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瀘溪縣鰲山燈:曾經輝煌,而今流芳(組圖)
【點睛】我做鰲山燈已經六十多年了,它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我希望它長得好,希望它受人喜歡。
“瀘溪的燈,鎮竿的兵,浦市的龍舟,乾州的春。”這其中的“燈”便是指的“鰲山燈”,是瀘溪民間的一種紙扎彩燈藝術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的古鎮上,非遺傳承人楊必熙向來自湘潭大學的學生團隊熱情地介紹著關于鰲山燈的一切,從前期準備到工藝,從歷史發展到傳承現狀。
楊必熙正在向學生團隊介紹鰲山燈。胡迪晴 供圖
據了解,鰲山燈的源起最早可以追溯至宋代,古代各帝王都有觀看鰲山燈展演的習慣。同時,鰲山燈的名字也是來自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巨鰲戴山》,相傳玉皇大帝曾下令讓十五只巨鰲駝載渤海里有五座高山,五山在海中聳立不動,稱作鰲山。于是先民運用燈火、通草等材料將這一幕還原出來,構成鰲山之形,這便被叫做“鰲山燈”。
以前每逢元宵節,瀘溪縣的夜晚都會被鰲山燈照亮,家家戶戶都會前往村鎮進行觀禮,那時的場景熱鬧非凡。楊必熙表示,鰲山燈在自己這已經是第四代了,曾經是祖輩們用來養家糊口一項手藝,也是家族引以為傲的一門手藝,但后來因為一些歷史活動的原因,逐漸走向了衰落。”
楊必熙正在展示如何制作人物的頭部。胡迪晴 供圖
2018年,鰲山燈被列入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七十歲高齡的楊必熙便是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當前,他在瀘溪縣上開著一家工作室。“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干幾年,只希望我能將這門手藝傳下去。現在的新東西太多了,年輕人都不愛看了。”說完這句話,楊必熙停頓了一會。他表示,現在收徒很難,沒有人愿意來學習這個技術,自己的子女也都在外打工,這門手藝可能就要停在自己這一代了。
楊必熙工作室的部分作品展覽。周文惠供圖
“以畫養燈,以石養燈,不管怎么樣我不能讓這門手藝就這么沒了。”楊必熙說到。由于了解這一“非遺”產品的人很少,所以工作室常年處于一個入不敷出的狀態。但為了將這一手藝傳承下去,楊必熙在空閑時間還會繪制一些山水畫,或是去尋覓一些奇石,并通過賣花或買石頭來養活這間工作室。不僅如此,他還創辦了一個抖音,專門用以宣傳他的鰲山燈和繪畫作品,以其能夠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將這一文化宣傳出去,但賬號目前粉絲人數僅有一千多人,其宣傳力度杯水車薪。
楊必熙所作的山水畫和所展示的奇石。劉潔供圖
“我會古董鑒定,也做過玉器設計的總設計師,像山水畫、奇石、陶瓷等我也都有所涉獵,但我唯獨不知道該怎么把這個宣傳出去。我做鰲山燈已經六十多年了,它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我希望它長得好,希望它受人喜歡。”楊必熙表示。
據悉,當地政府對于鰲山燈的保護和傳承一直都給予了是高度的重視,但這一手藝的傳承也是目前有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 2024-07-23湖北鄂州聚焦人工智能領域 AI賦能千行百業
- 2024-07-23吉林:“冬趣”引客消夏 滑雪場內戲雪賞霧凇
- 2024-07-23暑期文旅市場“熱辣滾燙” 消費市場更大眾化
- 2024-07-23執飛366個班次!C919暑運運輸旅客超4.9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