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碧水清流潤酒泉
酒泉市強化河湖長制建設幸福河湖
金塔縣鴛鴦池水庫清淤現場。 李斌龍
蘇干湖草原水草豐美、候鳥翻飛。高宏善
遷徙途中的白鷺在黨河峽谷蘆草灣濕地棲息。郭清
肅州區六分濕地。肅州區委宣傳部提供
疏勒河中游橋子濕地。 王亞虎
肅北縣鹽池灣濕地。 孟根朝力
金塔胡楊林金波湖。崔買牛
敦煌黨河風情線。 吳豐泉
張文博 陳思俠 劉旭紅
水是生態系統中最為活躍的控制要素,河湖健康是生態文明的基礎。
酒泉是祁連山生態涵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境內河流數量占全省21%,天然湖泊數量占全省57%。
“發展的底色是綠色,河湖是我們生存的依托。守護綠水青山是一道必答題,而不是選擇題。”基于這樣的認識,近年來,酒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河湖長制工作,層層壓實河湖管理責任,推動形成黨政負責、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層層落實的河湖管護工作格局,促進河湖管護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如今,一幅河暢、水清、湖美的秀美畫卷在酒泉廣闊的土地上徐徐展開。
(一)
美麗的黨河如同一條玉帶,穿城而過,為古郡敦煌帶來了清涼和風景。一河清幽,一河浪漫,讓市民和游客有了新的去處。過去的黨河城區段,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堆積地,即使是仲夏時節,整條河也見不到一彎水。落實河長制以來,這里碧水蕩漾,荷花盛開,水幕電影加上燈光霓虹,讓人流連忘返。
在肅州區,同樣穿城而過的討賴河,過去被市民叫作干河壩。因為缺乏治理,沙石堆積,河水時斷時續,討賴河成了游蕩性、季節性河流。河湖長制工作落地生根后,經過多年的綜合治理,討賴河碧水長流,岸上花樹繁茂,新建的錦玉公園,成了人們戶外運動的首選地。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我們將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在治水工作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肅州區區級總河長何正軍說。
風景河邊獨好。河湖長制工作的全面推行,讓酒泉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由此打造出了人文休閑河道、景觀河道,推動了水岸同治、水岸同建,達到了以治水優環境、惠民生、促發展的目標。
近年來,酒泉市以“河長治”為中心,緊盯節點,滾動編制“一河一策”方案,推動專項整治行動,不折不扣履行河湖長巡河職責,全市河湖長制各項工作推進有序,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8年4月,酒泉市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順利通過了省級驗收,2019年、2020年連續被省政府考核為優秀,在隴原大地上書寫下綠水青山的酒泉新畫卷。
(二)
與巴丹吉林沙漠相接的金塔縣,農業灌溉用水十分緊缺。由于長期以來對河流、湖泊疏于整治,“臭水河”“垃圾河”等問題成了影響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藩籬。
2017年河湖長制工作啟動后,金塔縣精準對標對表,圍繞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四大重點,把全面推行河湖長制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結合起來,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畜禽集中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綠色循環生產方式,最大限度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與此同時,在鄉村振興中,金塔縣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廁所革命”,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防止了污水直排、“臭水河”、“垃圾河”等問題發生。目前,該縣通過全面落實“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使“四湖一溪”、北海子濕地等水域成了水生態治理項目的亮點工程。
瓜州縣在創新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中,結合縣情實際,在傳統管護方式基礎上創新治理方式,全面提升河湖環境。瓜州縣三道溝鎮將疏勒河三道溝河大橋臨岸的垃圾場進行改造,實施了疏勒河生態修復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項目。項目將垃圾清理后,在原地種植了花草樹木,配套了旅游觀光設施,發展為“福祿花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不僅美化了河湖環境,也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瓜州縣布隆吉鄉將河岸周邊報廢汽車停車場進行徹底清理,并在沿岸種植樹木,不僅避免了“四亂”問題的發生,還全面提升了河湖生態環境。
玉門市在落實河湖長制基礎上,堅持綜合治理,牢牢守住水資源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常態化開展“清四亂”等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改善河湖生態環境,為筑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出了積極貢獻。
3月8日,肅北縣對紅柳峽河和榆林河肅北段流域開展了巡河督查工作,詳細查看河流流向、水量水質、河道衛生、堤岸管護及鄉鎮河湖長制工作落實等情況。近年來,肅北縣在統籌推進河流水資源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中,多措并舉、同心協力促使黨河變綠、疏勒河變美、榆林河石油河變清。
阿克塞縣嚴格落實河湖長制管理,水庫及主要河道全部列入保護管理范圍,全面開展基層河長巡河、清河等“五大行動”,抓好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以及水源地和農牧村飲水安全保護,加強日常巡查檢查,水質優良率達到100%。同時,實施污水處理廠工藝改造提升工程,敷設中水回用管網,污水處理實現達標排放,生活污水收集、中水回用率均達到100%。
(三)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
圍繞“綠化、保土、凈化、蓄水”的生態治水理念,酒泉市持續縱深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各級河湖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確保了河湖長制工作領導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加強水污染防治力度,水環境質量得以改善。
“如今,我們建立了新的聯動機制,喚醒了河道湖田治理的源頭活水,治理管理水平邁上了新臺階,成效十分明顯。”肅州區總寨鎮鎮長張志攀說。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聯動機制呢?原來,為了讓河湖長制落地生根,肅州區建立“河湖長+檢察長+警長”聯動工作機制,加強了檢察機關、公安機關與河湖長制工作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提高水環境治理保護水平,加快推進肅州區生態文明建設。
肅州區根據聯動工作機制,按照分級管理、逐級負責的原則,分級設立“河湖長+檢察長(檢察聯絡員)+警長”組織體系。為確保“河湖長+檢察長+警長”組織體系規范運行,肅州區還建立了日常巡查報告、聯動協作、訴前磋商和聯合工作四項制度,以強化河長辦與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的協作配合,著力構建區域協作、部門聯動、打防結合、快速有力的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和檢察監督新格局,為美麗河湖撐起“保護傘”,穿上“防護罩”。
近年來,酒泉市河湖生態修復持續推進,水源涵養地山水林田湖草得到綜合治理,河湖水域沿岸造林綠化和濕地植被恢復加快。目前,全市濕地總面積1016萬畝,國家級和省級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5個,保護面積1124.85萬畝。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2021年新增造林綠化面積16.5萬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680平方公里。
此外,酒泉市嚴守水資源紅線,持續強化區域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在強力推進河湖管理工作中,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市用水總量由2010年的28億立方米壓減到2021年的20.72億立方米,減幅達26%。全市農業、工業、生活、生態用水比例為80.6∶4∶2.4∶13,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7.54%,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至0.605,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公共管網漏損率全面控制在10%以內,均達到了省上規定的年度目標值。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如今的酒泉大地上,一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高質量發展“交響曲”正徐徐奏響。
相關新聞
- 2022-03-24交通運輸部:強化監管 迅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
- 2022-03-24北京:今日氣溫繼續回升 雙休日又有風來“擾”
- 2022-03-24三星堆博物館青銅館恢復開放 再現古蜀精神世界
- 2022-03-24陜西:西安恢復正常出行 多家旅游景區有序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