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蘭山景區 美麗蘭州的“后花園”
蘭山,這座融合了諸多文化、風景元素的蘭州名山,自古以來深受名人雅士和文人墨客的垂青,也見證了蘭州的變遷和發展。
近年來,蘭州市樹立大蘭山理念,推動大手筆開發以彰顯蘭州形象,在以文化為魂、以景觀為主的開發思路指導下,重點打造了一批人文園林景觀,基礎設施越發完善,交通條件更加便利,同時推動農旅融合,大力發展農家樂產業,引導培育了一批促進蘭山鄉村旅游發展的生力軍和帶頭人,美麗的蘭山正在經歷一次華美的蝶變。
游 登高望遠飽覽文化之美
初秋的清晨正是登山的好時節,這天早上,蘭州市民邸澤強沿著2.2公里長的蘭山文化長廊拾級而上。
“山瞰城景,城觀山色。”邸澤強邊走邊對記者說,這條長廊不僅可以盡覽蘭山風光,還能將整個蘭州市盡收眼底。
記者注意到,長廊整體形制為仿傳統木結構建筑,雕梁畫棟間,《三國演義》《西游記》等故事以白描畫的形式點綴其中,廊柱下,一幅幅雄渾蒼勁的楹聯映入眼簾,使人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蘭山獨有的藝術氣韻。
“蘭山文化長廊只是蘭山山地生態公園眾多景點中的一處,作為大蘭山生態景區的核心地區,蘭山公園有普照寺、煙雨樓、知春園、蘭山水景、蘭山鐘院等多個人文園林景觀。”蘭山公園景區管理處處長仇延生介紹說,近年來,公園每年都對核心景區進行提升改造,重點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
“入夜,登公園而覽金城,上望繁星點點,下眺萬家燈火,黃河如帶,猶如仙境。”修葺一新的煙雨樓里,獨具蘭山意蘊的書法作品陳列其中,游客可在蒼勁的墨寶中感悟金城之美。
為進一步提升三臺閣景區品質,2020年3月,在重新修繕三臺閣建筑的同時,蘭山公園在景區內種植一年生季節性草花15400余株,間植十年生銀杏50余株,移植榆葉梅、丁香等共計130余株,形成高低搭配、錯落有致的園林景觀,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蘭山公園完成了景區供水設施的維修更換,對舊的園林機具進行定期維修保養,鋪設綠化供水管道300余米,實現了公園周邊道路兩側空間徹底透綠;對景區內的道路、供電、供水、路燈、廣播、監控等基礎設施不斷加以改造完善,更新制作導游全景圖、景物介紹牌、指示牌等,增加休息座椅、垃圾箱等,市民游客的旅游體驗獲得大幅提升。
蘭山晨鐘、夜觀魁星、山地園林、跌水瀑布、疏林草地……眾多特色景觀使蘭山生態景區成為匯集蘭州歷史文化體驗、人工造林綠色成就展示、城市景觀觀賞和市民休閑游憩為一體的城市山地生態風景區。
行 多元選擇讓蘭山不再遙遠
久居蘭州的人都知道,蘭山公園雖然抬頭可見,但實際距離并不算近。有市民告訴記者,從前,自駕前往蘭山公園只有伏直公路一條路可選,遇雨雪天氣,道路濕滑,且公共停車位數量有限,高峰期一位難求,因此,許多游客會選擇乘索道上蘭山游玩。
從蘭山腳下向山頂望去,除去文化長廊外,另有一條銀色長龍蜿蜒而上,這便是升級后的蘭山索道。
蘭山索道始建于1989年,作為西北地區首條國內自主設計的索道,在長達20年的運營中為蘭州市民和外地游客留下了眾多美好回憶。2010年,為配合蘭山山地公園二期改造,蘭山索道重建,改為單線循環固定抱索器四人吊廂式索道,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2011年7月投入營運至今,設備整體運營狀況良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根據國內外索道運行的經驗和蘭山索道的實際情況,蘭山公園制定了氣象預警及節假日游客疏散預案,在索道14號支架安裝了風速監控裝置,時刻關注天氣變化情況。在節假日高峰時段,索道將根據運行情況進行限流,并適當延長運營時間,在保證人員和設備安全運轉的同時盡可能為游客提供便利。疫情期間,蘭山索道工作人員嚴格執行防疫規定,定時對車體進行消殺,為游客營造健康的游覽環境。
