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說走就走到看重性價比 “囤旅游”香在哪兒?
00后女孩陳方偏愛囤機票。在剛結束的2023年年底大促中,她花198元買了一個“機票盲盒”,開出了春節前去首爾的單程機票,這讓她備感驚喜。除此之外,她還囤了兩張710元可飛新加坡、曼谷等地的全球單人往返機票次卡,3540元往返阿姆斯特丹的套餐。
囤國內知名景點的酒店套餐,是90后職員劉楠在近幾年大促中雷打不動的消費習慣。去年“雙11”,他在某網購平臺囤了總價值接近5萬元的酒店套餐,這些酒店分散于全國各地,有本市的單日溫泉酒店套餐,有海島四天三晚酒店套餐,還有提供一站式全套服務的“住宿+餐飲+滑雪”套餐。
先將機酒、目的地門票等旅游產品像日常消費品那樣“囤起來”,再擇機出游。近年來,這一“囤旅游”模式在年輕人間火了起來。飛豬平臺發布《2023年度“囤旅游”報告》顯示,2023年“囤旅游”的消費者規模比2022年同期增長超過100%。2023年“雙11”,囤度假旅游商品的95后和00后消費者人數比2022年同期增長超3.3倍。
為什么這屆年輕人偏愛“囤旅游”?“囤旅游”火熱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
與大數據殺熟和信息差纏斗中,收獲滿滿成就感
對于上海的吳艷瓊而言,每年帶娃進行“親子游”是剛需。2020年和2021年的“雙11”,酒店促銷力度很大,許多高檔酒店價格幾乎腰斬,“你會看到有很多原本昂貴的酒店被‘打下神壇’,現在要想用當時那個價格住一晚,幾乎是不可能的”。吳艷瓊說,“這類酒店較少有售后問題,出現不開心的情況也比較好處理。”
除了酒店,吳艷瓊還囤了許多機票產品,比如幾家航空公司推出的“隨心飛”。“當時它的限制使用條件較少,時間比較長,航線也比較多。加上這種形式大家也是第一次碰到,半年內可以隨便飛,價格在3000元左右。”吳艷瓊掐指一算,基本上飛兩三次就能回本。
“旅行省錢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一次省錢又好玩的出游體驗,能讓人很開心。”吳艷瓊說,“我喜歡自己掌握旅行的節奏,研究優惠產品和做攻略,能在與大數據殺熟和信息差纏斗的過程中,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旅行者,劉楠也比較熟悉當前平臺囤酒店的基本玩法和現狀。他還長期混跡于一些旅行愛好者社群里,同樣熱衷囤酒店的群友們時不時分享“高能玩家攻略”。例如,教大家如何領取較難直接發現的優惠券、平臺紅包,以更低的價格拿下套餐。
劉楠一般用某消費信貸產品的信用額度支付訂單,“先占了坑”,回頭若不想入住了,這些酒店套餐隨時可退,他并沒有產生實際的消費支出——事實上,每年劉楠都會退掉大部分套餐。
促使劉楠“囤旅游”的原因,一方面,是不限日期的酒店套餐會比“日歷房”便宜許多;另一方面,則是“種下旅行盼頭”,他在“廣撒網”過程中,促使自己早早思考和規劃美好的旅行。
“每次大促都會囤很多旅游產品,雖然實際并不一定去,但把它們當個念想,生活也會更有動力。”陳方覺得,研究各種優惠、比價、規劃的過程,雖然會花費時間精力,也未必能成行,卻是很美好的過程。
“囤旅游”可能遇到的“坑”
不過,“囤旅游”并非十全十美的選擇。在吳艷瓊的體驗中,核銷過程總體是順利的,“這么便宜的價格住到這么好的酒店很開心”,但也存在兩個常常遇到的“坑”——酒店的加價政策,以及常常約不到合適的時間。
“比如機票,有些地方、有些時候是不能去的,酒店套餐在假日不能用,或者周末要加價。”這也成為吳艷瓊選擇是否囤貨的重要原因,“如果產品加價政策非常苛刻、使用期限非常嚴格,我就會覺得這個酒店的促銷誠意不太大,沒有囤的必要。”
“雷聲大雨點小,宣傳得非常好,但實際可兌換的房間數量非常少。”95后男生吳淼說,自己曾計劃去一古都出游,提前囤了優惠折扣套餐,但只有4家酒店參與活動,每家酒店只有1間房參與活動,“這樣下來,你很可能搶不到理想的時間和房間”。購買時,吳淼沒有注意到199元的價格只能在工作日入住時享受,到實際核銷時才發現。如果周末入住則每晚需要再加200元,節假日入住,需要加500元。
