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文化旅游 >> 旅游活動

    “寧夏二十一景”——繪就寧夏文化旅游新底色

    23-01-28 16:29 來源:中國網旅游 編輯:劉姍

      【點睛】“寧夏二十一景”承載寧夏的歷史人文內涵,體現寧夏不斷提升的發展品質,凝聚寧夏的時代精神,讓社會各界深刻認識寧夏之變,重新發現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奇,推動寧夏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將“寧夏二十一景”打造成為寧夏文化旅游發展的靚麗新名片。

      寧夏自古就有“古八景”。明代慶王朱栴所編《宣德寧夏志》,記載有舊“八景”,分別是賀蘭晴雪、漢渠春漲、月湖夕照、黃沙古渡、黑水故城、官橋柳色、靈武秋風、梵剎鐘聲。清代乾隆四十五年,時任寧夏知府張金城編修《寧夏府志》,改造前代八景形成“朔方八景”,即山屏晚翠、河帶晴光、古塔凌霄、長渠流潤、西橋柳色、南麓果園、連湖漁歌、高臺梵剎。2015年7月,寧夏評選推出“寧夏新十景”,分別是艾依春曉、古堡新影、賀蘭晴雪、黃河金岸、回鄉風情、六盤煙雨、沙湖葦舟、沙坡鳴鐘、神秘西夏、水洞兵溝。

      為了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寧夏繼承創新、突出時代性,融入國家戰略、突出引領性,注重形象特點、突出傳播性,緊扣地域名稱、突出辨識度,挖掘一批新的具有文化內涵的自然地理、人文風貌和建設成就等景觀文化,在傳承舊“八景”“朔方八景”“新十景”等以往景觀文化基礎上,經過專家論證、組織討論、反復比選,最后擬定了“二十一景”。“寧夏二十一景”承載寧夏的歷史人文內涵,體現寧夏不斷提升的發展品質,凝聚寧夏的時代精神,讓社會各界深刻認識寧夏之變,重新發現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奇,推動寧夏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將“寧夏二十一景”打造成為寧夏文化旅游發展的靚麗新名片。

    賀蘭公園——金色浮云秀賀蘭 攝影:祁瀛濤

      1.賀蘭公園

      賀蘭山位于寧蒙兩省交界,延綿250多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高3556米。它像奔騰的駿馬,橫亙寧夏北部,阻擋了沙漠和寒流侵蝕,讓寧夏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譽,被稱為寧夏的“父親山”。岳飛的《滿江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讓賀蘭山蜚聲中外。賀蘭山奇美秀麗、人文景觀獨特,古松立于峭壁之間,殘雪留存高山之巔,可春賞山花爛漫、夏擁“涼”辰美景、秋看層林盡染、冬享冰雪狂歡。賀蘭山東麓擁有賀蘭山巖畫、西夏陵、韓美林美術館等眾多景區和“賀蘭晴雪”等著名自然景觀,以及百余家酒莊,賀蘭山東麓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賀蘭山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正在加快推進。

    水洞遺址——水洞溝旅游區

      2.水洞遺址

      水洞溝遺址位于銀川市靈武境內,4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我國境內發現的第一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1923年發現以來,遺址經過多次發掘,出土了與歐洲莫斯特和奧瑞納文化高度相似的器物,對研究史前人類“大距離遷徙的同化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實證了古人類跨越時空的中西文化交流交融;同時見證了人類在寧夏活動的肇始,描繪出了4萬年前遠古先民在寧夏境內黃河岸邊用火、燒石烹煮食物、繁衍生息的美好生活畫卷。2021年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依托考古遺址打造的水洞溝景區,借助高科技使游客身臨境感受遠古人類的漁獵生活和暴雨、洪水、地震等災難來臨的真實場景,非常震撼,景區內還有長城、城堡、大峽谷和藏兵洞等大量古代邊塞軍事文化遺址遺跡?;趾陦延^,嘆為觀止,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典范?,F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遠古巖畫——賀蘭山巖畫

      3.遠古巖畫

      寧夏巖畫以賀蘭山巖畫為代表,鑿刻年代從石器時代到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延續時間長,體現了古人與石的對話,被譽為“史前人類的藝術長廊”“刻在石頭上的史詩”。寧夏巖畫為中國北方巖畫的代表,約有4萬余幅,廣泛分布于賀蘭山東麓和衛寧北山、香山、青銅峽牛首山,記錄了遠古先民狩獵、耕作、放牧、祭祀、圖騰等生產生活場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對賀蘭山巖畫描述“石之上自然有紋,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寧夏巖畫是多彩的畫,是無聲的歌,是無韻的詩,是形象的史,承載著古代賀蘭山區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集體記憶,是各民族從“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到“多元一體、休戚與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原始物證?,F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六朝長城——銀川三關口 攝影:蘆有碳