除日益完善的索道外,通往蘭山的其他道路也愈發便捷。伏直公路南線改造工程完工后,有效緩解了雨雪天氣和旅游高峰期蘭山地區的交通壓力。為減少交通壓力,有關部門先后建成兩條長共3.5公里的人行登山步道,供登山愛好者和游客徒步上山,公交集團先后開通23路和750路公交車,市民可由安定門乘坐,直達蘭山公園。蘭山景區目前共建成公共停車場3個,可容納車輛720輛,農家樂等經營場所約有車位2000余個,在伏龍坪背街小巷及頭營村新農村施劃停車位500余個。目前,蘭山景區已基本上實現了人車分流,自駕、登山、纜車等多種交通工具讓通往蘭山的路途不再遙遠。
食 農旅融合讓游客樂在農家
登上蘭山,農家樂隨處可見,不少游人在此就餐,柴火雞、大盤雞、烤全羊等菜品應有盡有,農家院里還設有臺球、乒乓球、滑梯等設施,孩子們穿梭其中,歡聲笑語不斷。
據統計,每年5至10月,蘭山景區日均客流量達2萬人次,高峰客流量可至每天10萬人次,農家樂市場潛力巨大。
馬慶(化名)在頭營村經營著一家農家樂,他告訴記者,蘭山景區四周發展農家樂產業已有10余年的歷史,在過去,大家都是粗放型經營,基礎設施很不完善,擺上幾把椅子,炒幾道農家菜就能開業,各家同質化現象很嚴重,沒有特色,始終未能吸引穩定的客源。
針對農家樂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頭營村村委會決定成立農家樂協會,將原有農家樂進行統一管理,實行規范經營,完善就餐環境和服務設施。同時,鼓勵“創客”投身鄉村旅游發展,引導培育了一批促進蘭山鄉村旅游發展的生力軍和帶頭人,打造了一批“網紅”農家樂,并通過招商引資,以“黨支部+合作社”模式,打造高端民宿,探索出一條農家樂轉型升級的新路子,2020年,頭營村榮獲“省級旅游示范村”稱號。
為推動農旅融合,服務鄉村振興,伏龍坪街道深入挖掘農產品和鄉村旅游等優勢資源,三營村農業種植合作社利用50畝耕地,引導農民開辦兼顧勞動生產和休閑旅游的“開心農場”,供市民認耕“私家菜園”。
這個現實版“開心農場”位于皋蘭山三營村,推出果樹認領、蔬菜認種、農耕體驗等服務,將網上的“開心農場”搬到現實生活中,為市民提供菜苗、種子、農膜、肥料等生產物資和農藝師指導服務,讓市民能夠享用自己勞動得來的純天然綠色蔬菜。
“近年來,我們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壯大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重點發展高科技規模農業和文化旅游觀光產業。”蘭州市城關區伏龍坪街道工作人員說,街道將“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等一系列工作貫穿于農家樂轉型升級中,以產業發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生態建設,村民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得到顯著增強。
目前,蘭山景區共有226家農家樂,從業人員逾800人,年產值達1500萬元。伏龍坪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后,街道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繼續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優勢旅游品牌,將蘭山建設成集生態旅游、休閑娛樂、農家生活體驗為一體的生態小鎮。
相關新聞
- 2021-07-05石佛溝將打造集休閑、康養為一體的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
- 2017-02-16甘肅蘭州大熊貓口吐白沫 園方稱是正常現象
- 2014-06-16蘭州公交投幣箱成為假幣、殘幣泛濫的重災區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