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文化旅游 >> 甘肅旅游精品線路

    【暢游隴原】田園好風光 鄉村如畫卷

    2024-05-14 10:31 來源:中國甘肅網-甘肅日報

      白銀花村·顧家善

      肅南西柳溝村

      徽縣田河村

      迭部扎尕那村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 王琳

      行走在千里隴原,一座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星羅棋布地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當我們開啟一段“鄉情、鄉音、鄉愁”的鄉約之旅,用腳步去感受“如詩、如畫、如夢”的田園風光,用心靈感知“本土、本真、本味”的古樸鄉韻,方才領悟返璞歸真的生活真諦……

      “詩和遠方”的向往生活,就在我們身邊。

      四季溢彩的花村:顧家善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1600多年前,伴隨著東晉詩人陶淵明這篇《桃花源記》的問世,一片亦真亦幻的樂土呈現在世人心中。從此,中國人有了一種奇妙的情結——“桃源情結”。

      千百年來,世人尋求桃花源的腳步從未停止。從詩仙太白到鄉村寒儒,從畫壇名宿到平常百姓,無不把描繪、追尋桃花源作為人生樂事。人們總是懷著美好的希冀不遠千里,接踵而至,寄望如這漁人一般,發現這片不為人知的隱秘天地。去尋找隱于城市的世外桃源,去感受心靈深處的桃花源。

      悠悠的黃河水緩緩流淌,在距離白銀市區26公里的黃河北岸,就隱藏著一個“桃花源”一樣的小村莊——這里白墻青瓦,古樹繁茂,花香四溢,曲徑通幽,流水潺潺,這就是位于白銀區水川鎮中西部的花村·顧家善。

      這座被黃河環繞的古老村落至今已有600余年歷史,以顧姓人家居多。在顧家善人的骨子里,有著與生俱來的草木緣分。在這個不到1000人的古樸村落中,卻種植著1000多種花卉,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花村”。

      “人在花中走,如在畫中行”, 在顧家善走一圈,你就會為隨處可見的花兒所沉醉。竹園、花園、石園、梨園、農耕文化園……每一個主題園區都別具特色、相得益彰。種花養花,永遠是顧家善人四季里的大事。家家戶戶的院落里,都種植著五彩繽紛的各類花卉。三角梅、月季、玫瑰、牡丹、菊花、木槿,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兒。

      顧家善人愛花,也懂花。漫步在村里的古巷中,每一條阡陌小巷都帶給人不同的驚喜和故事。置身于一條掛滿花傘的巷道,仿佛穿越時空,來到了戴望舒筆下那個悠長的雨巷。不同的是,那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并不是結著丁香一樣愁怨的,而是如繁花盛開一般陽光燦爛。

      轉角之間,又步入了瓷器小巷,眼前的景致讓人驚艷,兩旁的青花瓷碗裝點著潔白的院墻,訴說著這座古樸村落中那些動聽的故事,不禁讓人腦海中浮現出悠揚歌聲中的畫面:“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

      “正人先正己”“待人貴真誠”“孝道當竭力”……墻面之上,一句句家風家訓,與滿眼繁花相互映襯,飽含著智慧,也傳遞著溫情。百年歷史的參天古樹、鵝卵石鋪設的幽靜小路、曲折蜿蜒的小橋流水、懸掛著家風家訓牌的院墻……這萬般景致,賦予了顧家善村古香古色的獨特韻味,也浸潤著花村顧家善傳承至今的歷史文化。

      遙想600多年前,從江南水鄉一路遷移到隴上之地的顧氏先祖們,在黃河之畔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種植花木,建起了他們心中的理想家園,留下了“萬事莫如為善樂,百花爭比讀書香”的家族古訓。

      數百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的顧氏后輩們,世世代代傳承著淳樸仁厚的民風、孝親敬老的傳統和與人為善的家訓,讓顧家善成為遠近聞名的模范村、長壽村。

      2018年,花村·顧家善榮登《魅力中國城》年度“魅力鄉村旅游目的地”。從一個普通的沿河小村到如今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國家森林鄉村”“全國敬老文明號”,四季溢彩的花村·顧家善已經成為隴原鄉村旅游的新名片,也讓黃河之濱的這方寶地,更加秀美靈動,充滿希望。

