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文化旅游 >> 甘肅地理

    【聚集第六屆敦煌文博會】一眼千年 看敦煌非遺

    23-09-06 14:21 來源:中國甘肅網-甘肅日報 編輯:劉姍

    敦煌木雕畫

    敦煌剪紙

    敦煌石粉彩繪技藝

    舞者演繹敦煌舞

    敦煌美術研究所專家修正臨摹作品《舞樂圖·初唐》局部

    復原古樂器(從左至右為:琵琶、箜篌、阮、彎琴)

      文\鄭晶杰

      核心提示

      敦煌,又稱沙洲,在滾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屹立于漫漫黃沙的西北邊陲,河西走廊的最西部,見證過王朝的興衰交替,也勾勒出文明的筆墨詩篇。穿越如今的敦煌,仿佛仍能聽到古時過路的商隊駝鈴叮咚作響,似乎他們仍舊行走在廣袤的大漠中,或許,那是絲路文明在向我們宣告敦煌文化的璀璨和不朽。

      如今,許多敦煌藝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中,涌現出了“敦煌彩塑”“敦煌舞”“敦煌曲子戲”等眾多優秀傳承藝術。敦煌作為一個地域特點如此獨特且浪漫的地區,其精妙絕倫的洞窟藝術、神韻兼具的彩塑、扣人心弦的古樂、優美曼妙的舞姿、美輪美奐的藝術畫作……都是對歷史的一次次叩問與追尋。

      敦煌曲子戲

      敦煌曲子戲,起源于敦煌民間,亦稱“小曲戲”“小調戲”“眉戶”等,是一份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

      曲子戲最早來自曲子詞。敦煌曲子戲包含了隴東、隴西等地的音樂元素,和眉戶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莫高窟藏經洞中出土的敦煌曲子詞、敦煌變文、敦煌俚曲小調更是敦煌曲子戲的起源。敦煌曲子戲與曲子詞是一脈相承的,只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演變成了曲子戲這一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

      敦煌曲子戲劇目題材廣泛,有神話故事、歷史傳說、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許多作品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久演不衰,為研究千百年來敦煌社會風貌、風土人情、鄉俗民規、婚喪嫁娶,提供了生動、豐富、翔實的資料。其流傳下來的作品主要有《小放牛》《老換少》《磨豆腐》《跳花墻》《大保媒》等。現在,敦煌一些民間自樂班還在旅游景點、賓館飯店為中外游客演唱敦煌曲子戲。敦煌曲子戲已成為傳播敦煌民間文化、宣傳敦煌新的媒介。

      敦煌曲子戲的演出形式有舞臺演出和地攤坐唱兩種。舞臺演出俗稱彩唱,有演出場地、文武樂隊和服裝道具。道白均用敦煌方言中的河東腔和河西腔。對演員具有較高的表演要求,旦角舞蹈輕盈活潑,形象生動。丑角幽默詼諧,滑稽伶俐,角色扮演者表情細膩,感情真切,使人看得出神。

      地攤坐唱,俗稱清唱,不受演出場地的限制,不需服裝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調準,曲調多,板路穩就可以入座獻唱,無拘無束。

      2006年,敦煌曲子戲被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敦煌彩塑制作技藝

      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和壁畫三位一體的佛教藝術。由于敦煌石窟開鑿于礫巖上,這種砂巖不能雕刻,所以石窟中的塑像一般都是敷彩泥塑,通常稱敦煌彩塑。

      敦煌彩塑分布在以莫高窟為中心的周邊地區,上下一千五百余年,其保存歷代彩塑之多,技藝之精,為世所罕見。

      石窟造像源于摩崖石刻,敦煌石窟因巖質不適雕刻,古代匠師因地制宜,在傳統泥塑的基礎上,吸收并融匯了印度、西域的造像形式、技法等,從而發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敷彩泥塑。敦煌彩塑技藝內容主要體現在骨架、制泥、塑造、敷彩四個方面。由于塑造方法獨特,作品堅固耐久。敦煌風沙強勁、溫差很大,而莫高窟很多作品千年如新,與其特殊工藝不無關系。這是數十代敦煌工匠在長期不懈的創作實踐中積淀的寶貴經驗。敦煌彩塑自公元366年開創以來延綿不絕,其發展歷程既是一部中國佛教彩塑發展史,又是我國傳統雕塑中的一個門類,其技法曾對西北及內地石窟、寺廟藝術產生過深遠影響。

      2008年,敦煌彩塑制作技藝被公布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敦煌剪紙

      敦煌民間剪紙歷史悠久,在藏經洞就有唐代時期剪紙作品的發現。敦煌剪紙內容雅俗共賞,技法獨具神韻,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敦煌傳統的剪紙主要以剪為主,隨著敦煌藝術元素的加入和剪紙樣式不斷走向精細和創新,如今,剪刻結合,有很多用刻刀完成。敦煌剪紙的技藝主要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剪刻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步:1.畫,根據創作思路或客戶的要求把圖案畫下來,通稱為畫樣子;2.訂,將畫好的樣子訂在宣紙上,通常用紅色,也可根據需要選取紙張的顏色,并用剪刀按照樣子的輪廓分隔成圖塊;3.刻,將訂好的圖塊放在蠟版上,根據圖案的要求進行刻制,如此一幅敦煌剪紙便完成了。

      近年來,敦煌剪紙藝人緊緊圍繞莫高窟壁畫等敦煌文化元素,開展剪紙藝術創作,其作品具有鮮明的敦煌特色,衣袂風動的飛天,線條流暢的菩薩,巍峨壯觀的莫高窟九層樓,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象地展現了敦煌藝術的獨特魅力。