      4.六朝長城

      寧夏素有“長城博物館”之稱,長城遺址遍布寧夏5個市19個縣(市、區),構建于戰國、秦、漢、隋、宋、明六個朝代,延續2000多年。現墻體遺存1038公里,附屬設施城堡、烽燧、關隘、品字形窖等1225個,占全國15個?。ㄗ灾螀^、直轄市)404個縣長城資源總量的5%左右。戰國秦長城原州區段和明長城永寧縣三關口段、青銅峽北岔口段、鹽池縣“頭道邊”段為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在寧夏,雄渾壯闊的長城與塞上風光融為一體,“長城兩邊皆故鄉”,作為聞名于世的古代軍事防御工程,見證了中華民族走向大一統、走向復興,構筑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程和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依托長城遺址建設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將成為人們體驗歷史烽煙、守望和平、民族交往的大平臺,引領寧夏人民自信自強“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

    千年灌渠——沃野千里

      5.千年灌渠

      灌渠阡陌,爍古惠今。寧夏素有“古渠系博物館”之稱,引黃灌溉始于秦漢,未曾中斷,贏得了“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贊譽。明代王瓊的“田開沃野千渠潤,屯列平原萬井稠”,清代康熙的“湯湯南去勞疏筑,唯此分渠利賴多”等詩詞就是對千年古灌渠最好的描繪。長渠流潤、漢渠春漲、西橋柳色等美景先后列為明清時期寧夏八景、廣為流傳。秦漢至明清開鑿的秦渠、漢渠、漢延渠、唐徠渠等14條古渠系被稱為世界灌排工程的典范,代表著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卓越成就。2017年,寧夏引黃古灌區的14條古渠系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實現了寧夏世界遺產“零”的突破。新中國成立后,寧夏多次對古老干、支、斗渠進行裁彎取直、改造擴建,增建渠系建筑物保障供水,現寧夏引黃古灌區范圍達1.29萬平方公里,引黃干渠25條,總灌溉面積982萬畝,為中國四大古老灌區之一。渠灌千秋,惠澤至今,造就了美麗富饒的寧夏川。

    須彌石窟

      6.須彌石窟

      須彌山石窟位于固原市原州區境內,“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須彌山石窟有“寧夏敦煌”之稱,位列中國著名的八大石窟之一。始開鑿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繼續營造,明清修葺重妝。現有162個洞窟,500多尊保存較為完整的造像,分布在連綿2公里的8座山峰上。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第5窟中雕刻于唐代的高達20.06米的彌勒大坐佛,高于云岡、龍門石窟,僅次于樂山大佛的唐代大坐佛。第51窟北周造像是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藝術寶庫,窟內造像精美宏偉,在國內各石窟中絕無僅有,被我國考古學泰斗宿白先生稱為“須彌之光”。石窟的造像藝術風格吸收了印度犍陀羅藝術,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是佛教藝術中國化歷程的典型代表。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異常秀麗,先后獲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F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絲綢古道——鎏金銀壺

      7.絲路古道

      寧夏是古代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必經驛站。歷史上,在寧夏境內形成了以原州(固原)、靈州(吳忠)為交通樞紐的網絡狀絲路線段,典型代表為漢唐時期長安(西安)至涼州(武威)之間經過寧夏南部的蕭關道。“涼秋八月蕭關道,北風吹斷天山草。”蕭關道在寧夏境內長190余公里,行程便捷,路途平坦易行。唐宋時期,絲綢之路在寧夏境內以靈州為中心,形成了環靈道和長安西域道,從長安北上經環州(環縣)到靈州,再向西渡黃河,經中衛到甘肅武威,或者經過銀川,向西翻越賀蘭山,從內蒙古阿拉善到達甘肅河西走廊。寧夏境內考古發現的國寶級文物鎏金銀壺、玻璃碗、胡旋舞石門等為絲路古道上文化交流交融的見證。絲綢之路,穿越千年時光,散發燦爛光輝。今天,寧夏作為“一帶一路”上重要支點,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黃金文化和旅游地,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機遇。