      傳說中的“香格里拉”:扎尕那村

      有人說,詩和遠方,其實就是一種回歸自然的生活。

      初夏時節,行走在甘南,抬頭是云卷云舒的湛藍天空,腳下是流光溢彩的廣袤草原,耳邊是宛如天籟的悠揚歌聲。這里接連著九寨溝的神奇與秀麗,也承襲了隴上江南的雄渾與巍然。仔細品味,山的偉岸、水的靈性、風的輕盈、花的芳香、人的堅韌,構成一幅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美好畫卷。

      在這片面積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擁有著尕海、則岔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蓮花山、冶力關2個國家森林公園,以及桑科草原、黃河首曲等幾十處自然景區,分布著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夏河拉卜楞寺、碌曲郎木寺等121座藏傳佛教寺院,還有紅軍長征經歷的天險臘子口、俄界會議遺址等十多處革命歷史遺跡,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有“中國的小西藏,甘肅的后花園”之美譽。

      坐落于甘南州南部的迭部縣,地處白龍江上游的南秦嶺西延岷、迭山系之間,被評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中國最具民族風情百佳縣市”“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在迭部縣西北30余公里的益哇鄉,有一片村落,在探險家眼中,它是神仙創造的秘境,是植物學博物館;在作家眼中,它是傳說中的“香格里拉”;在人類學家眼中,這里是青藏高原東緣最具典型意義的鄉村聚落;在攝影家眼中,這里是心馳神往的人間仙境……這個讓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就是扎尕那村。

      在藏語中,扎尕那的意思是“石匣子”。相傳這里是神仙涅嘎達娃用大拇指在山間摁開的地方,當地人稱其為“石城”。當我們先后穿過納加石門、扎尕那石門與光蓋山石門后,眼前的景色頓時豁然開朗。遠處,山巒重疊,林木蒼郁,炊煙裊裊,依山而建的藏族村寨錯落有致,寧靜安詳。近處,河流潺潺,綠草如茵,山花爛漫,還有正在田間地頭勞作的身影。農田、河流、民居、寺廟與周圍的山林和草地相互映襯,農耕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鐘靈毓秀的山水,養育了生活在這里的淳樸人民,也孕育出游牧文化、農耕文化及森林文化互補融合的特殊的農業文化。熱愛生命、感恩蒼天的甘南人以游牧、農耕、狩獵和樵采等多種生產方式合理搭配,融合并存,與自然和睦相處。2017年,“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通過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評審,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今,得益于美麗鄉村的政策支持和生態旅游業的火熱發展,這座山水深處的“人間仙境”,如山間靈動的白云,越來越高,越來越好。

      最美銀杏村落:徽縣田河村

      田園,是傳承農耕文明和民俗文化的精神家園,也是中國人找尋鄉愁記憶的精神“故鄉”。從蘭州驅車一路向南,我們來到了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的錦繡隴南。

      地質學家李四光曾說“隴南是塊復雜的寶貝地帶”。大自然慷慨地賜予了隴南豐富的饋贈,這里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錯,是甘肅省全境唯一一個位于長江流域且屬于亞熱帶氣候的地區。這里擁有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濕地公園;這里還有優質的花椒、美味的核桃、油橄欖最佳適生區、優質藥源生產基地,還有茶葉、香菇、木耳、狼牙蜜、銀杏……是名副其實的“千年藥鄉”“天然藥庫”“中國油橄欖之鄉”。

      初夏的隴南,處處綠水青山,步步如詩如畫,鄉村旅游讓越來越多的古老鄉村煥發活力,而我們的鄉約隴原之旅也在這片土地上有了更豐富、更深度的體驗。

      沿著蜿蜒盤旋的公路一路行駛,穿過群山疊嶂,眼前豁然開朗,一個依山傍水、神秘恬靜的小村莊出現在眼前,這里就是“國家森林鄉村”“中國最美銀杏村落”——徽縣嘉陵鎮田河村。

      徜徉在田河村,一棵棵高大挺拔的銀杏古樹生機盎然。這里生長著229株銀杏樹,樹齡800年以上,其中千年以上的銀杏樹153棵,形成了一個罕見的古銀杏樹群落。清晨,溫暖的陽光透過銀杏樹葉的縫隙,灑滿了整個村落。目光所及,滿目清新,一簇簇碧綠的銀杏葉閃爍著點點光芒。一陣清風徐來,吹過樹葉發出了沙沙聲響,仔細聆聽,每一棵飽經風霜的銀杏古樹,都仿佛在講述一段深邃悠遠的時光記憶。

