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國家文物局:推進黃河流域重要文物申報世界遺產
中國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18日表示,將不斷推動黃河文化“走出去”,推進黃河流域重要文物申報世界遺產。
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部、水利部日前聯合印發《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作出部署。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指出,根據《規劃》,中國將實施黃河流域重大考古項目,系統闡明黃河流域社會文化演變、族群遷徙融合的基本脈絡,科學揭示黃河文明的核心價值、典型特征和突出地位,實證中國百萬年人類史、萬年文化史和5000多年文明史發展歷程。中國將加大黃河流域考古研究成果發布力度,及時出版考古發掘報告;依托“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平臺及時向社會推介重要考古發現;推動黃河流域大遺址考古和研究成果轉化,支撐大遺址保護利用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推動研究成果向價值展示傳播、科普教育等方向轉化。
同時,中國還將支持黃河流域建設國家重點區域考古標本庫房和出土文物整理基地、考古工作基地(站)、科技考古實驗室、考古博物館等,提升考古機構和考古裝備設施科技化、現代化水平。依托沿黃省、市級考古院所,打造中國一流水平的考古研究機構;依托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級專業考古機構,培育建設世界一流考古機構。
此外,中國將力推黃河文化“走出去”,支持黃河流域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借助“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等國際合作平臺,推動建立常態化的黃河文化遺產合作項目;全面加強同尼羅河流域、恒河與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等相關國家在文物保護、考古、學術交流、博物館、人才培訓等領域合作。同時做好世界遺產申報管理,提升黃河流域現有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推進黃河流域重要文物申報世界遺產,支持秦嶺申報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支持黃河流域的水利遺產、農業文化遺產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2022-07-18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提醒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范意識
- 2022-07-18北京中軸線申遺值關鍵一年 正陽門城樓修繕將啟動
- 2022-07-18《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至2025年完成黃河文物資源調查
- 2022-07-18大型國樂舞臺劇《國樂小將》太原首演 凸顯國樂“新潮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