介紹,尤其是三趾馬化石儲量和已采集的頭骨化石標本數量極多。
展廳一角,一只蹲身昂首的“動物”吸引了不少游客。“這個動物叫披毛犀,是已絕滅的冰期動物之一。”講解員介紹,和政地區發現的披毛犀完整頭骨化石,來自距今250萬年的披毛犀,成年個體最大可達4.4米長、2米高,體重超過3噸。“這是鏟齒象動物化石。”在一組24具鏟齒象化石前,講解員介紹,這些化石是目前保存最好的鏟齒象個體發育史系列頭骨標本。
和政化石被譽為古動物學界的“東方瑰寶”,其出土與發現揭開了青藏高原隆升變遷的神秘面紗。“它們都是已滅絕動物的化石,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也是認識史前生物與環境的生動教材。”何文說。
據介紹,博物館每年舉行化石進校園、流動博物館進校園等40余場科普教育活動,這些活動受到孩子們喜愛。
近年來,博物館還策劃了多場互動式系列主題科普教育,拍攝制作科普紀錄片,出版國家地質公園畫冊、少兒科普讀物等,并開通了網上數字虛擬博物館,讓更多人從多種渠道了解古動物化石。
科普活動的背后是科研的支撐。何文介紹,博物館聯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科研單位,成立了和政古動物化石研究所、古動物化石研究中心。
“古生物化石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我們既要保護化石,還要讓更多人了解化石背后的故事,為人們認識自然、感受自然打開一扇窗。”何文說。(記者 王錦濤 唐瑜)
相關新聞
- 2021-03-15湖南“麓山紅”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動正式啟幕
- 2021-03-15我國森林財富增加 林地林木價值超25萬億元
- 2021-03-15黑龍江構建特色產品 打造全譜系冰雪旅游目的地
- 2021-03-15無錫太湖黿頭渚國際櫻花節開幕 打造“幻櫻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