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新認識蘭州地域文化
《金城文化——河隴文化的蘭州視角》出版發行
中國甘肅網3月20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 蔡寧貞 駱隴霞 王英豪 文/圖)我們生活的蘭州,從2000多年前的黃河渡口,發展到如今的現代化都市,貫穿其中的是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脈。由市政協立項,王立仁先生執筆的《金城文化——河隴文化的蘭州視角》一書近日出版發行,該書20萬字,共分10章,詳述了金城文化的發展脈絡與構成體系,從黃河文化、河隴文化的高度重新審視了金城文化的獨特內涵。
72歲高齡 三載著書 三易其稿
初見作者王立仁先生,雖然已是古稀之年,卻依舊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掏出了一沓為采訪事先準備的資料,其中還有密密麻麻的手寫筆記,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了出來。
王立仁先生是市政協機關退休干部,現任蘭州孔子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經參與《蘭州民俗風物》《詩詞詠蘭州》的編寫工作,出版專著《九曲微瀾》,編寫輔導教材《蘭州特色文化述要》,創作大型人文紀錄片《劉爾炘》的文學劇本,還曾創作18集電視連續劇《霍去病征河西》劇本。作為地地道道的蘭州人,他長期關注地方文化,并以挖掘蘭州本土歷史文化為己任。
從2020年3月開始寫作到出版發行,《金城文化》的誕生歷時三年。該書對蘭州地域文化研究從金城開埠說起,2100多年的歷史演變形成了豐厚的文化積淀,但是過去并沒有對此進行整體梳理探討的先例。王立仁先生的寫作過程可謂嘔心瀝血,他從堆積如山的書籍資料中采華擷英,要把握立論角度避免有失偏頗,同時還要兼顧學術性和可讀性,這絕非一件易事。這本書前后寫了三個版本,經過了不斷理清思路、完善升華的過程,以嚴謹的結構和全面的論述,全景式再現了金城文化風采。
金城文化及人文精神
提及金城文化,王立仁先生滔滔不絕。之所以起名“金城文化”,是按照地域文化研究慣例,涵蓋了歷史和地域的綜合特征。他認為,金城文化是黃河文化的上游分支,也是河隴文化的中心舞臺。金城蘭州因河而生、因河而興,是900多公里黃河甘肅段規模最大的文化中心,金城文化代表了黃河上游峽谷段的文化類型,擁有黃河風情線、黃河奇石、羊皮筏子、黃河水車、黃河鐵橋等眾多黃河文化符號。金城地處絲綢之路甘肅段文化“巨龍”的“腰關節”,在歷史上先屬河西后屬隴右,是兩地文化東擴西傳的核心區,不但成為河隴文化的中心舞臺,而且是河隴文化的集中代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如浩蕩黃河劈開山嶺、沖破疊嶂,獨特的自然環境潤養出了“穿山鑿嶺、攻堅克難”的人文精神。王立仁先生說,金城人民是“集鑿山之力與繡花功夫于一身”的優秀群體,表現在鋪壓沙田保墑增產,背冰上山書寫南北兩山綠色奇跡,還表現在皮影、剪紙、刻葫蘆、鐵芯子制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百合、玫瑰、白蘭瓜、軟兒梨等特色物產的精心培育等方面。撼天震地、響徹海內外的蘭州太平鼓,更是金城人民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精神的最好展示。
打造城市特色文化符號
“我越來越感覺到本土文化的博大宏深,家鄉文化值得我們每一個黃河兒女為之驕傲。”王立仁先生說,我們過去對地方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傳弘揚還做得不夠,就連名號都沒有推出。于是他在市政協的鼎力支持下,全力以赴寫作這一方面的專著,盡可能地梳理、挖掘和宣傳家鄉文化,從學理的角度對其內在邏輯和結構體系深層次研究。
王立仁先生在書中建設性提出“城市文化符號”備選景觀,其中就包括五泉山公園。五泉山自古就是蘭州城的標志,也是一座有鮮活魂魄的文化寶山。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征討匈奴,就是經過蘭州深入河西走廊,他打開五眼清泉的美好傳說為五泉山增添了傳奇魅力。
除了五泉山之外,蘭州還有包括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豐富文化景觀。王立仁先生認為,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內聚力,賦予文化景觀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對于提高市民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激活旅游消費潛力,以及提升城市形象、擴大城市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
- 2023-03-20花兒臨夏文旅推介走進青海,邁開文旅合作共贏新步伐
- 2023-03-20“大美青海 如意甘肅”文化旅游宣傳推介活動在蘭舉行
- 2023-03-20甘肅“環西部火車游”專列 首次開進粵港澳大灣區
- 2023-03-20原創兒童劇《黃河邊的故事》在蘭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