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記者 宋芳科
當今世界,人們提起中國,就會想起萬里長城;提起中華文明,也會想起萬里長城。長城、長江、黃河等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志。嘉峪關市因關得名,“天下第一雄關”的美譽是嘉峪關長城的自豪與榮耀。

4月20日,“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喜迎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大型全媒體集中采訪活動走進戈壁明珠嘉峪關。全媒體采訪嘉峪關市在長城保護和傳承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
嘉峪關絲路長城研究院長城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張斌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精細化保護長城。他說,以前對于長城的保護,他們更重視本體,也就是長城本身?,F在他們更關注長城生存的生態環境,只有長城周邊環境好了,長城才能更好地屹立天地間。

張斌表示,近年來,他們把長城文化保護當成第一要務,全面摸清嘉峪關境內長城的家底。目前,他們已對嘉峪關境內長城墻體43.6公里,其中壕塹12.94公里,關堡8座,烽火臺和敵臺共49座進行了有效監控和保護。嘉峪關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啟動實施以來,在修葺的基礎上給嘉峪關關城安裝了風速儀、測斜儀、壓力計、裂縫計、地質雷達等高科技設備,讓保護和監控深入到天上、地下形成了全方位的立體監控和數據信息時時傳播。其它長城、墩臺、關堡也全部做了防護欄圍擋以及安裝部分監控設備,讓嘉峪關長城在天地之間構建起立體保護盾牌。
據了解,嘉峪關市境內長城現存體量在甘肅省雖不是最大,但其結構類型突出,涵蓋了甘肅明長城所有類型。甘肅又是長城資源大省,全省長城分布在11個市州,總長度為3654千米,居全國第二。其中,明長城1738千米,長度為全國第一。

為此,嘉峪關邀請10多位專家學者在反復查閱史料、論文,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仔細斟酌、研討,總結提煉出“自強不息、眾志成城、堅韌不屈、守望和平”的長城精神,讓嘉峪關精神底蘊更加清晰。
張騫、玄奘、蘇武、霍去病……他們都與嘉峪關這座絲路重鎮有著不解之緣。悠久的歷史文化賦予嘉峪關厚重的文化和豐富的文物遺存,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作為第一批對外開放二類重點旅游城市,嘉峪關卻只有關城一處旅游景點。

近年來,嘉峪關以文化提升旅游內涵,以旅游彰顯地域文化,借助文旅融合的新契機,整合特色資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內涵,提升全域旅游品質,實施了長城旅游公路、方特歡樂世界、方特絲路神畫、峪泉古街等重點項目,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由“過境游”向“過夜游”轉變、“觀光游”向“體驗游”轉變、“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變的步伐。
作為甘肅省重點文化旅游項目的方特絲路神畫主題樂園擁有45個大型室內外主題游樂項目及200余項休閑、景觀項目,以絲路文化、長城文化、華夏歷史文化、邊塞古城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種文化主題為創意基礎,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絲路文化為目標,給游客帶來一場場身臨其境的文化穿越之旅。絲路奇遇、敦煌瑰寶等項目帶領游客夢回西域重走絲綢之路,領略絲路文化藝術瑰寶的魅力;九州神韻、孟姜女項目讓游客穿越千年,感受中華五千年滄桑巨變;梁祝、牛郎織女、神州塔項目以獨具匠心的“黑科技”讓游客親歷千古流傳的經典神話、傳唱千年的愛情傳奇。

“方特絲路神畫的建成開園與嘉峪關關城共同構成了‘一古一今、一新一舊、一動一靜’的兩大旅游主體。”方特絲路神畫執行董事、總經理王燕科表示,自絲路神畫主題樂園2019年7月開門迎客以來,不僅為嘉峪關的旅游事業注入新的活力,賦予新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彌補了當地旅游市場體驗性不強、旅游產業鏈條短的瓶頸,激發了周邊地區旅游活力,增強了周邊省區旅游吸引力,促進游客結構和消費模式實現轉變。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走進嘉峪關方特絲路神畫,通過體驗多種多樣的文化主題項目,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圖片均由嘉峪關市委宣傳部提供)
- 2022-04-21【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喜迎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旅游+電商,隴南成縣激活鄉村振興“雙引擎”
- 2022-04-21河上的“奇幻漂流” 你與金城的故事從這“劃”開
- 2022-04-21手繪長圖|祁連山動物“出圈記”
- 2022-04-21蘭州皋蘭什川淘淘兒童游樂園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