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康縣嗩吶:隴南大地的深沉心曲
嗩吶演奏者。
康縣百姓婚喪嫁娶時都離不開嗩吶。康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嗩吶在隴南市的康縣有著較為悠久的吹奏歷史,早在明代境內就有了嗩吶吹奏,康縣北部的嗩吶吹奏是由慶陽傳入,而南部的嗩吶吹奏是由陜西、川北傳入,因而,康縣境內不同地區,嗩吶有著各自的吹奏形式和曲調,其中尤以北部的周家壩鎮豆坪村的嗩吶吹奏聲音洪亮,節奏明快,曲調豐富,地方特點濃郁而成為康縣嗩吶的代表,現已被列入甘肅省非遺名錄。
好的吹手,一吹數小時,可連吹十幾個曲調
到隴南市康縣,如果不聽聽那里的嗩吶曲,那么你只是青山綠水間的一觀光客,未在心靈上真正與當地民眾契合在一起。記者于周家壩鎮豆坪村,有幸得見了這一被列入省非遺項目名錄的民俗藝術——嗩吶。
表演者乃一位老藝人,他站立院落之中,昂首挺胸,兩手持嗩吶,兩臂自然抬起于胸部正前方,兩眼平視,于丹田提氣,這一整套動作一氣呵成,如中華武術傳統器械的起勢,給人行云流水般的流暢之感。
這是吹奏嗩吶的標準姿勢,不過,在活潑多彩的民間原生態表演中,真正的吹奏者,其狀態是無拘無束,曲由心生的。
嗩吶有單吹、合奏等多種形式,少則一人,多則數十人,吹奏的技巧在于掌握換氣,講究嘴不離器聲不斷,吹奏的同時吸氣換氣運用自如。功夫好的吹手,一吹數小時不歇氣,可連吹十幾個曲調。
吹嗩吶的手藝不好學,吹奏樂曲都在其次,難就難在換氣。好長的一首曲子,要一口氣吹出來,而且還要用十個指頭配合著壓音孔,演奏出優美的音樂,談何容易!
所以有語云:三年學個吹鼓手。
明初就有演奏者
最初的嗩吶是流傳于波斯等地區的樂器,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Surna的音譯。嗩吶大約于公元3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金、元時代,傳到我國中原地區。
經長期沿襲改制,管口最終形成鐵質、木質、銅質三種,管身為木質,常見者有八孔,有長短大小之別,小的俗稱“滴吶子”。嗩吶聲音渾厚純正,為管樂器中的主要樂器。舊時官府舉行盛大慶典,官員出行儀仗都有嗩吶奏樂。民間則主要用于婚喪嫁娶等場合。
周家壩鎮是康縣嗩吶文化的繁榮地,據有關史料記載,明初,這里就有了嗩吶的演奏者,當時有一個周家壩鎮人去慶陽謀生,回家時學得一手嗩吶吹奏技藝,成為康縣第一個嗩吶傳人。從此以后,嗩吶漸漸成為康縣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生大事,無非生與死!在康北鄉間家家戶戶的婚喪嫁娶時都離不開嗩吶,日子哪怕再緊巴,也要請班嗩吶手渲染氣氛,聲聲嗩吶伴著小村人走過春夏秋冬。嗩吶的曲調分紅事調和白事調,不能亂吹,不然就亂了章法,人們可以輕易地從調子的性質上判定而出。紅喜事的調子高亢、歡快,無拘無束,白事的調子則相反,低沉、緩慢,如泣如訴。調子的高低起伏完全與主人的心情相襯配套。
康縣嗩吶流傳下來的曲牌有一百多個。人們一般在喜慶場面上選擇歡樂、明快的曲調,如《開財門》《大開門》《全家福》等;在悲傷的場面上選擇哀婉、傷感的曲調,如《哭五更》《吊孝》《哭長城》等曲調。嗩吶小曲多用于抒發內心,表演及消解清閑時光。
短短的木管傾訴愛恨情仇
康縣自古山高林密,土地貧瘠,百姓生活清苦,嗩吶這種樂器的出現讓他們有了一種釋放和抒發的渠道,有那么多人世間的愛恨情仇,生命的悲苦,生活的歡愉通過嗩吶那根短短的木管進行傾訴與表達。
嗩吶聲聲,是這片土地的深沉心曲。
嗩吶吹奏在康縣算得上有歷史了,民國時期縣內有名的嗩吶藝人有豆坪的陳進元、柏鳳歧,大堡的李萬年,寺臺的何成子等人。他們經常被邀請帶著徒弟到成縣、武都、略陽等地吹奏,使康縣嗩吶在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康縣嗩吶地域特色鮮明,豆坪、平洛等地音色粗獷、厚重、洪亮;大堡、云臺等地音色清脆、細膩;康南陽壩一帶陜南、川北味較濃,音色富于變換,適應性強。
如今,在康縣的豆坪、平洛、大堡、云臺等地,村村都有嗩吶藝人,有的村子嗩吶藝人人數多達數十人,成為名副其實的“民間嗩吶藝術村”。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相關新聞
- 2022-03-14武威《涼州攻鼓子》喜捧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 2022-03-14【甘快看】甘肅青年作家書寫《絲路花雨》誕生故事致敬經典舞劇
- 2022-03-14梨園世家“老戲骨”談隴劇傳承:“不日新者必日退”
- 2022-03-022021年度甘肅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陸續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