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蓋倫
8月19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的“2024·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在甘肅省敦煌市開幕。“經過70多年的努力,中國重要石窟寺重大險情基本消除,在石窟寺本體保護修繕、載體加固與環境治理、數字化保存與監測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卓有成效。”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開幕式上指出,如今,融“價值闡釋—監測預警—環境控制—災害治理—保護修復”于一體的中國石窟寺綜合保護理念成為共識,我國石窟寺保護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文化影響力日益增強。
石窟寺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不朽杰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歷史見證。中國石窟寺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更是造像藝術、壁畫藝術和建筑藝術的集大成者。
根據2021年公布的調查結果,我國共有石窟寺2155處、摩崖造像3831處,共計598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288處。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凌明總結道,近年來,中國特色的石窟寺保護理念日趨完善,大家對石窟寺價值研究越發重視,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科技創新也在不斷深化。
凌明介紹,石窟寺保護涉及人文/社會科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數值分析、地球科學等多個學科,多學科協同攻關也成為石窟寺保護界的共識。在石窟寺巖體地質學理論和綜合勘察技術、石窟寺風化病害精細探測與評估、古代建筑工藝和遺址材料創新應用研究、石窟寺預防性保護專項檢測技術等多個領域,通過交叉創新和自主創新,我國構建了石窟寺特色文物保護理論與技術體系。
“要加強石窟寺及石刻系統性保護,多措并舉,整體改善提升文化遺產保護狀況。”凌明建議,要整合與利用石窟寺及石刻資源調查成果,選擇區域代表性石窟寺及石刻價值研究、預防性保護、關鍵技術、展示利用等全鏈條系統性示范工程,進行協同整體性保護,并展開區域推廣。要加快推進國家科創中心和創新示范基地建設,為今后文化遺產的科技保護提供技術支撐。同時,要制定系列行業技術標準規范,保障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劉漢龍在論壇上介紹了團隊的新成果——一種微生物文物修復新技術。它是一種綠色環保技術,已在大足石刻上得到應用。
劉漢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科研人員與考古文博界加強溝通交流,進行跨學科合作,能為石窟寺保護帶來新方法和新思路。近些年來,考古文博界越來越歡迎不同領域科研人員的加入。“這也是我們文物保護的一個新氣象——更開放、更跨學科、更國際化。”劉漢龍說。
和論壇同步舉行的“中國石窟寺保護成就展”,講述了各地努力保護石窟寺的故事。
云南省建立石窟寺本體和環境監測體系,為石窟寺保護工作由被動的搶救性保護向主動的預防性保護轉變奠定了基礎;青海省積極開展數字化信息采集工作,西寧市對城北區北禪寺洞窟及壁畫資源進行了三維掃描、無人機航測、近景攝影測量、附加文物信息提取、立面與剖面測繪、虛擬復原、沉浸式展示視頻等數字化信息采集與制作工作;甘肅省自主研發出全國領先的古代壁畫、土遺址保護及文物數字化成套技術,建成投入使用全國唯一的文物保護多場耦合實驗室,為深入探索文物病害的成因、機理、防控、防治、修復等科技提供了良好的實驗平臺……
展覽的結語這樣寫道:“通過不斷努力,我們見證了保護技術的創新、管理方式的革新以及展示手段的多樣化。這不僅增強了文化自信,更加深了民族凝聚力,也展示了中國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與擔當。”
- 2024-08-31與“羚”為伴 敦煌陽關濕地有“顏值”
- 2024-08-31【詩意甘肅·絲路長風三千里】大漠戈壁的詩意約會——“大漠雄關·嘉峪關詩會”舉行
- 2024-08-31甘肅敦煌:暑期夜經濟活力四射
- 2024-08-31人文之城 翰墨通渭