    西夏王陵——雙陵遺址

      8.西夏王陵

      西夏是11至13世紀黨項人在今寧夏、甘肅一帶建立的地方政權,名稱源于宋王朝封予的夏王、西平王。西夏陵是西夏時期建造的墓陵,有9座王陵和271座陪葬墓,是我國現存的一處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夏人文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21年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漚”是古人對西夏陵的描述。西夏陵在建造風格上,繼承唐宋帝陵,以高大宏偉的密塔狀陵臺為中心,將賀蘭山與黃河、都城等融為一體,形成一種自然和諧的景象,體現了我國中古時期多種文化交流交融的歷史史實?,F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黃沙古渡 攝影:泉聲

      9.黃沙古渡

      黃沙古渡景區位于銀川市興慶區境內。“黃沙漠漠浩無垠,古渡年來客問津”,明慶靖王朱栴的詩句,道出了黃沙古渡由來,被明清時期列為“寧夏八景”之一。這里曾是寧夏千年水運之要津,自北魏開辟寧夏境內黃河水運之后,就成為黃河水運的重要港口,興盛不衰。唐代的朔方軍設在靈州,所需軍糧經常由山西太原購買,然后溯河而上,運到靈州。清代康熙皇帝“歷盡邊山再渡河,沙平岸闊水無波”,贊美了古渡口的壯美。在這里黃沙與綠野,烽火臺與古長城,黃河與渡船,灘渚與芳草,集市與游客,構成了一幅“神奇寧夏”特有的塞外風光,感受詩和遠方就在腳下的雙重意境。現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沙湖鳥國——沙湖旅游區

      10.沙湖鳥國

      沙湖位于平羅縣境內,是寧夏最大的淡水湖,這里是魚的世界,鳥的天堂,蘆叢間鳥巢無數,棲息鳥類17目44科200多種150多萬只。沙湖既有沙又有湖,沙山高高聳立,連綿起伏,金光耀眼,潔凈無污,綿細宜人,是感受西北大漠風光的寶地;沙山之下,碧波浩渺,蘆葦叢叢,垂柳依依,百鳥鳴集,漁歌互答,一派南國景象,沙水纏綿,堪稱奇觀。這里有穿梭蘆葦叢的神秘與刺激,伴隨百鳥爭鳴,體驗沙水沖浪的尖叫與心跳,騎著駱駝上沙丘,自駕越野馳騁沙漠……每一處都別具情趣。沙湖旅游景區現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首批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中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和“中國十大魅力濕地”、中國十大休閑湖泊之一,獲“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中國年度休閑養生度假勝地”稱號。

    鳴翠濕地——鳴翠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攝影:夏承理

      11.鳴翠濕地

      銀川市濕地(包含河流水域)面積531平方公里(80萬畝),占市域土地總面積7.65%,人均濕地面236平方米,是全國的6倍,市區濕地率達到10.65%,濕地保護率達到78.5%,2018年被評為我國首批“國際濕地城市”。鳴翠湖位于興慶區掌政鎮,總規劃面積8840畝,是歷史上銀川“七十二連湖”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西部地區和黃河流域首家國家濕地公園、“國內首個立體生態荒漠化濕地成功修復力作”、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享有“中國最美濕地公園”“中國生態保護最佳濕地”等美譽。銀青公路穿湖而過,將其分為南北兩湖,其中:南湖為濕地生態保護核心區占地3845畝,只進行濕地保護與恢復性建設;北湖占地4995畝,進行濕地景觀建設和濕地生態旅游項目的開發經營。鳴翠湖湖泊面積占湖區面積的80%,景區生物多樣性富集,有維管植物109種、水生浮游植物69種、鳥類97種。湖光瀲滟、蘆葦蕩漾、楊柳依依、水車吱吱、魚翔淺底、百鳥鳴翠,遠望水鷺雙飛起,近看風荷一向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我國西北干旱地區和黃河沖積平原區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青銅長峽——青銅峽水利樞紐

      12.青銅長峽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是黃河上游最后一道峽谷。傳說大禹治水時,用青銅神斧在此劈開高大的石山,兩岸奇峰對峙,黃河一瀉千里,九曲回腸,造就了十里長峽,黃河之魂的壯美奇觀,青銅峽由此而得名。1958開工建設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年發電量8.9億千瓦,灌溉面積540萬畝,結束了寧夏平原無壩引水的歷史。時空穿越千年,古塔訴說傳奇,峽谷中的108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西面東、背山望水,見證著寧夏平原的金戈鐵馬,多民族的交融交流過程。岸邊牛首山氣勢磅礴,兩座主峰,似牛斷角直插云霄,景致壯觀。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現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寧夏引黃古灌區的首善之地。