在實踐過程中,劉楠也小小“翻車”過,遇到“貨不對板”的情況。他曾購買了一家網紅酒店的套餐,并快速預定好入住日期。劉楠本以為討了大便宜,結果等到前臺辦理入住才發現,這個套餐對應的是該酒店條件較差的副樓小房間,光線昏暗,設施簡陋。
劉楠說,這一次失誤的原因是該酒店某種程度“掩蓋信息”“混淆概念”,通過花里胡哨的房型名稱造成一種“信息差”,讓顧客誤以為自己購買的套餐房型是主樓高檔房型。
除了酒店,折扣旅行產品也存在“翻車”可能。作為“囤旅游”的老用戶,楊凡2022年便開始接觸感興趣的折扣旅行產品。那時她通過某短視頻平臺直播間購買了折扣雪票,因為當時疫情封控,雪場人很少,楊凡體驗了一把“薅羊毛”的快樂。今年,她也早早關注直播間上新的折扣雪票。
“原價280的滑雪票,直播間只賣98元”,楊凡“激情下單”囤了30張北京某雪場的滑雪票。
2023年11月,在雪場開板日,楊凡和朋友3人帶著提前購買的578元含餐滑雪票,一大早便趕來雪場,希望能滑個痛快,可這次她卻并沒有想象中玩得盡興。
開板日雪場異常擁擠,換票、取雪具、上魔毯、滑下坡、上廁所……都要排長隊。除此之外,雪質非常差,由于人太多,滑雪時一直要留神避免發生碰撞。沒滑兩圈,楊凡和朋友擔心吃飯的地方人太多,便早早地去餐廳排隊,“來雪場最重要的是滑雪,滑雪體驗感不行,其他都沒用”。回家之后,楊凡果斷退掉了余下的29張滑雪票。
消費者要看清合同和條款,平臺要注重維護游客權益
“‘囤旅游’是一種新穎的說法。”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副院長蔣依依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它最早是由航空公司推出的“任意飛”演變而來,延伸到旅游行業,就出現了“囤旅游”。
這類產品的出現契合了時間比較自由、對價格又比較敏感的消費群體,更多是年輕人。“就像以前的人出門旅游會做攻略,現在大家出發前會先看看有沒有折扣力度比較大的門票、機票、酒店,將它囤起來。”蔣依依表示,大家的旅游習慣并沒有發生改變,依舊追求性價比。
在蔣依依看來,“囤旅游”實際上是商家針對特定的消費群體打造的一種更加靈活的旅游產品,讓游客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去進行相應的調整。對于商家來說,在淡季將產品賣出去,有效拉平淡旺季差異,平衡盈虧。
當然,預付類旅游產品存在使用規則和價格方面的隱患。2023年年底,寧夏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曾接到不少涉及“囤旅游”的投訴,內容涉及實際商品及服務與宣傳不符、各種標識和提示在購買時不醒目不規范等,并針對節假日“囤旅游”消費發出提示,提醒消費者在“囤旅游”時謹慎對待,防止產生消費糾紛。
如何在“囤旅游”中保障消費者權益?“現在許多景點、機票等通過平臺售賣,受平臺約束,中介平臺其實發揮著非常重要的進行用。”蔣依依提到,提前預訂、隨時可退等特點給了消費者搶先購買、事后反悔的機會,“這對于游客權益的保護而言非常好”。
蔣依依提醒,在選擇此類產品時,消費者不能光關注便宜的價格,一定要看清楚相應的合同和條款,避免后續維權出現各種問題,在發生消費糾紛后可及時通過消費者協會等渠道維權。對于平臺來說,要發揮其對產品審核、監管的作用,“比如價格虛高或者貨不對板情況下,可以不受條件限制給游客退款,為游客提供保障”。蔣依依說。
- 2024-01-05【暢游隴原】雄渾壯美黑山峽
- 2024-01-05甘肅崇信:以文旅康養助推產業升級
- 2024-01-04推動市場開門紅 黑龍江發放2000萬元消費券
- 2024-01-04空心村變成“網紅村” 數字傳播帶火鄉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