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文化旅游 >> 文化之旅

    貴州省博物館:黔貴大地 文化多彩

    22-02-22 15:2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劉姍

      原標題:貴州省博物館:黔貴大地 文化多彩

      記者 陳雋逸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2月22日 第 07 版)

      “菱石雖小,內蘊貴州文化千山千島。”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東路,一座菱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建筑外墻整體呈棕色,并點綴有彩色色塊,顯得莊重又活潑,這便是貴州省博物館。

      貴州省博物館始建于1953年,現藏有反映貴州歷史文化的出土文物、化石標本、近現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瓷器、書畫、玉器等5.3萬余件,尚在整理中的自然標本和古生物化石30多萬件。

      2017年9月,貴州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新館建筑面積4.7萬余平方米,目前常設“民族貴州”“古生物王國”“歷史貴州”3個基本陳列,還有數字體驗館、非遺劇場、4D影院、學術交流區等功能區,成為集展覽、研究、教育、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聆聽悠遠歷史故事

      “歷史貴州”主要包括“探訪觀音洞”“夜郎尋蹤”“建省之路”“文教興延”“黔山紅跡”5個部分,生動展現了貴州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

      1964年,黔西觀音洞遺址的發現拉開了貴州舊石器時代考古序幕。觀音洞遺址位于黔西縣觀音洞鎮觀音洞村,它是貴州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是長江以南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

      黔西觀音洞遺址出土石制品3000余件,加工簡單,刃口較為陡直、厚鈍。此外,遺址中還發現了20多種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化石。據此,考古學家將該遺址年代定為舊石器時代早期。

      展廳內用一整面墻來展示從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的各類石器,反映了石器打制技術到磨制技術轉變的漫長歷程,從中可以窺見人類何時出現審美、何時開始用火。

      《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戰國秦漢時期,夜郎稱雄于以今貴州為主的廣大區域,貴州因此被稱作“夜郎故地”。據介紹,在貴州境內發現的赫章可樂遺址、威寧中水遺址、普安銅鼓山遺址等可能是夜郎國的活動區域。

      在“夜郎尋蹤”單元,一座墓葬復原場景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墓的上下方各有一個巨大的銅釜,銅釜腹上部對稱縱向置兩只環形大耳,鑄工精良,器形規整,器壁光潔勻稱。

      “這種埋葬方式叫‘套頭葬’,是2000年在赫章可樂遺址發現的。”貴州省博物館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周小煒介紹,這種埋葬方式十分特殊,有說是為了保護頭顱,也有說是為了炫耀財富和地位,還有可能是緣于當地族群的一種原始宗教意識,祈求對后人的永久庇佑。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論,有待進一步研究。

      漢武帝時期,掀起開發“西南夷”大潮,夜郎等地被納入漢王朝行政管理體系。漢代銅車馬是貴州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件銅車馬出土于貴州興義萬屯漢墓,整車由大約300個零部件組成,是迄今為止漢墓出土銅車馬中最完整、最精致的一件,對了解漢代車制、冶煉工藝具有重要價值。銅車馬呈馬拖車狀,馬蹄微微向前,步態優雅,馬嘴微張,作嘶鳴狀。車為雙曲轅車,車篷用青銅卷曲成覆瓦狀,厚度僅0.1毫米,輕薄如紙。

      《東漢會要》記載:“賈人不得乘車馬。”漢代社會等級制度嚴格,車馬是官僚、貴族的專用交通工具。結合此銅車馬的形狀和工藝,其主人身份應為縣級以上官吏。

      唐乾符三年(876年),太原人楊端應詔收復播州(今貴州遵義地區),開始了對播州的世襲統治。展柜里兩頂金鳳冠引得觀眾嘖嘖贊嘆。金鳳冠由純金打造,數百顆紅、藍、綠寶石鑲嵌其中,花團錦簇,精美絕倫。金鳳冠是當地老百姓在遵義高坪楊氏墓群中發現的,因當時未經科學嚴謹的考古發掘,原墓主人信息已丟失,但從中仍可窺見播州楊氏的奢華。

      平播鼎和平播鐘見證了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政權的覆滅。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為平息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明軍分八路進攻播州,楊應龍的軍事要塞海龍屯被攻破。播州之役結束后,貴州巡撫郭子章為紀念其功績鑄造了平播鼎和平播鐘。銅鼎圓形深腹,鼎足為獸首柱狀,口沿面鑄有“平播安黔之鼎”六個大字。鐘上橫列篆書“平播報德之鐘”,鐘腹部有一周篆書銘文,由郭子章撰寫,記述其接任貴州巡撫參加征討楊應龍反叛之事,著重記述關帝數次托夢于他和妻子,故功成后鑄鐘、鼎置于貴陽武廟。

      飽覽海洋生物化石

      遠古時期,貴州地區曾是海洋,后經地殼運動變為陸地。貴州古生物化石種類豐富,發現了以關嶺生物群、興義生物群和盤縣生物群為代表的大量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化石。在“古生物王國”展廳,可以看到從埃迪卡拉紀到第四紀的古生物化石,時間跨度為距今6.35億年到距今258萬年。

      東方恐頭龍化石是這個展廳最珍貴的展品。據周小煒介紹,這種化石僅見于今貴州省六盤水市一帶的盤縣生物群中。

      “東方恐頭龍”意為“東特提斯地區具有恐怖頭骨的爬行動物”,是三疊紀海洋中的可怕獵手。東方恐頭龍全身長27米,而脖子長度就超過全長的一半。由于脖子和身體相隔很遠,在捕食時,它通常會把身體藏起來,只伸出小腦袋,等到獵物靠近時,迅速張開嘴巴將獵物吸食進去。