    沙坡鳴鐘——沙坡頭旅游區

      13.沙坡鳴鐘

      沙坡鳴鐘位于中衛市沙坡頭旅游景區。黃河和沙漠、綠洲、高山在這里相遇,形成世界地理奇觀,被譽為“世界壟斷性旅游資源”“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滾滾而來的騰格里大漠被濤濤洶涌的黃河所阻,隆起100多米高的沙坡,筆陡如削,每到天晴沙漠曬熱時,人從沙坡滑下,會發出“嗡嗡”之聲,恍若鳴鐘,從古至今“沙坡鳴鐘”,讓人回味感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浩瀚的黃金沙海之畔,滾滾黃河之水奔流而下,造就了一幅壯美而夢幻的河岸奇觀。這里的麥草方格治沙成果被譽為“沙退人進的世界奇跡”,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境保護500佳單位,可以聽到人與沙漠抗爭的故事。沙坡頭旅游區現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首批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

    大漠星空——星星酒店

      14.大漠星空

      寧夏四季星空,各有其美,全域觀星,被譽為“星星的故鄉”。六盤山上,賀蘭山下,長城內外,黃河兩岸,沙海大漠,葡萄長廊,稻花香里,隨處抬頭都能仰望星空,夜觀滿天星河,浩瀚星辰,如詩如幻,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斷吸引游客到寧夏觀賞星空,給心靈放個假。近年來,寧夏通過舉辦星空旅游大會、《星空朗讀》、重要天文現象線上直播等系列活動,實施沙漠星星酒店、黃河宿集觀星民宿、觀星品嘗葡萄酒等文化和旅游項目,打造寧夏星空旅游新IP。走進騰格里沙漠,連綿起伏的沙丘一望無際,獨具風格的酒店散落在沙海之中,宛若身處火星,令人震撼,隔窗可觀沙、推門可見沙、臥榻可觀星、伸手可摘星的奇妙體驗,給游客帶來全方位的神秘之旅。沙漠星星酒店,邀客看最美的星空,先后榮獲“中國酒店星光獎”“亞洲最佳旅游度假酒店”等,吸引梵克雅寶等世界知名品牌來此舉辦展銷活動。

    火石丹霞——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15.火石丹霞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位于西吉縣境內,南北長17公里,東西寬10公里,海拔1960-2650米,是中國北方發育最為典型、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公園內山勢雄渾,溝壑縱橫,山體陽坡是裸露的紅砂巖石,陰坡則被茂密的樹木覆蓋。奇山、怪石、險峰和茂樹,被稱為火石寨“四絕”。始建于北魏、興盛于隋唐的火石寨石窟,歷代擴修的石窟群有10余處120多孔洞,是寧夏鑿建最早的石窟群之一。石寺山三面絕壁,呈85度傾角筆立山側,巖體裸露,由于風雨侵蝕,形成奇峰怪石,或高聳入云,或臨崖懸空,千姿百態。公園內還發現有白堊紀的魚、昆蟲、植物等化石,具有較高的科研和觀賞價值?,F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固原梯田

      16.固原梯田

      固原梯田分布于寧夏南部六盤山區,始于上世紀60年代,是當地群眾堅持戰天斗地“坡改梯”、既種莊稼又種風景,“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精心打造的一項規模宏大的綠色生態工程。美輪美奐的梯田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每一處褶皺上,條條田壟如鏈似帶,從山腳盤旋至山頂,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形成春賞山花、夏觀梯田、秋品紅葉、冬覽水墨的四季畫卷,被譽為最美的大地“指紋”“中國最美旱作梯田”,入選“中國美麗田園”10項梯田景觀之一。寧夏梯田看固原,固原梯田看彭陽。彭陽梯田既是黃土高原上梯田的縮影,也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典范。近年來,打造的金雞坪梯田公園、嘛喇灣梯田公園、青云灣梯田公園三大核心“五彩梯田”公園,每年4月“山花旅游節”游人如織,在“77號彩虹路”加持下,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紅色六盤——六盤山之春