      隨手撿起一片銀杏樹葉,細細端詳,美麗的葉片如同一把打開的扇子,又像是一顆愛心的形狀。在整個植物界,似乎沒有哪一種植物如銀杏般,擁有柔和的曲線。更奇妙的是,與上億年前的銀杏葉片化石相比,樹葉的形態幾乎沒有變化,時光仿佛就在一片銀杏葉中穿越了千萬年。

      在這大山深處,因為有了銀杏樹,我們找到了向往的“詩與遠方”。“賞銀杏景、吃銀杏果、品銀杏茶、嘗農家飯菜、住銀杏人家”,在田河村,恬淡的鄉村生活就這樣在與銀杏為伴的日子里,記錄下平凡幸福的點點滴滴。

      告別“銀杏人家”,我們來到了康縣長壩鎮花橋村。這里是“中國茶馬古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一座座青瓦白墻的房屋錯落有致,一間間古香古色的客棧民宿獨具風韻。行進在村間小道上,文化廣場、中醫養生堂、村史館、電子商務室等讓人目不暇接,從油坊、酒坊、磨坊、豆腐坊不時飄出陣陣濃香。平坦的道路,古樸的索橋,整潔的院落,滄桑的菩提樹,淳樸的民風……如今的花橋村,炊煙裊裊,綠樹相映,鳥歡魚躍,美麗祥和。

      午后的花橋村,頑皮可愛的孩童在新修建的農村文化大院里嬉戲,三五一群的老人們在房前小院中煮著罐罐茶,閑嘮家常。一杯水、一撮茶葉、一個茶罐、一個火爐、一支筷子,一盞茶盅,再配上幾粒烤棗和冰糖,慢慢煮,細細呷,隴南人的生活之道就蘊藏在這一杯杯沸騰的茶湯中,入口苦澀,卻終有回甘。如今,坐擁秀美山河,裹挾廣博資源,懷抱豐饒物產,生活在這片“隴上江南”的人們迎來了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祁連山下的別樣風情:西柳溝村

      溫情浪漫的祁連山草原上,生活著甘肅獨有的少數民族——裕固族。

      亙古以來,綿延千里、橫貫河西走廊的祁連山以豐美、清冽的乳汁,澆灌著絲路一片片生命的綠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河西兒女。如果面對地圖,你會清楚地看到,近70%的祁連山脈都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除了廣闊無垠的草原,還有各鄉村一幢幢美觀大方的民房坐落有序;一條條平坦潔凈的水泥路穿越村莊;一盞盞明亮的路燈照亮百姓生活;一座座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別具一格,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景象,讓人流連忘返。

      走進肅南縣大河鄉西柳溝村,眼見一幢幢白墻青瓦的民居鱗次櫛比;濱河廊道上,小河潺潺、鮮花盛開、綠樹成蔭;村中,牧家樂里歡聲笑語;文化廣場上,村民們或跳舞、鍛煉,或聊天,很是愜意。

      村莊變美了,慕名而來的游客不斷增多。步入西柳溝村村道,兩邊云杉密布、圓柏茂盛,一派郁郁蔥蔥,綠色盎然的景象。進到院中,特色民宿小院露出“真容”,讓人眼前一亮。

      如今的西柳溝村,既有山水田園、古樸民居,又有丹霞地貌,更有毗鄰縣城的區位優勢,旅游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薩娜瑪珂》《阿斯哈斯》《路上的歌》……生活在遼闊草原上的裕固族人,用歌聲唱出了對故鄉的依戀,更唱出了他們內心的淳樸本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哎,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哎,姑娘我心中歌兒多……裕固人胸懷像草原,裕固人體魄像雪山,裕固歌兒像清泉,裕固人故事在流傳……”祁連山下,那悠遠純凈的天籟之音再次回蕩在寂靜祥和的草原上,這里承載著他們的生活和文化,也承載著那份自強不息的民族力量。這里不僅是一片“金色草原”,更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

      腳步至此,“詩和遠方”早已在我們的行走與探尋中相伴相隨。白墻黛瓦、綠植環繞,走進隴原大地的美麗鄉村,在這片詩意棲居地,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A∨变态另类天堂无码专区|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看电影|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av在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