      “很多人聽到貴州龍的名字,以為它是一種體形龐大的恐龍,其實它非常小巧。”在胡氏貴州龍化石前,周小煒介紹,成年后的胡氏貴州龍體長通常只有21厘米,目前發現最大的有59厘米,最小的只有3厘米。

      1957年,中國地質博物館的胡承志在貴州興義綠蔭村農家墻壁的石頭上偶然發現一種化石。經過走訪,他了解到當地巖層里有不少這樣的化石,便將幾塊化石帶回北京,交由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鐘健鑒定。楊鐘健將其命名為胡氏貴州龍,這是由中國學者發現并研究、命名的第一種海生爬行動物。

      領略多彩民族文化

      走進“民族貴州”一樓展廳,仿佛進入一個少數民族村寨。吊腳樓上掛著成串的玉米和辣椒,門口立著一棵楓香樹,不遠處有一座風雨廊橋。吊腳樓是貴州地區的特色民居,樓底部用柱子架空,一來可以通風防潮,二來可以抬平房基,適宜山高坡陡、氣候濕潤的環境。

      二樓展廳著重展示民族服飾。苗族姑娘盛裝、瑤族女夏裝、侗族婦女偏髻、水族馬尾繡背扇……繽紛多彩的服飾齊聚一堂,成為貴州各少數民族和睦相處的縮影。

      “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全省大概有180多種苗族服飾,目前展示的有80多種,大都是從各地征集而來。”周小煒說。

      展柜里的銀角頭飾精美別致。紅布面上鑲著兩排水渦紋,間飾長方形銀花塊。銀花塊上排列著蝴蝶和水渦的紋樣,水渦纏繞在蝴蝶中,親密無間。頭頂為U形角造型,中間數片長方形銀片呈扇形排列,好似太陽光芒。

      這是20世紀90年代從雷山西江征集來的銀圍額。在苗族傳說中,蝴蝶與水渦戀愛,產下12個蛋,從蛋里孕育出最早的人類。苗族人把這些祖先圖騰放在頭飾上,表示對祖先的崇拜,希望這些神性祖先護佑自己。

      宋代鷺鳥紋彩色蠟染女套裝是展廳里唯一一套考古出土的服裝,1987年出土于貴州省平壩縣桃花村。該套裝上身為齊腰上衣,前襟和后背為整幅彩色蠟染片,袖口用絲線貼繡鎖邊。下身為百褶裙,采用蠟染間填色工藝繪鷺鳥紋兩周。這套服裝蠟染線條流暢纖細,技藝爐火純青,為研究古代蠟染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展廳一角靜立著苗族祖鼓,這是牯藏節上必不可少的祭祀用品。牯藏節是苗族盛大的祭祖儀式,每13年舉行一次,包含請牛、選舉牯藏頭、吹笙鳴炮、斗牛宰殺等活動。通過古老而神秘的儀式與祖先對話,祈禱富裕安康,同時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維系族群價值觀。祖鼓是從一整根原木中截取一段挖空成筒,兩端繃上牛皮,扎緊釘牢制成。鼓筒中間有一個小洞,代表祖先靈魂出入的門。

      在黔東南清水江一帶,每年農歷五月廿四日至廿七日會舉行龍船節。貴州省博物館藏有一套100多年前制作的清代龍船,是清水江地區保存下來歷史最悠久的龍船。

      每到龍船節,在外地工作的小伙子們要請假回家過節。按照苗族習俗,只有男性能夠劃龍船,女性則會在龍船頭掛上鴨、鵝等家禽,船頭掛的家禽越多,代表這艘船的人氣越旺。龍船下水前要進行一系列祭祀活動,祈求清水江的龍保佑當地風調雨順。

      貴州省博物館保管部副研究館員張嬋向記者講述了征集龍船時的故事。“當年將船打包好準備運回博物館時已是凌晨,仍有一批批村民打著手電筒到江邊來送別大龍船。村民們說這是祖輩傳承下來的,已是他們生命、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龍船節成為清水江沿岸一項獨具特色的體育賽事,包含著當地人民祈求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秦州八景 ▏云和積雪蒼山晚 秦州八景 ▏云和積雪蒼山晚
    • 天水市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 天水市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
    • 甘肅省打擊成品油違法犯罪工作視頻會在蘭召開 甘肅省打擊成品油違法犯罪工作視頻會在蘭召開
    • 雪后金昌美如畫 雪后金昌美如畫
    • 【迎兩會 看履職】富康年代表:堅持民主自信 助力甘肅高質量發展 【迎兩會 看履職】富康年代表:堅持民主自信 助力甘肅高質量發展
    • 黃河沿岸是我家——白銀市黃河沿岸春日畫卷 黃河沿岸是我家——白銀市黃河沿岸春日畫卷
    • 雪潤關山(組圖) 雪潤關山(組圖)
    • 【文化拾萃】嘉峪關 長城文化的符號 【文化拾萃】嘉峪關 長城文化的符號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微博
    中國甘肅網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春綠隴原·云端盛宴”百部百場線上文
    2   甘肅服務企業參與鄉村振興 民企投入資
    3   甘肅張掖:祁連山下“傻狍子”雪地上開
    4   嘉峪關市開展“嘉享卷”促消費活動讓老
    5   按下改革“快進鍵” 釋放企業新活力—
    6   秦州八景 ▏云和積雪蒼山晚
    7   天水市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
    8   你好,這里是天水——只爭朝夕開新局
    9   甘肅省打擊成品油違法犯罪工作視頻會在
    10   雪后金昌美如畫
    11   2021年金昌市農村居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
    12   去年金昌市化工循環產業鏈實現產值72.4
    13   蘭州市新啟用22處電子警察
    14   白銀平川區拉開2022年重點項目建設大幕
    15   白銀市宣傳部長會議要求 為建設現代化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 中文资源在线官网|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