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羲皇故里展新顏
天水市城市建設風貌。
武山蔬菜產業。
天定高速公路。
天水花牛蘋果推介。
生態牧場。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 通訊員 吳麗娜
十年,是時間的標尺,也是發展的刻度,更是奮進的腳步。
一組組數據、一個個鏡頭、一幅幅畫面,見證了羲皇故里這片熱土的澎湃活力,也見證了天水兒女勠力同心的辛勤付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水市多措并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413.9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750.33億元,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如今,羲皇故里天水已經走上了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現代產業體系逐步形成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經濟強。
金秋九月,走進位于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棠工業園區的甘肅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見揮舞著“機械手臂”的工業機器人正在生產線上作業,工人們在一旁忙著裝配、調試,全力以赴確保卡車輪轂單元等一批重點產品按時交付。
看著眼前的場景,誰也想不到,甘肅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一度是天水市產能落后的“大塊頭”企業。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甘肅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出城入園”,完成了傳統圓錐滾子軸承產業的高端化改造,生產能力和裝備水平大幅提升。
同甘肅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樣,十年間,星火機床、長城開關、岷山機械等一批天水的老牌工業企業先后“出城入園”,加快完成改造升級。目前,天水市五大優勢工業產業(機械制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醫藥食品、建筑材料)總量占規上工業比重達82.8%,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增加值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占全省的75%左右,全市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9戶。
與此同時,天水市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也加速發展。
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在擴量與提質并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提速發展的雙輪驅動下,2021年,天水市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4.1%、50.7%和42.6%,新動能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天水,這座老工業基地正在重塑優勢,以嶄新姿態走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天水的改變,不僅僅是在工業領域。
國慶前夕,走進天水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紅彤彤的果實已經掛滿枝頭。基地負責人武正全告訴記者,眼下,花牛蘋果已經進入采摘期。經過不斷提質延鏈,如今,花牛蘋果從種植到銷售、從果品質量到品牌效應,都已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過去十年,在“4+2”農業產業振興行動的帶動下,天水市糧食生產連續11年穩定在110萬噸以上。2021年,天水市果品總產達到245.6萬噸、蔬菜總產達到270萬噸,較2012年均翻了一番,農產品供給實現了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轉變。除此之外,天水市蔬菜、畜牧、中藥材等農業主導產業的提質增效步伐也同樣明顯。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三農”工作重心也發生了歷史性轉移。為此,天水市切實把重中之重、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實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放、干部配備等方面,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讓鄉村的人氣越來越旺,發展后勁越來越足。
在秦州區平南鎮孫集村,秀美的新農村與青山綠水自然風光交相輝映,古樸典雅的建筑群點綴得恰到好處,吸引了游客紛至沓來。平南鎮立足鎮情實際,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出孫集青鵑山4A級景區和蘇灣“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模范”等一批示范點,助力農村增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對于歷史文化名城天水來說,通過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激發“三業”活力,勢在必行。
——出臺《關于加快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吸引了萬達集團、 陜西白鹿倉集團等國內知名文化旅游企業先后落戶天水。
——麥積山大景區建設進展順利,麥積山游客服務中心、白鹿倉國際旅游度假區等項目加快實施,西關古城、天水大劇院、弘文園、工業博物館相繼建成開放,旅游接待人數、綜合收入年均分別增長28.5%、29%。
——京東TDC城市倉、秦州萬達廣場城市商業綜合體、省建投天水總部經濟城等項目建成投運,商貿物流基礎日趨完善,電商交易額較2016年增長20倍。
虹吸效應不斷增強,蓬勃發展的第三產業如今已經成為天水穩增長的強支撐、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十年間,天水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高品質特色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
群山環抱,水面湛藍。位于秦州區藉口鎮的楊家灣調蓄水池靜謐無波,宛若一汪明眸。清澈甘甜的洮河水穿山而來,經這里流向藉口水廠,凈化處理后進入千家萬戶。
2019年9月27日,歷經5年奮戰,天水市歷史上最大的民生水利工程——天水城區引洮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如今,引洮工程向天水日供水量達到15萬立方米,高端藥用玻璃等一批新材料項目借勢落地,發展動能不斷集聚。
僅今年,天水市集中開工的重大水利項目就有39個,總投資26.19億元,涵蓋供水保障、防洪治理、水土保持、節水灌溉等多個方面,對于助力穩增長、促投資、惠民生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同樣,這十年,也是天水市交通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十年:
寶蘭客專開通運營,天水邁入“高鐵時代”,進入蘭州、西安“90分鐘經濟圈”;
