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億人上冰雪”為體育強國夢插上潔白的翅膀
1917年,毛澤東在《新青年》上發表了題為《體育之研究》的文章。他痛心于舊中國的積貧積弱、頹靡不振,發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的醒世名言。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冬奧會首次花落北京,讓古老的中華大地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向世界展現出青春的活力。
體育之于國家的意義,不僅在于競技場上爭奪獎牌,更在于塑造國民整體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北京冬奧會既是各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的舞臺,同樣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通向冰雪運動的大門。2015年,中國在申辦冬奧會時曾向國際奧委會作出“三億人上冰雪”的莊嚴承諾。如今中國已經成功兌現了昔日的承諾,讓冰雪運動走進尋常人的休閑生活,成為“健康中國”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月17日上午,在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涂曉東介紹,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有92.64%的大眾通過個人自發的方式參與到冰雪運動中。另據《“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有70.35%的參與者以“休閑娛樂”為主要目的。由此可見,冰雪運動已經成為普通中國人的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三億人上冰雪”的成功背后是國家對于全民健身戰略的頂層設計。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其中首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體育強則國強,要積極推動體育強國建設。”2015年冬奧會的成功申辦更為推進全面健身戰略提供了絕佳的時代契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并提出冬季項目應“補齊短板”。長期以來,中國的體育事業確實存在競技體育強、群眾體育弱和“夏強冬弱”等問題。尤其是與歐美傳統冰雪運動強國相比,中國在場地設施方面存在較明顯差距。據統計,截至2017年美國和加拿大分別擁有2535和8300座冰球館,而中國國內僅有360座。基于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均數據方面的差距則更為懸殊。
為了彌補中國在冰雪運動領域的不足,國家近年來頒布了一系列指導文件,為促進中國在冰雪運動領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出臺了《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以保障為群眾進行冰雪運動提供足夠的運動場地設施。為了推動冰雪運動在社會大眾中的普及,同年國家體育總局還出臺了《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2018年又出臺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助力冰雪運動獲得更為廣泛地接受。與此同時,為縮減區域發展不平衡,國家還實施了“北冰南移”“南展西擴”的發展戰略,努力讓冰雪運動突破地域限制的瓶頸。經過近十年不懈的普及與推廣,中國的冰雪運動也實現了質的飛躍。2010年中國參與滑雪人次僅有630萬,而2021年該數字則迅速攀升至2076萬,創下歷史新高,為“三億人上冰雪”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更是再度掀起了冬季運動的熱潮,相信中國體育愛好者們能夠在未來縱享冰雪運動的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冰雪運動的普及還讓冰雪產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2013年中國冰雪產業規模僅有1177億元,而2020年則增長至6152億元,增長率高達423%。易觀智庫發布的《2018年中國冰雪產業白皮書》顯示,到2025年中國直接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次將達到5000萬,冰雪產業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的目標。冰雪產業的繁榮不僅為國民經濟提供了新的支柱,還將崇禮、神農架這些過去的貧困地區打造為如今“冰雪勝地”,為鄉村振興助力添薪。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建設體育大國和體育強國,是中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我國將在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體育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事業。體育強則中國強,體育興則國運興。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日益臨近,中國的體育強國夢想也必將借著冰雪的翅膀騰空翱翔。(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相關新聞
- 2022-02-22《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個性化郵票雙聯張發布
- 2022-02-22民航局對兩個入境航班發出熔斷指令 要求做好機票退改等工作
- 2022-02-22202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將于3月在河南鄭州舉辦
- 2022-02-22三部門:利用文旅、文物資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