      2008年,敦煌剪紙被公布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敦煌舞

      在敦煌石窟壁畫中,幾乎每幅都有舞蹈形象,這些舞蹈形象充分反映了從十六國北朝至元代千余年來不同歷史時期的舞蹈服飾、形態、風貌,為挖掘、整理、弘揚我國優秀舞蹈傳統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形象資料。

      敦煌舞是近四十年來一個新興的舞種。它具有我國西部特色,屬于中國古典舞范疇,創作靈感來自“敦煌藝術”中的壁畫舞姿。

      敦煌舞舞姿獨特別致,高雅恬靜,祥和端莊,千姿百態。舞蹈的內容豐富多彩,有伎樂天舞、長綢舞、反彈琵琶舞、獨舞、對舞、飛天舞、蓮花童子舞等。動作分為軟舞和健舞,軟舞舞者神態溫婉嫵媚,腰肢手臂柔曼美妙;健舞動作剛健有力,神情奔放。多年來,在各種舞臺上演的敦煌古代舞蹈(小型)集體舞有:千手觀音、水月觀音、芙蓉神女、香音女神、荷花童子、飛天伎樂、香音神賦。它既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又是當代的新創造。著名的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就是敦煌舞的典范。

      2006年,敦煌舞被公布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敦煌石粉彩繪技藝

      “滿壁風動,天衣飛揚”,敦煌壁畫無疑是我們這個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敦煌石粉彩繪作為古老的畫種,是由敦煌地區歷代民間畫匠在漢民族和西域各民族繪畫技藝的基礎上融合發展而成,繪制時,采用天然礦物質顏料,形成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繪畫藝術,因礦物質顏料俗稱石粉、石色、土粉,故稱為石粉彩繪技藝。

      石窟和廟宇必須繪制壁畫和雕梁畫棟,但壁畫無法在壁上直接繪制。在這種情況下,睿智的敦煌先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河流常年沖積沉淀的澄板土,與當地生長的植物等作為壁畫底仗的制作材料,又采用三危山中的礦物質顏料,為敦煌石粉彩繪技藝提供了充沛的條件。

      《九色鹿經圖》是敦煌北魏洞窟壁畫的經典之作。這幅壁畫以精湛的藝術再現了《佛說九色鹿經》中“鹿王本生”的故事,是北魏洞窟的代表作,也是敦煌莫高窟最優美的壁畫之一。

      九色鹿雖為九色,畫家卻用白色作為鹿的主色,再用石綠、赭石在鹿身上點彩示其九色,所以整體上,鹿的白與國王的黑馬形成強烈的對比。而國王與馬表現出的姿態多樣和富有動態,又與九色鹿的純凈安詳相襯托,使畫面張力十足。

      敦煌石粉彩繪技藝自古至今,主要用于寺院、洞窟、道觀、宗祠、牌樓、亭廊的建筑和壁畫繪制,還大量用于百姓的莊院、生活用具裝飾等繪制。

      2017年,敦煌石粉彩繪技藝被公布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敦煌木雕畫

      敦煌木雕畫可以追溯到漢代時期產生的半浮雕式的石刻畫像作品,它的制作方式與木刻畫極為相似,木刻畫可以說是木雕畫的雛形。

      敦煌木雕畫所用的木料有梨木、黃楊木、白樺木、杜鵑木、柳木等,它既有傳統木刻畫的共性,也具有其獨特的表現力。木刻畫吸收了繪畫、版畫、雕刻、雕塑的視覺綜合表現手法,從原始素材搜集,每一步都進行創作式的表現。另外,木雕畫介于繪畫的軟和雕塑的硬,繪畫的快和雕塑的慢之間;在繪畫表現上,敦煌木雕畫吸取了中國古典繪畫的表現手法;在特征表現上,在不同的雕刻對象上運用不同的線條來描繪;在畫面處理上,重視形體美和裝飾的效果;在構圖上,注重構圖的飽滿、虛實的結合、對稱美的統一。

      敦煌木雕畫以刻刀在用砂紙打磨且已經上色、繪圖的質地細膩、不易變形開裂、平整的木材上進行雕刻,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是敦煌藝術在民間的延續,也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

      敦煌木雕畫內容簡練、優美、傳神,粗中有細、巧中藏拙、靜中有動,內容雅俗共賞,技法獨具神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2017年,敦煌木雕畫被公布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敦煌古樂器制作技藝

      “茫茫大漠謠,悠悠敦煌曲。”這座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世界藝術博物館,同樣有著綺麗絢爛的敦煌遺音,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極為壯觀的音樂世界。敦煌壁畫中保存了北周到元代的各種樂器,共計44種,4500余件。樂器品種、數量、表演形式以及時間跨度和延續性方面,都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

      目前,按照敦煌壁畫樂器圖形制作成的能夠表演的樂器,有彈撥、拉弦、打擊、吹奏四大類97種、245件(2套)。其中最為典型的有:雷公鼓、五弦琵琶、蓮花阮、箜篌等。敦煌古樂器制作的歷史非常久遠,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塤,就是當時勞動人民制作的簡單樂器。敦煌壁畫中的樂器都是由民間工匠制作完成,一直延續到現在。在敦煌藝術中,音樂藝術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獨具一格的敦煌音樂,和其他藝術結成一體,構成了完整的敦煌藝術。在浩繁的敦煌遺書中,還留有一部分古代畫家遺留下來的樂舞活動,形式獨特,樂隊的編制結構非常完整。敦煌壁畫的音樂形象是獨具特色的敦煌音樂的藝術表現,也是具有很大價值的音樂史學資料。

      2006年,敦煌古樂器制作技藝入選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无码丰满熟妇juliaann与黑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刺激无码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人看的www视频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