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工程試驗段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省內首條有軌電車通車運營,天平高速公路、麥積山景區旅游公路、秦州大道、麥積山大道等相繼建成通車,靜天高速莊浪至天水段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紅橋、天秀橋、峽口渭河大橋、天潤橋等橋梁飛架藉河渭河,串起南北兩岸;
……
十年來,天水市共實施交通基礎設施項目49項,完成投資405.4億元,累計新建改建各類公路15205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4271公里,較2011年增長42.4%。
金秋時節,行走在藉河岸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弘文園步道干凈,游人笑逐顏開;南北兩山青翠欲滴,映襯得城市更加秀美多姿……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逐年改善,一到冬天,天水湖都會迎來白鷺、大雁、紅嘴鷗、白骨頂雞、大天鵝等鳥類棲息越冬,成為冬日美麗的風景。”攝影愛好者王振國說,鳥類的不斷增多說明天水的生態好、環境好。
十年來,天水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底線任務,堅持生態擴容和控量減污并重,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目標任務,堅定不移整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有效防范化解環境風險,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
“讓人民擁有美好的生活家園”一直是天水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標。圍繞“堅持東西延伸、兩區相向、南北拓展、新城帶動、舊城更新”的發展思路,天水市規劃建設秦州新城、成紀新城、麥積新城、潁川新城、東柯新城、空港新城、社棠工業新城和三陽川新城“八大新城”,進一步拉開城市骨架、擴大城市規模,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由2012年的42.5平方公里擴大到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6.68%。
不僅如此,天水市還堅持新城開發和舊城更新并重,老舊小區改造、水電路網提升等市政設施項目持續推進;藉河、渭河生態綜合治理二期工程陸續完成,建成26公里濱河景觀帶;兩區五縣城區全部實現集中供熱;甘肅移動第二大數據中心落戶天水,城區公共場所無線免費上網實現全覆蓋,天水市被列為“寬帶中國”示范市和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市……
從“面子”到“里子”,天水市發生了太多有深度、有品質的變化,不僅進一步夯實了天水市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而且為天水市的發展變遷寫下了生動注腳。
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最小的成品集成電路,長寬均不超過0.5毫米,比芝麻粒還要小;使用焊線線徑最細可以達到15微米,是頭發絲直徑的四分之一;最大尺寸的晶圓直徑達到12英寸,是當前國內集成電路行業中使用最大的晶圓……天水華天電子集團在封裝集成電路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僅去年,集團投入研發資金就達7.41億元,企業封測技術水平位于行業前沿,科技研發實力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天水華天電子集團董事長肖勝利告訴記者,截至今年8月31日,天水華天電子集團通過科技成果、新產品(新技術)鑒定、新產品備案310項,擁有有效專利602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85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5項,獲得注冊商標34項。
今年6月,天水星火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向陜西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交付了國家重點項目“大型五軸聯動車銑復合加工中心”設備。這是企業兩年多來集中科技攻關的成果。
“該設備的成功研發,對解決中國船舶用柴油機關鍵零部件加工的‘卡脖子’問題起到巨大作用。同時,也標志著星火機床已經具備了高檔數控研發的能力。”星火機床集團公司機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展海瑜告訴記者。
科技創新,讓企業煥發了蓬勃的生命力,也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目前,星火機床已形成了數控車床、精密軋輥磨床等18大類300多個品種的產品群,企業連續多年實現了產值和產量的“雙增長”。
每年申請專利20余件,每年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占銷售收入的總比例超過了3%,每年新產品產值率占年產值的30%以上……這些年,天水鍛壓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重要位置,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產品核心競爭能力。2021年,公司成功研發了1.2萬噸18米多缸同步成形機、4500噸26米折彎機、8000噸12米折彎機,開創了國際最大折彎力機床、國際第一成型長度最長機床、國內第一折彎力最大機床三個“第一”,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注入科技和創新的新鮮血液,越來越多像華天電子、星火機床、天水鍛壓這樣的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游刃有余。
近年來,天水市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著力提升科技創新效能,綜合科技進步指數位居全省前列。
圍繞發展重點,天水市不斷加強重點領域技術攻關,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推進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建設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攻克了一大批核心關鍵技術。華天電子、“長城”電器、“星火”機床、“燎原”鑿巖機、“海林”軸承、“永紅”集成電路等一批馳名商標產品,在國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2021年,天水市級財政科技成果轉化經費投入1570萬元,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4%,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達到77.65%,位居全省第一。
科技創新的種子已在沃土中生根、開花,加速生長,為天水經濟高質量發展繪就了濃重底色。
今日的天水,春潮涌動,千帆競發,處處激蕩著創業創新的火熱激情,煥發出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十載奮進,天水碩果累累、成績斐然;展望未來,天水信心滿滿、步履堅定。
- 2022-10-08蘭州最南端 榆中縣龍泉鄉騾子灘村
- 2022-10-08蘭州最西端 永登縣連城鎮東河沿村
- 2022-09-28甘肅省文旅廳推出7大主題35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