      17.紅色六盤

      六盤山位于寧夏南部,貌似長纓,逶迤壯觀,是中國西部黃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地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著名的避暑勝地。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六盤山記載了波瀾壯闊的紅色記憶,是紅軍長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中國革命從此一路從勝利走向勝利。毛澤東主席在這里寫下了“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豪情。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第一站就來到六盤山腳下的紅軍長征勝利會師之地——將臺堡,在這里向全國人民發出“不忘初心,繼續前行,走好新的長征路”的偉大號召。六盤山紅軍長征旅游區是中國首批100個經典紅色旅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環境幽美、氣候涼爽,負氧離子含量高,有“高原綠島”之稱。兩景區均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西部影城——鎮北堡西部影城

      18.西部影城

      鎮北堡西部影城位于銀川市西夏區境內。從明清時代的邊防戍塞,到著名作家張賢亮創辦的西部影城,古樸、粗獷、荒涼是永恒不變的歲月底色?!赌榴R人》《紅高粱》《大話西游》等一部部中國影視劇的扛鼎之作在西部影城拍攝,1981年以來共拍攝208部影視劇,被影視界譽為“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成就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導演和影視明星。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獎詞雋永感嘆:“這里永遠留下了中國電影人的光榮與夢想,也翻開了中國電影光輝的一頁。”鎮北堡西部影城現已成為中國古代北方小城鎮的縮影,到這里就像穿過一條“時光隧道”,回到消逝的過去,其中“柳樹巷”用西北地區典型的建筑構件復原老銀川街景舊貌,留下了寧夏人曾經難忘歲月的永恒記憶?,F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保護性開發綜合實驗基地。

    寧夏酒堡——志輝源石酒莊

      19.寧夏酒堡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隋唐時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位于北緯37°43′~39°23′之間,是業界公認的世界上最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和生產高品質葡萄酒的黃金地帶之一,是中國釀酒葡萄種植集中連片最大、酒莊數量最多、酒莊集群化發展最快的酒莊酒產區。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提出了“假以時日,當驚世界殊”的殷切期望。經過不斷發展,產區現有酒莊(企業實體)228家,其中列級酒莊57座,A級景區酒莊13家,年產葡萄酒1.36億瓶,酒莊酒產量全國第一,釀出的葡萄酒具有“甘潤平衡”的典型東方風格,在國際葡萄酒大賽中獲得獎項1100個,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有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兩個“國字號”金字招牌,全球葡萄酒旅游組織授予寧夏“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稱號。未來將賀蘭山東麓打造成為世界級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和“世界葡萄酒之都”。

    寧東科創 攝影:李光榮

      20.科創寧東

      寧東基地,是2003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為了“再造一個寧夏”而開發建設的全區“一號工程”,是崛起于黃河之東戈壁荒灘上的“超級工廠”。2008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考察了寧東神華寧煤年產25萬噸甲醇項目。2016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了解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發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2016年12月21日,寧東基地煤制油項目試車成功,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對項目建成投產作出重要指示。近20年來,寧東基地聚集了一批世界級項目,構建起煤制油、煤基烯烴、精細化工三大產業集群,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煤制油技術及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8.5%,成為全國最大的煤制油、煤基烯烴生產加工基地,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和石化產業安全的作用更加凸顯。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一個創業創新、鑄造奇跡的地方。

    閩寧新貌——原隆村

      21.閩寧新貌

      閩寧鎮是全國唯一以兩個省區簡稱命名的移民小鎮,是閩寧協作的窗口,也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成功典范。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寧夏調研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被西海固的貧困所震撼,提出將西海固不宜生存區的貧困群眾搬遷到銀川河套平原待開發的荒漠地,建設新家園,并親自命名為“閩寧村”。20多年來,兩省區干部群眾接續奮斗、久久為功,一任接著一任干,引企業、育產業、惠民生,扶貧又扶志,引才亦引智,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閩寧模式”,8000多人的閩寧村已經成長為6萬多人的閩寧鎮,形成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文化旅游、設施農業、商貿物流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昔日天上無飛鳥、地下不長草、十里無人煙、風吹沙粒跑的“干沙灘”,變成了現在綠樹成蔭、良田萬頃、經濟繁榮、百姓富裕的“金沙灘”。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閩寧鎮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一以貫之,刮目相看!”電影《閩寧鎮》、電視劇《山海情》的熱播,讓閩寧鎮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目光,成為了熱門旅游和網紅打卡地。

     ?。ū景鎴D片除署名外,圖文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5566|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天堂а√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