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態環境部: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中新網11月28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8日指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各地方和各部門認真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將落實《長江保護法》,落實好長江“十年禁漁”,深入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持續推進長江流域珍稀、瀕危物種保護。
11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長江江豚、白鱘等都是長江中特有的大型水生生物,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晴雨表,今年7月長江白鱘被正式宣布滅絕,長江江豚也是瀕危物種,這是否意味著長江禁魚未能發揮出恢復長江生態系統的作用,如何看待長江面臨的生物多樣性危機,后續還將采取那些重要的措施?
劉友賓表示,物種瀕危、滅絕是當前全球面臨的突出的普遍性問題,越發凸顯了全球采取共同行動、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被動局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19年5月,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也就是IPBES,發布的全球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已經改變了75%的陸地環境,66%的海洋環境受到影響,超過85%的濕地已經喪失,全球四分之一的物種正遭受滅絕的威脅,三分之一的海洋魚群被過度捕撈,近五分之一地球表面面臨動植物入侵風險。202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評估結果顯示,全球有41%的兩棲類、26%的哺乳類動物和14%的鳥類處于受威脅狀態,全球生物多樣性普遍受威脅的形勢還在持續惡化。
劉友賓指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各地方和各部門認真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捕,自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十年禁捕。2020年12月,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頒布,為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長江野生物種生境得到極大改善。長江流域已建立保護長江江豚相關的自然保護區13處,覆蓋了40%長江江豚的分布水域,保護近80%的種群。
調查顯示,2017年赤水河率先試點全面禁捕后,赤水河魚類資源量增加了近1倍,特有魚類早期資源種數由禁捕前的32種上升至37種,資源量達到禁捕前的1.95倍。2020年和2021年,鄱陽湖刀鱭的資源量增加了數倍,已溯河洄游至歷史上限洞庭湖水域,多年未見的鳤魚在長江中游再次出現。在南京、武漢等長江干流江段,“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出現頻率顯著增加,部分水域單個聚集群體達到60多頭,自由歡快地逐浪長江。
劉友賓表示,總的來看,實施長江重點流域禁漁是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的關鍵之舉。下一步,將落實《長江保護法》,落實好長江“十年禁漁”,深入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持續推進長江流域珍稀、瀕危物種保護。
- 2022-11-28北京疫情多點多面發展 官方吁減少不必要旅行
- 2022-11-28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及度假酒店29日起恢復運營
- 2022-11-28去年江蘇海外游客銳減 國內游客超70617萬
- 2022-11-28報告:過去十年游客綜合滿意度指數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