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推動95%景區取消預約 熱門景區何去何從
2024年1月22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霍志靜表示,北京市推動95%景區取消預約,不斷擴大博物館延時開放范圍,大力整治票務“黃牛”亂象。
盡管北京市在取消景區門票預約方面給其它地方省市做了一個榜樣,然而,如何解決景區門票“預約難”問題,仍然是橫亙在文旅行業的一道現實考題。
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旅游消費技術的積累、新型旅游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定時間,好的旅游市場生態是大家一起發展,不斷做大蛋糕,而不是有的景區“撐死”,有的景區“餓死”。
加強政策創新,或許才能真正解決當下旅游景區服務的供需矛盾。
早在2015年,原國家旅游局發布的《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曾提到“要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通過“預約旅游”,游客能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讓自由行變得更方便。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明確提出,強化智慧景區建設,推廣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加快推進國有5A級景區實行門票預約制度。
對景區而言,實施門票預約制度是加強精細管理、提升景區品質、保護旅游資源的重要手段。對游客而言,預約制可以分散客流,避免因“人滿為患”影響體驗,同時節省排隊購票時間等。
可以說,預約制和線上化是大勢所趨。時至今日,門票預約制更是成為國內眾多景區的“標配”。
但從實踐來看,盡管門票預約制給游客網上購票帶來了更多便利,有效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預約難”等新問題也隨之產生并愈發凸顯。
“機票、酒店都訂好了,連年假都請了,沒想到門票總也搶不到!”“能不能成行,以前看交通,現在得看門票”……2023年暑期,景區和博物館預約難、搶票難問題密集爆發,“搶票”不僅成為了當時旅行社的一項“艱巨任務”,“深夜搶票”甚至在社交網絡上成為了輿論場中的熱點。
此外,因為搶不到票,很多旅行社只能做出了“故宮不進,國博不接”的痛苦決定,把送上門的游客拒之了門外。
隨著輿論熱議的進一步深入,網上也形成了正反兩派陣容:有正方觀點認為,“不能因為‘預約難’就取消預約制,再退回到旅游業粗放經營的模式”;有反方觀點認為,“預約常態化不宜‘絕對化’,還應多一些靈活調整”。
事實上,反方的上述觀點并非毫無道理。
有媒體報道稱,在2023年年初,北京的一些專業博物館只有提前預約一種入館方式。這也導致了即便當天參觀瀏覽量未達上線的情況下,游客或者市民也會單純因為沒有提前預約而被拒之門外。如果在當日預約參觀量未達上限的情況下,作為城市公共資源的景區、文博場所等在預約、售票方面可以更加靈活,不僅可以為游客和市民保留一份隨性和浪漫,也能解決這些景區、文博場所客流不夠的難題。
不難看出,對于景區門票預約制,游客詬病的不是其制度本身,而是預約制配套措施不完善、跟不上形勢變化,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有的景點設定的每天入園入館人數還停留在多年以前,遠未達到其真實承載量;有的景點預約流程和規則存在漏洞,被黃牛利用等等,這不僅損害了游客的切身利益,也不利于文旅產業健康發展。
多重壓力夾擊下,預約不上票的群體將矛頭指向門票預約制,開始呼吁取消這一做法,并形成了巨大的聲浪。
- 2024-02-06出入境口岸迎客流高峰 出入境旅游等需求高漲
- 2024-02-06我國消費新供給加快涌現 文旅消費活力持續迸發
- 2024-02-06西安臨潼文旅大集暨華清宮景區新春活動啟動
- 2024-02-06湖南邵東白鶴村:鄰里歡聚新春宴 共慶中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