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宋芳科 程健
曾經有句話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描述了敦煌經卷遺散海外的遺憾和我國敦煌學研究的相對滯后。如今,隨著我國敦煌學研究的蓬勃發展,我們自信提出“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期待團結世界各地的學者一起探究人類敦煌,把敦煌研究院打造成敦煌學研究的“高地”。
在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即將召開之際,記者有幸采訪到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聽他分析如何將敦煌打造成敦煌學研究“高地”。
走過艱辛 花開敦煌
記者:從“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到“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兩字之差的改變見證了敦煌學在中國的哪些改變?
趙聲良:1907年莫高窟藏經洞發現大量文書,拉開了敦煌學研究序幕。對于我國的學者來說,起初敦煌學研究相對艱苦和傷感。由于各種原因,莫高窟藏經洞的大量文獻遺失海外,收藏在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早期研究的學者遠渡重洋,去抄寫、復印我們自己的敦煌文書。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敦煌學的在全球火熱,我國作為敦煌學的起源地卻被國外稱為“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這種落差更激發了我國學者研究敦煌學的信心與決心。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國敦煌學研究走在世界前列。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提出了“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的思維,以寬廣的胸懷和開闊的視野,邀請世界各地的學者一起研究敦煌學,讓敦煌燦爛的文化走向全世界。
多元探索 人文敦煌
記者:我們現在所說的敦煌學主要包括哪些?
趙聲良:我們起初說的敦煌學主要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文書研究,后來我們又研究敦煌石窟,現在敦煌學研究概念不僅包括上述兩個方面,還包括敦煌范圍內發現的古墓、長城、簡牘等多個方面,是一個集歷史、考古、藝術、科技等為一體的學科。比如,在敦煌出土了大量漢簡,這些都是敦煌學研究的范疇。再比如,對莫高窟的研究也與時俱進。以前我們一直認為莫高窟有492個窟,但是隨著對莫高窟研究的深入,我們又發現了僧人用來禪修的洞窟,所以我們現在對外介紹,莫高窟共有735個窟。由此,敦煌學是一個大范疇,還有很多值得去探索的地方。
開放自信 世界敦煌
記者:要把敦煌研究院建設成為敦煌學研究的“高地”,要達到哪些指標?敦煌研究院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經過近80年的發展,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學考古、歷史、藝術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也實現了敦煌學全門類學科發展。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世界各地的學者也將目光聚焦到敦煌和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要打造敦煌學高地,就是要以自身影響力引領敦煌學發展,團結國內、國際的學者一起研究敦煌學。敦煌研究院有一本著名的期刊叫《敦煌研究》,是全世界敦煌學研究學者學術交流的平臺。同時,敦煌研究院還積極邀請世界各地學者到敦煌參加學術交流和長期研究,敦煌研究院的學者也經常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交流講學,這些都為將敦煌研究院打造成敦煌學研究“高地”積累資歷和經驗。今后,敦煌研究院將繼續秉承開門辦院的理念,在下大力培養研究院青年學術精英的同時,團結全國、全世界的學者一起研究敦煌學,提高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學研究中的國際影響力。
一帶一路 共享敦煌
記者:敦煌學研究如何助力“一路一路”倡議?
趙聲良:敦煌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的地方。很多國家的人在敦煌能找到他們古代繁盛文化的影子,所以敦煌學研究有著歷史和現實意義。讓敦煌學助力“一帶一路”倡議也是必然方向。從交流的角度來說,敦煌研究院要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以文化走出去促進彼此理解溝通。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際的文化遺產和文化保護方面和敦煌研究院的研究有著深度重合。事實上,敦煌學研究學者一直擔心莫高窟的保護,害怕石窟隨著時間的流逝遭受破壞甚至消失,而現在隨著敦煌研究院近80年的研究底蘊,已經可以非常自信將莫高窟保護好、利用好。這份自信來自沉淀和不懈的努力,也可以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分享,共同保護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 2023-09-04第九屆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9月19日至21日舉辦
- 2023-09-01精彩演出添彩文博
- 2023-09-01【喜迎第六屆敦煌文博會】文創產品里的敦煌元素
- 2023-09-01“我是新蘭州人”惠民旅游活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